03.07 清政府為什麼要閉關鎖國?

兩個黃狸嗚翠柳


清朝的閉關鎖國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升級版,明中後期,因為倭寇禍亂,已經開始海禁。

咱們先看一個貌似不相關的事,明末清初的時名聲遠揚的“紅夷大炮”。“紅夷”指的就是出口商——澳門的葡萄牙人(毛髮顏色)。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人藉口航船觸礁,船上的貨物浸溼,請求在澳門租地晾曬,賄賂廣東海道副使,獲准在澳門登陸,然後,就不走了。當時,葡萄牙人每年嚮明朝交租借費,而關稅徵稅權、司法權、行政管理權還都在明朝政府手裡,犯了大明律要送到中國的衙門打pp的。直到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先後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中國政府才失去了澳門的主權,澳門才正式成了殖民地。

澳門的葡萄牙人樂此不彼的充當了大明的貿易中介,出口轉運商(西洋軍火為主),葡萄牙人甚至以軍工技術專家和僱傭兵的身份出現在明晚期和南明抗清的多個重要戰場——把紅夷大炮賣給明軍以後,配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售後服務:提供使用說明;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甚至葡萄牙技術員會現場(這可是戰場啊)指導和維修。

所以,可以看出,澳門是明清兩朝有意留給外界的一個通商口岸,因為除了廣州十三行,沒有其他的合法渠道與外界聯繫了。

第一、閉關鎖國和“海禁”不是一個概念,海禁是明清兩朝的政策(禁止私人出海貿易),而閉關鎖國是清朝特色。

海禁主要是針對國內流民與日本倭寇;閉關鎖國政策首先是針對沿海的反抗清朝統治的勢力,後來又用於防範日漸強大的外來勢力(認為“民俗易囂,洋商雜處,必致滋事”)。

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滿族人口本來就少,一旦控制的不夠到位,漢人伺機造反,大清江山將難以保存。清初的反清復明勢力在“剃髮易服”的政令下此起彼伏,甚至一些本來已經歸順的地區,比如山東、江南一帶,人民又反覆進行多次自發的武裝抵抗。最著名的就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抵抗的殘餘部隊後來陸續退到了沿海島嶼,比如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了臺灣島,建成了反清的最大據點。

為了孤立這些反清復明勢力,從順治十八年(1661年)起,清政府開始推行遷界令:將江、浙、閩、粵、山東、直隸六省,加遼東沿海居民內徙,要求必須在10-15日內遷離海邊30-50裡,寸板不許入海,界外房屋村舍一律拆毀焚燒。立碑界,派兵駐守,越界者就地正法。對於近海島嶼也同樣堅壁清野,不留人跡。從兩廣到河北再到遼東,繁華的東部沿海被人為的暴力製造出一個無人區,作為隔離帶。

其他被打散的抵抗成員多數都下了南洋,努力掙錢,資助反清復明勢力。因此,清朝出臺了政令,凡是私人出海就是非法出境,捉住判死罪,所以下南洋的華人基本都難以返鄉,只能在異鄉安家立業,養兒育女,南洋的“娘惹”“峇峇”由此而來。

“娘惹”(女)“峇峇”(男)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或者其他東南亞土著通婚的後代,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娘惹文化”。

第二,保持外貿易的政府壟斷,即“官商”橫行,對於民間自發的商業貿易,政府一直持打壓態度。短期看,政府壟斷外貿,的確可以保持高額的國家稅收,充盈國庫。長期性下去,中國明朝開始的資本主義萌芽被徹底扼殺了。

第三、保持老百姓的愚蒙狀態,更好統治。同時期的朝鮮、日本都是這樣的考慮。傳統的儒家道德文化不變,嚴格的等級制度不變,小農經濟不變。而這,恰恰符合皇權專制的需求。一旦歐洲啟蒙運動的那種“人人平等,民權,民主”的思想傳播開來,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封建專制者來說,甚至比反清復明勢力更可怕。

總之,閉關鎖國政策雖然起源於戰爭,但是其本質還是由封建經濟的屬性決定的。在封建時代,經濟屬性本身是自給自足的,清朝作為東亞超級大國,完全可以自產自銷,禁止一定的海外貿易不會影響國家的正常運轉。

相反的是英國,19世紀初,英國曾經被拿破崙強行“閉關鎖國”了一段時期——“大陸封鎖政策”,短期效果立竿見影。因為,英國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狹小,資源有限,不僅生產性資料像棉花,煤炭、鐵需要大量進口,工業革命後,農業生產規模縮小,基本生活資料糧食也開始依賴進口,這樣,國際貿易就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命脈,沒有國際貿易,沒有大量生產生活資料的進口,英國的產業就無法維持,國家就無法正常運轉。幸好英國佔有諸多海外殖民地,彌補貿易上的損失,而且更激發了英國掠奪更多海外殖民地的鬥志,結果還進一步促進了英國海外貿易的發展和海上霸主地位的鞏固。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首先明清閉關鎖國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明代的海防思想是認為敵人來自海外,應該把它堵截消滅在海上,最明顯的就是海盜倭寇等。

而滿清統治者是“重防其出”,認為海上的敵對勢力(反清武裝)出自國內,必須嚴格限制出海,斷絕接濟,所以“重防其出”的海防主要對象是國內,岸防是重點,水防是輔助,“限制民船製造規模,技術以及航海能力,把移民海外視同是叛逆行為,勒令禁止”。清朝早期的對象就是鄭氏集團在廈門附近的騷擾!



顯然,滿清統治者始終把海外的漢人當成它們的一大威脅,所以康熙統治下的滿清始終認為:“海外如呂宋,葛喇吧等口岸多聚漢人,此即海賊之藪”,於是要求禁止南洋貿易,還要控制漁船商船。



接任的雍正也不遜色他的父親,這些滿清的統治者對海洋的恐懼,對漢人的恐懼已經到了荒誕的地步,連漁船他們都覺得不放心,認為廣東的“拖風漁船規模大,可以衝風破浪,恐生奸猾,建議全部拆毀”,有人提出反對,認為漁船太小了,根本無法深入洋麵捕魚,雍正聽了之後堅決否決他的反對,於是廷議的結果是“廣東漁船梁頭不得過五尺,舵手不得過五人”,雍正的批令是“禁海宜嚴,餘無多策,爾等封疆大吏不可因眼前小利,而遺他日之害”。

但是這樣的限制,還是不能讓清廷的統治者走狗滿意,“不知梁頭雖系五尺,其船腹甚大,依然可以衝風破浪”“請議定其風篷,止許高一丈,闊八尺,不許幫篷添裙,如果船篷高闊過度,即以奸歹究治”,此外還要對淡水攜帶加以限制。



可笑的是滿清統治者甚至把船隻壓艙的石頭都看成對他們的統治有威脅,在乾隆統治下的1756年,規定“出海漁船,商船每藉口壓艙,擅用石子、石塊為拒捕行兇劫奪之具。嗣後,均止許用土坯、土塊壓艙。如有不遵,嚴拿解糾”。清朝因為自己建國的經歷,幾乎對海洋海軍可以說一無所知,所以這種笑話就導致這種閉關鎖國的政策!


職場前沿思維


閉關鎖國的含義

閉關鎖國政策,指閉關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國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義。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國的整體國力及發展落後予西方國家。--百度

按照上述定義,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鄭和下西洋(1405-1433)後,實施海禁,並在北方修建明長城,是明朝鎖國的象徵。

而清朝的閉關鎖國則來自於老外的看法。

▲虎門銷煙

這種觀點源於當時試圖向中國推銷其商品(特別是鴉片)的英國商人,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這一觀點,後來這一觀點於20世紀50年代納入了當時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寫入了教科書,並且形成了一個觀點認為“清代閉關鎖國”。

但是事實上,清代無所謂閉關鎖國的,對外貿易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比如教科書上一直說由於出口大量茶葉和瓷器,中國在鴉片貿易興起之前是入超狀態,嚴格來說“閉關鎖國”的狀態是不準確的。

1723年(雍正元年),因與羅馬教廷間有關中國禮儀之爭的白熱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國內傳教,並限制貿易,被視為鎖國的開始。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西洋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

明清兩代,明朝雖然在明前期至隆慶開關時期近乎全面海禁,但仍然在隆慶開關時開放了漳州月港一處口岸。明代禁海時期約佔75%,開海時期約佔25%。在鴉片戰爭前的清代,禁海時期約佔15%,開海時期約佔85%。

清代的“閉關鎖國”內涵剖析

既然概念不準確,但客觀而言,部分程度的“閉關鎖國”還是存在的。

第一,負責出口貿易的十三行屬於壟斷性質的國營對外商行,民間貿易是被禁止的,通商口岸也有限。

按照清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十三行的腐敗可以腦補,這是全面開放的最大障礙,同時也是鴉片進口的主要途徑,當然英國人不這麼認為,事實上《南京條約》的條款之一就是廢除十三行的壟斷經營權。

第二,鎖國其實在於文化而非貿易。

▲文字獄

清代前中期之所以波瀾不驚,對於知識分子的調教和對民眾馴化的成功是主要原因。知識分子被文字獄和八股文搞得尸位素餐,打工心態充斥官場,民眾則麻木不仁,苟求於生計不可得。

“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麻木的神態、空洞的眼神

此言來自於鴉片戰爭時的虎門要塞,落水的清軍成了民眾看熱鬧和喝彩的理由,固然有滿清的不得人心,但民眾之麻木愚昧可見一斑。

閉關鎖國和眾叛親離

從五千年曆史而言,國民的道德和個性明顯體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這既有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有每個朝代的客觀原因。

就歷史而言,改超換代不見得是歷史的退步,但都意味著士大夫階層的一次集體背叛。比如宋末有無數殉節的讀書人,但也有很多人背叛了他們曾經熱愛的時代而投入蒙元的懷抱,就個體而言這是無所謂的,然而上升到一個龐大的集體則意味著社會道德水準的進一步淪喪。

就滿清現實而言,遊牧民族的身份十分尷尬。

首先是來自骨子裡的不自信,他們學會了詩詞歌賦,學會了琴棋書畫,看上去跟漢民族沒有區別了,但恰恰如此才會對於本民族貧瘠的歷史和文化更感自卑。

除了“不知者無畏”的蒙元,歷代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都是這種心態。

其次是統治集團方針政策,滿清貴族並不在乎民生和財富,他們在意的是作為被剝削主體的民眾是否存在,換句話說,活著就行,還能使喚。

其實歷朝歷代也是如此,但在遊牧民族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這也是滿清眾叛親離後突然死亡的主因。

第三則是對於漢人的防範,與滿清貴族而言,龐大的漢民族人口始終是他們夜不能寐的充分理由,對於一切可能喚醒民族意識的可能必須嚴防死守。

王朝還能延續,哪怕割地賠款到傾家蕩產也無妨,慈禧老妖婆的話“寧與外賊,不與家奴”與其說是恬不知恥,不如說是滿清後期的國策。


涼州七里


首先,閉關鎖國的政策,是從明朝中後期就開始實施的,後來清政府取得中原王朝的統治權後,也是繼續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從冠冕堂皇的角度來說,他們實行閉關鎖國,是因為清朝統治者們愚昧自大,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懂得放眼看世界。

但其實呢?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有著非常複雜的歷史背景。 大家可以翻看中國歷史,在人類生產力相對落後時,大洋是一道絕對安全的屏障。至少在明代以前,我們從未聽說過中國哪個朝代,曾被海上的力量困擾和威脅過。

可以說,在明代以前,中原王朝所所面臨的威脅,主要是來自於北方遊牧民族,至於海外力量跨過大洋來威脅中原王朝,那是聞所未聞過的事情。在這種背景下,自然不存在所謂的海禁。


但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中原王朝就開始頻繁受到來自海上力量的侵擾。因為,隨著人類生產力和航海技術的發展,海外的力量,已經有能力越過海洋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而他們通過掠奪海上的資源,也足以供養起龐大的武裝力量。於是倭寇、海盜之患開始頻繁冒出,甚至後來荷蘭殖民者和葡萄牙也陸續跑過來湊熱鬧。

在這種背景下,中原王朝自然必須得計算一個成本問題。那就是開放海岸線,可以獲得多大的利益?又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而計算的結果是顯然的,那就是可能獲得的利益,與需要付出的成本,絕對不成正比。既然如此,海禁是自然而然的。

我們常常說滿清入主中原,導致了中國閉關鎖國;但其實,在當時背景下,哪個政權統治中國,也會實行類似的政策。關於這一點,只要我們看下,日本也在相應的時代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當然,中國與日本的閉關鎖國政策,也都是在差不多時的時期,被外來力量強行打開。



很多人說,在乾隆皇帝之前,海外力量並沒有實力威脅清朝政府,但大家顯然忘了,滿清最初海禁的動力,就是因為海上的威脅太大。因為,鄭氏代表的海上力量,一直威脅著滿清東南的統治;而如果不全面海禁(甚至不內遷沿海居民),就會讓鄭氏對內地的滲透更容易,也讓鄭氏的力量更容易發展。

也有很多人說,倭寇、海盜、列強打中國,是因為滿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不肯和他們好好做生意,他們這才用武力來打開中國的國門。換句話說,如果滿清政府肯和他們好好做生意,他們自然不會用武力來侵略中國。對此,大家真的相信嗎?大家可以看看當初英國的殖民地,有很多國家曾經對他們的到來都是熱烈歡迎,並給予過很大的幫助,但最後的結果呢?

所以說,在當時的環境下,甚至即便是在現在,想讓倭寇、海盜或者列強安分守己,讓他們不隨便侵犯你,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明白,侵犯你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那是驚人的,遠遠超過他所能承受的,這樣他才會選擇和你友好的做生意。否則,既然有能力打劫你、搶劫你,而你又沒有還手之力,那為什麼還要和你好好做生意!


我是趙帥鍋


這就是胡扯,歸根到底就是書讀太少,網文看太多的

首先,清朝從沒有狹義的閉關鎖國,因為在鴉片戰爭以前清朝粵海關每年收入上百萬白銀,如果說清朝閉關鎖國,那這海關收入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別忘了,宋代市舶司收入最高峰也不過200萬貫銅錢,之後長期維持在50—70萬貫錢這個範疇。雖然說不同時期銅錢與白銀兌換比不一樣,但是僅這一個數字我相信就能充分說明清朝在鴉片戰爭以前也絕不是閉關鎖國。

其次,從廣義上說,清朝一直實行半壟斷式的貿易方式,這沒有錯,但是這並不是清朝所獨有,在許多人心目中包容開放的唐朝也是長期壟斷對外貿易的。

我們來看唐律疏議:

“諸越度緣邊關塞者,徒二年。共化外人私相交易,若取與者,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

緣邊關塞,以隔華、夷。其有越度此關塞者,得徒二年。以馬越度,準上條“減人二等”,合徒一年。〔一三〕餘畜又減二等,杖九十。但以緣邊關塞,越罪故重。若從關門私度人、畜,各與餘關罪同。若共化外蕃人私相交易,謂市買博易,或取蕃人之物及將物與蕃人,計贓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

看到了嗎?別說做生意會被判,就是私自出關被抓住就是兩年徒刑起步。

那麼,唐朝對待來華的外國商人是什麼態度?

“諸蕃商胡,若有馳逐,任於內地興易,不得入蕃,仍令邊州關津鎮戍,嚴加捉搦,其貫屬西、庭、伊等州府者,驗有公文,聽於本貫已東來往。”

外國商人想在唐朝做生意可以,但是來了就不準走,必須在唐朝帶一輩子。

最後,當唐朝朝廷認為不需要繼續與外國做生意的時候,唐朝應對和明朝、清朝沒有任何區別——

“禁關西諸國興販敕:如聞關已西諸國,興販往來不絕,雖託以求利,終交通外蕃。因循頗久,殊非穩便。自今已後,一切禁斷,仍委四鎮節度使及路次所由郡縣嚴加捉搦,不得更有往來。”


蘭臺


所謂的閉關鎖國,最初主要指的是一個西方意義的概念,即禁止與各國進行自由貿易。

但這種概念對於處在東亞世界裡的國家而言,其實並不適用,因為西方和東方世界的世界觀、國家間秩序,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以西方人的概念來論說,19世紀時,無論是中國還是朝鮮、日本、越南等等,幾乎所有的東亞國家都是處在閉關鎖國的狀態中。

然而,如果以東方世界的概念來說,則並不存在閉關鎖國的事情。

與19世紀時西方主流世界通行的國際法世界秩序相比(所謂的國際法世界秩序,是指國與國之間形式上都各自獨立,通過簽訂國際法文件而建交),東方世界處在華夷秩序中(即以中國為中心,四裔通過進貢、受中國冊封等形式,確立在這個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和中國的關係),即中國至上、其他國家居於下的不平等國家關係。

在這種局面中,東方世界國家間有著自己的貿易、交往秩序和形式,並談不上是閉關鎖國。

只是等到西方列強到來後,對東方世界的華夷秩序不尊重,而推行自己認識中的自由貿易政策,中國等國家對這種世界大局勢的改變,應對緩慢,所以才顯得“閉關鎖國”。


海研會


明朝海禁跟閉關鎖國混為一談?我真發現現在有些不要臉的,居然把清朝的閉關鎖國的責任推到明朝頭上真他媽的有意思,這些人不是史盲就是別有用心,你要搞清楚為什麼閉關鎖國,清朝作為異族統治,佔小部分的滿族對佔絕大多數的漢人統治,無論是剃髮異服、屠殺、還是文字獄,都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來統治壓迫主體民族,在滿清統治者的眼裡,滿漢是不會和諧相處的,所以閉關鎖國的根本目的就是阻隔漢人同外界的交流,從而壓制漢民族民族意識的覺醒,這是閉關鎖國的根本目的。

明朝是有海禁,但是根本不限制貿易往來,最著名的就是鄭和下西洋。“若其私相商販,又自來不絕,守臣不敢問,戍哨不能阻,蓋因浩蕩之區,勢難力抑。一向矇蔽公法,相沿數十百年。然人情安於睹記之便,內外傳襲,以為生理之常。”摘自《復胡梅林論處王直》也就是一百多年來,海禁幾乎根本沒有被實際執行過,官方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明朝的海外貿易使世界的白銀流入中國:綜合粗估結果,1570—1644年美洲白銀總共大約有12620噸流入了中國。把噸換算成兩,這就相當於3億3653萬多兩白銀流入中國。如果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仍舊按照1億7000萬兩計算,則明季從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當在5億兩以上。有一點是可以證實的,那就是,在大量研究基礎上作出的估算,證明了日本白銀產量的絕大部分和佔美洲產量一半的世界白銀流入了中國,總數龐大。葡萄牙學者馬加良斯·戈迪尼奧將晚明時期的中國形容為一個“吸泵”,形象而具體地說明了中國吸納了全球的白銀。然而我們切不可忘記,這麼多的白銀,是用中國的商品交換而來的,因此晚明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海外貿易的發展,過去顯然是低估了,應該重新給以評價。

現在很多不要臉人的想法是什麼呢?“導致中國的落後就是閉關鎖國故步自封,那麼清朝的閉關鎖國是繼承明朝的,所以導致中國的落後就是明朝的鍋。”還是那句話你爹是你爹你是你,你被揍了不能怪你爹知道麼?這句話送給這些煞筆們。


令狐清陽


歷史上的閉關鎖國並非從清朝開始,其實從明朝開始當時的朝廷就有了閉關鎖國的行為,只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更為徹底且危害更為嚴重和長久。明朝時期的閉關鎖國主要體現在海禁,當時的朝廷嚴禁百姓私自對外航海貿易,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時倭寇盛行,百姓私自對外航海貿易利大於弊,但是朝廷官方還是有對外交流,與海外各國並未徹底隔絕。反觀清朝閉關鎖國比明朝的力度就大得多了,因此錯過了當時工業革命的繁盛時期,直至乾隆末年清朝開始逐步衰落,鴉片戰爭清政府最終被世界列強打開國門實行各種掠奪,清政府被逼簽訂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成為國人永遠的痛。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從乾隆時期開始大力施行,乾隆曾經說過:“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天朝富有四海,豈許爾小國些微貨物哉”,乾隆帝自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清朝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此刻並不需要同國外諸國進行經濟交流。所以說清政府自詡強國、驕傲自大是清朝大力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上面提到明朝時期朝廷為防止倭寇燒殺搶掠,大力施行了海禁的政策且有成效,清朝時期海外各國發生了資本主義革命,國際間各國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當時處於封建社會的清政府感受到強烈的殖民主義擴張的威脅,對外交往貿易很有可能會有潛在危險,乾隆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和利益受到外國侵犯,而且清朝時農業大國,國內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受明朝的啟發,乾隆朝便開始關閉大部分口岸,開始實施閉關鎖國。

乾隆帝當時把除廣州外,其他所有通商口岸都關閉了,從此清朝便基本上與世隔絕,錯過了工業革命的繁盛時期,直接導致清朝人對其他世界各國的認知越來越模糊,極大阻礙了自己本身的發展,因此清朝與當時其他各國的差距越來越大。眾所周知,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清朝被世界列強強行打開國門實行各種掠奪,清朝在對外戰爭中戰敗,清政府因此簽訂了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被逼割地賠款,當時的百姓也因此經歷了一段又一段黑暗的歲月,令人無比惋惜。

清朝閉關鎖國的惡果也教育我們絕對不能固步自封,經濟技術落後必然會捱打,後來的抗日戰爭就是血淋淋的例子。我國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之後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後來的南方談話發佈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以騰飛之勢發展,國際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逐步趕超各國,所以說清朝的閉關鎖國無疑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娜娜聊古今


清政府為什麼閉關鎖國?“津城沐雨”分四點原因來回答,歡迎大家積極評閱,發表自己的看法。

第一,清初面對鄭成功的襲擾,實行禁海政策。

清朝初年,鄭成功割據臺灣,時不時的襲擾內地,因為很多臺灣軍民都是由沿海居民組成,很多都是兄弟甚至是父子,他們和鄭軍相互配合,暗中資助,加大了朝廷的損失。為了斷絕鄭軍襲擾,並阻斷聯繫,清政府命令沿海居民內遷30~50裡,斷絕與鄭軍的聯繫。



第二,清朝中期大量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影響了清政府的社會治安管理。

清朝統一全國後,進入中國的傳教士越來越多,他們對中國來說屬於異教徒,他們的思想和信仰不利於社會的治安,也不符合清政府的愚民政策,清政府限制對外貿易和聯繫,僅允許廣州十三行一口通商。



第三,清政府屬於少數民族統治政權,擔心反清人士與海外勢力相勾結,威脅清朝統治。

清政府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有著民族狹隘性,面對漢人居多的情況,擔心反清人士與海外的勢力相互勾結串聯,對清政府的統治構成威脅,擔心被推翻,實行嚴格的禁海政策有利於防止外部勢力的進入和騷擾。



第四,社會生產結構和生產方式是根本原因。

清朝是傳統的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自給自足,清朝不需要與國外互通有無就可以滿足需求,閉關鎖國過自己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




津城沐雨


在這裡要澄清一個看法:在以往的認知中,閉關鎖國可謂是清政府政策的一個大忌,因為閉關鎖國,中國落後於歷史潮流,因為閉關鎖國才導致中國近代以來頻遭列強的欺侮和侵略,因為閉關鎖國……云云,總之,閉關鎖國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的根源。

被誇大的“閉關鎖國”

根據史料的記載,首先梳理一下“閉關鎖國”的時間和階段。

第一次海禁:順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這段時間的海禁主要是為了對抗鄭氏的海軍,1661年正好是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時,1683年正好是清朝收復臺灣之時,由此印證了此次海禁與臺灣鄭氏有著很大的關聯;

第二次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這段時間主要是針對南洋,康熙擔心國內的米穀的大量出境在本國造成不良影響;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實行禁海政策:開放廣州十三行,僅一口通商;由此可知從清朝建立的1644年至1757年這113年間,真正實行海禁的只有兩次,共計33年;由此可見還原當時的歷史事實,並不是全面的閉關鎖國,期間也並不是對西方充滿了戒備心理。

從主動的“有限門戶開放”到被動的全方位門戶開放

筆者認為,之前所認為的閉關鎖國不過是有限的門戶開放罷了。

一方面,自元明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意大利人已經開始來到中國,在這裡經商和傳教,雖然傳教受到民間的抵制清政府也沒有出臺明文規定“禁”教,更沒有將這樣的政策在全國進行推行。一些來自西方的洋人甚至可以出入宮廷,為皇帝出謀劃策,由此可見中國當時對於西方文化和洋人的開放心態,清朝所謂的“閉關鎖國”並不是針對抵禦西方文明和洋人的。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規模”很大,清政府一直在下大力組織對外貿易,瓷器、茶葉、絲綢的遠銷英法與北歐,並在歐陸掀起持久的“中國潮”。清康雍乾嘉時期,中西本來是正常往來的。英皇曾派大商團來華洽談經貿,中國皇帝說中國地大物博,“無需爾等衝波歷險萬里東來作貢獻”,這話從主觀上說本是出於好心,事實確實如此,絕不是以此為藉口來拒絕通商,更談不上禁止通商,尤其談不上就此禁止洋人來華、禁止西學東傳;它與“閉關”說毫無牽連。 總之,閉關鎖國是誣衊清朝的謊言。

從全球史的視角分析,明清政府對外貿易政策及其經濟影響以及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約明正德到清嘉慶年間),中國執世界經濟之牛耳,早期的工業化得到長足發展,海外貿易長期順差,白銀大量流入,但19世紀中葉以後,中國加快走向衰敗,與西歐、北美髮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本國形成日久的封建制度的束縛以及對工業革命先機的缺失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中國政府並不具備強烈的世界整體意識,其世界觀中的認知便是中華帝國與外邦藩屬,均是東亞近鄰,其所施行的政策也是針對東亞近鄰,也就是其朝貢體系。對於西方國家,中國的統治者認為距離太遠,從未想過會納入同一個世界體系之中。其所謂的世界貿易順差只是一種客觀使然。

到了19世紀40年代,由於中國的落後被迫淪為了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