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想要過夢想的生活,從凌晨5點起床開始,《早起的奇蹟》讀書分享

“你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呢?”記者問。“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科比·布萊恩特反問道。


想要過夢想的生活,從凌晨5點起床開始,《早起的奇蹟》讀書分享

李嘉誠在80多歲,依然堅持每天早起;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船王包玉剛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鍛鍊;作為視頻創作者的偶像,油管長盛不衰的紅人,凱西(Casey Neistat)也曾經在視頻中分享過自己一天的作息,也是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


還有許多在各自領域裡取得成就的人,在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時都會提到“早起”這個詞,所以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本長期佔據美國亞馬遜個人成長類書籍榜首的《早起的奇蹟》。


想要過夢想的生活,從凌晨5點起床開始,《早起的奇蹟》讀書分享

這本書的的作者是美國人,哈爾·埃爾羅德(Hal Elrod),作者的經歷本來就堪稱奇蹟,20歲便早早的成為了上市公司的頂尖銷售員,然而就在這一年,他出了一場大車禍,算是撿回來一條命,他不僅神經受到損傷,而且醫生曾經斷言連路都沒法走了。在他奇蹟般的康復之後重回公司,並在6萬名銷售人員中業績位列第6。生活並沒有這麼簡單,28歲的時候,因為金融危機,他一度負債高達287萬,也因此患上抑鬱症。最終,作者依靠自己開發的“神奇的早起”計劃,重新取得了成功。


這本書的開端介紹了作者本人的傳奇經歷,以及在低谷時期,自己如何開始早起,早起後對他自己的人生產生何種巨大改變等背景信息,而有了作者傳奇般的經歷,也讓本書的觀點增加了很多說服力。


“不要放棄自己追求完美人生的權利,你的想法永遠要比現實更大膽。首先,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隨後,調整自己的心態,相信只要自己每天專注地付出,就一定會有回報;最後,堅持不懈地朝目標前進,直至變成現實。不用害怕,因為你不可能會失敗,你只會獲取更豐富的經驗,成長飛快,變得更好。”——《早起的奇蹟》


這本書的結構遵循了經典的黃金圈法則,也就是WHY(為什麼),WHAT(是什麼),HOW(怎麼做)的結構來編寫,所以閱讀起來輕鬆流暢,大概2-3個小時就可以讀完。我也追隨作者的思路,簡單概括下本書內容:


為什麼要早起


每天早上如何度過醒來後的第一個小時,會影響全天的狀態。如果在醒來後的第一個小時內狀態懶散隨意,那麼一整天都可能精神渙散;但如果努力讓自己每天的第一個小時變得積極高效,那麼接下來的時間也會如此度過。長此以往會產生巨大的能量


早起有什麼好處


早起可以讓你不再消極妥協、活力四射、減小壓力、保持頭腦清醒、提升健康狀況、繼而可以提高生產力和專注力,結果就是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能賺錢,最重要的是專注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起得多早算是早起


作者個人基本每天凌晨5點的時候起床,然後利用早起的時間完成他的“人生拯救計劃(S.A.V.E.RS)”


怎麼樣做到早起


  • 睡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 將鬧鐘放到自己夠不著的地方
  • 直接走到盥洗室刷牙
  • 喝下滿滿一大杯水
  • 穿上c晨練服出門鍛鍊


作者認為每個步驟都會提升自己早起時的體驗,從剛開始早起的痛苦,逐漸開始享受早起的快樂。


早起了之後做什麼


作者除了提出早起概念之外,還解釋瞭如何利用早起之後多出來的時間,稱其為“人生拯救計劃”,英文縮寫為S.A.V.E.R.S,包括這些內容:


  • Silence-保持“目的性心靜”
  • Affirmations-真正的自我肯定
  • Visualization-內心演練
  • Exercise-開始鍛鍊
  • Reading-閱讀
  • Scribing-書寫,從日記開始


如何進行實踐


後續作者介紹瞭如果利用“人生拯救計劃”的理論,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實踐辦法,包含起床後進行冥想,大聲的朗誦自我肯定宣言、盡情想象美好的未來,寫日記、讀書、鍛鍊等等,並且還附錄了作者個人實踐的具體內容。


本文只能簡單勾勒出此書的輪廓,感興趣的話可以購買此書,實體和電子版都可以買到。之所以會推薦這本書,是因為這場疫情,讓我可以做一些改變自我的嘗試,而本人遵循作者的理論,實踐了有一個多星期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卻能感受到自己的改變。


現在每天我早上6點鐘之前起床,而6-8點這段時間的工作效率真的很高,因為完全沒有任何干擾,不會有時不時響起的微信提示, 只有清晨時讓人心情舒暢的鳥叫聲。由於自己很努力的早起了,所以想著不能辜負自己,所以一整天都更有動力和目標性了。而這篇文章,也是在早起後多出的時間中構思的,這也是我的第一篇書評文章,衷心的希望這本書也可以幫助到你。


“‘現在’比任何時刻都更重要, 你今天的行動決定了 明天的人生方向和生活品質”——《早起的奇蹟》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您的點贊、評論、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是我繼續分享讀書、視頻創作經驗、旅行攻略等內容的動力,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