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王樹山書法原文

泊秦淮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橫貫金陵(今江蘇南京)入長江。六朝至唐代, 金陵秦淮河一帶一直是權貴富豪遊宴取樂之地。這首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於六代興亡之地的感嘆中,寓含憂念現世之情懷。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感懷詩。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兩岸,歷來是達官顯貴們享樂遊宴的場所,“秦淮”已成了奢靡生活的代名詞。多少王朝建都於此,而興與衰總是呼應的存在著,繁華的背後,它也見證了無數的滅亡。晚唐詩人杜牧夜泊秦淮河岸,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豔曲,觸景生情,想到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統治集團腐朽昏庸,藩鎮擁兵自重,邊患頻繁,社會危機四伏,大唐帝國百孔千瘡,唐王朝前景渺茫,感到無限憂傷。於是寫了這首詩,借古諷今,短短28字, 可謂千古絕唱,詩中精品 。首句寫景,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脫;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後庭花”的曲調,借陳後主之屍,鞭笞權貴的荒淫,深刻犀利。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全詩寓情於景,意境悲涼,感情深沉含蓄,語言錘鍊精當,藝術構思頗具匠心,寫景、抒情、敘事有機結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首句寫景色荒涼,已為“亡國恨”鉤魂攝魄。這首詩中的第一句不同凡響的,那兩個“籠”字很引人注目。“煙籠寒水”,水色碧,故云“煙籠”。“月籠沙”,沙色白,故云“月籠”。下字極斟酌。煙、水、月、沙四者,被兩個“籠”字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它是那麼柔和幽靜,而又隱含著微微浮動流走的意態,筆墨是那樣輕淡,可那迷濛冷寂的氣氛又是那麼濃。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關聯的,所以讀完第一句,再讀“夜泊秦淮近酒家”,就顯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詩人的活動來講,該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不過要真的掉過來一讀,反而會覺得平板無味了。次句點題,並以“近酒家”的豐富內涵啟動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帶在六朝時是著名的遊樂場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種歌舞遊宴的無盡繁華實已包含在詩人此時的思緒之中。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詩中這種寫法的好處是:首先它創造出一個很具有特色的環境氣氛,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這是很符合藝術表現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這麼處理,就很像一幅畫的畫面和題字的關係。平常人們欣賞一幅畫,往往是先注目於那精彩的畫面(這猶如“煙籠寒水月籠沙”),然後再去看那邊角的題字(這便是“夜泊秦淮”)。所以詩人這樣寫也是頗合人們藝術欣賞的習慣。“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卻很值得玩味。秦淮夜景,美不勝收,淡雅無雙。這句詩內裡的邏輯關係很強。由於“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像啟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啟下,統領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於此可見。後三個字又為下文打開了道路,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和“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三四兩句,詩人借典,抒發了自己的憂思。“商女”指的是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們。“後庭花”是南朝後主陳叔寶所作,原名為《玉樹後庭花》,此曲成後,他終日以之與後宮美女們尋歡作樂,沉迷聲色,終導致滅國,故而《後庭花》也被看做是亡國之音。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三四句推原亡國之故,妙就妙在對所聞亡國之音的感嘆,索性用“不知”二字,將“亡國恨”三字掃空,文心幻曲。在這迷離的月色下,詩人乘著一條小船,遊蕩在秦淮河上,清風拂面,十分愜意。然而平靜的月夜之中,詩人的內心卻不平靜,秦淮河邊,酒家林立,明亮的燈火映照的天空猶如白晝,酒樓中傳來陣陣歌舞樂聲,王孫貴族們在此一擲千金,只為博得一笑.對於危機四伏的唐王朝,他們毫不在意。詩人見此情景,黯然神傷,內心擔憂不已。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麼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可見詩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據說是南朝荒淫誤國的陳後主所制的樂曲,這靡靡之音,早已使陳朝壽終正寢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這衰世之年,不以國事為懷,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不禁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隱憂。“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串成一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於婉曲輕利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詩人在這裡說商女們不懂亡國之恨,其實,指的是那些前來尋歡的貴族王孫們不懂亡國之恨,他們只自己沉浸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對國家動盪與人民疾苦全然不關心,甚至以亡國之音來作樂。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一些所謂的上層階級的諷刺之濃以及內心中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心和憂慮。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詩人聽到隔江傳來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表面上,詩人似乎是在斥責“商女”無知,但是詩人的矛頭所向,卻是那些身負天下安危,但醉生夢死的權貴顯達。在距陳朝覆滅已有兩個半世紀之遙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國事為懷,用亡國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歷史悲劇又將重演的預感。“不知”實為“商女”開脫之詞,唱者無心,而聽者有意。“猶唱”二字上溯歷史,說明沉緬酒色的揮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現實,揭示了當今的達官貴人像陳後主一樣,如此下去,也將亡國;如不吸取教訓,必將自蹈覆轍,後果不堪設想。抒發了詩人的振聾發聵的警示。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這首《泊秦淮》,開頭的景色描寫朦朧雅緻,全詩抒發的感情深刻真摯,表達了詩人對貴族官僚腐朽奢靡生活的諷刺和不滿,振聾發聵,是“千古絕唱”。表達了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家前途的隱憂,同時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空虛的靈魂,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

王樹山書法 構思奇巧 情景交融的千古絕唱--泊秦淮七言絕句賞錄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公元828年(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勳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

王樹山書法 內容源自網絡 請書友鑑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