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过程,很是丰富多彩!其中的故事,很多悲欢离合。就如每个地方的历史演变,都有很多事情可以了解!比如广西地域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就在近几十年中,划来划去,并来并去的,有的并没了,有的并大了,但这些都被历史所记载下来了,今天就讲一个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已经被撤并的县级行政区——广西宜北县!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广西宜北县,估计很多人都不了解,更没听说过。这也很正常,因为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每个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也都是变来变去的,甚至名称也是改来改去的,在不同的时代,存在有不一样的名称,范围。毕竟,在全国范围来讲,几千年沿革下来,从来都没改过名字的地方,还真不是很多。

这广西宜北县,其实是民国时期在广西境内的的一个县级地域建制,从民国二年(1913年)建制到1951年撤并,只建制了40年不到。(所在位置,也就是上图红色部分)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这个宜北县的历史,可以说从宋元时期开始,当时置划为安化州,明清时降级为永安县,隶属庆远府,据民国版的《宜北县志》介绍,因为光绪年后期,此地匪乱倡厥,官府平乱后,从思恩县析出五十二峒、中州、三里等地,改置安化县。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民国元年,改为安化厅,后又改为安化县。但是随着新事物的出现,邮递业务的兴起,这时发现全国有好几个安化县,如湖南、甘肃、贵州,这也就出现邮件常有寄送错误的事情。

而这情况在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相当普遍,因为各地同名城市太多,所以后来出台并颁布了县级同名城市改名规则,这种环境下,广西安化县改名了,因为县治在宜山之北,简单明了的改县名为“宜北”。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建县近40年中间,因为时局的变化,境内的乡村行政变化也十分的复杂,到1933年,全县分置六乡共五十八村。六乡分别为

城厢乡,中和乡,治安乡,崇兴乡,驯乐乡,道安乡,这行政划分保持到建国初期。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建国后,也许是出于地域管理的需要,在1951年,广西省府方面申请将宜北县,思恩县合并,并称环江县,并获得通过,现在隶属于河池辖下,而原宜北县城,也就成为现在的明伦镇。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其实这和现在很多地方存在的情况一样,为了经济发展,行政区域改变也是很多的,如现在最流行的县市改区,乡村城镇化等等,无一不改变着各地现有的行政区划分。只是看什么时候而己!

关于广西各县市行政区域划分演变历史沿革,读友可以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广西行政区划分历史”,就能找到各县市相应的沿革历史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这里是桂平,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或长按此二维码!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谢谢阅读关注!

广西解放后被撤并的县——宜北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