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不做房奴,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體驗?

容小廚9446142583717


談起中國人,任何人都不能迴避的一個詞,就是“房奴”,所謂“房奴”,就是月供佔家庭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房貸族!那麼我們必須意識到,如果購房耗費的資金遠遠超出支付能力,而不得不因此背上沉重的負擔,是否值當?這種尷尬就像是花了大價錢買了個金飯碗,卻沒有剩餘的錢拿去買米。在這裡,我們先談一談要不要做“房奴”這個話題,它涉及更多的不是投資理財,而是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等!

如果 當你拿到那個房產證的時候,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可以屬於你的,遮風擋雨的,逃離外界的地方!

其實做不做房奴的這話題一定要在你經濟條件合理範圍內,你才能考慮!

想法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現在的社會,有錢有房才是硬道理!所以太多人願意背上房奴的壓力,去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金吧


漂在魔都,畢業五年,戀愛三年多結婚,結婚一年多。2015年兩人手裡沒有啥錢,那時候還沒有限購,只要有正當工作結婚了就可以買房,2015年8月看中了浦東張江一套三室兩廳兩衛120多平總額290萬。我們打算先領證,再和家裡商量湊湊首付,結果等我們9月首付湊好了再去看已經漲了一百萬(這小區現在差不多戶型賣680多萬),我們手裡的錢遠遠不夠,就想著緩緩,再後來就是一路高歌猛進漲漲漲。再後來就是限購了,不是本地戶口的需要交滿五年社保,看中了也買不了。今年年中戶口落下來了,因為沒有房子掛戶口,只能落社區公共戶。社保也交滿五年了,但是房子還沒希望,最近看房看到快懷疑人生,其實只有錢也挺好的啊,愛情算個屁。換成現在的我找對象我真的會要求要有房,哪怕是一起還貸款,也好比一直上不了車,跟著車後面跑,真的好累。一直這樣租房住,被房東趕,每換一個住處就要重新做租賃備案更改戶口地址,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想到快抑鬱了。



波大人


10幾年前結婚的時候,我媽說必須要買房子,她不想我生孩子的時候她過來照顧我還要住在外面。那時候房價是真便宜,120平的大三房不到20萬,房貸也是有的,一個月沒有啥壓力,也還完了。

做不做房奴,首先你自己要考慮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有房的安穩還是租房的漂泊。我自己工作後住的單位宿舍,後來很快買了自己的房子,沒有體會過租房的“痛苦”。但聽很多人都說買房的動機就是不想再搬家了。

房子是必需品,夠用即可。有了房貸的壓力也會督促自己加快的個人提升,有了經濟實力,你就是房子的主人擺脫房奴的身份了。

話說回來不是房奴還有可能是卡奴、車奴、孩奴,畢竟可以做到淡泊名利,佛性生活的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還是社會的動物。

要相信,我有房我快樂。


甘蔗不削皮


關於房奴這個概念,有廣義的和俠義的兩類。就廣義說,我們都是房奴;從俠義說,從銀行貸款買房的是房奴。

做房奴好不好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十五年前,就是零五年那時,大家大都是要麼全款買房,要麼不買,而錢不夠而向銀行貸款的人鳳毛麟角,太少了,一不小心稀裡糊塗當房奴了,當時不被人們看好,甚至被笑話。如果你沒房,不買房,而向房東租房住,這個不叫房奴,這是當時人們的認知。

後來,過了幾年,貸款人基本還清貸款,房子屬於自己的了,而房價也打滾兒翻倍,貸款買房的人賺瘋了,盆滿缽滿,成了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而當時笑話與鄙視貸款買房的人大都驚呆了,每天早上起來看著房價又漲了,嫉妒羨慕恨得眼睛都紅了。所以,認為別人是傻子的人,自己才是真的傻子。你不懂別人的心。

到了2016年,大家好像一夜都睡醒了似的,千樹萬樹梨花開,都開竅明白了,都會創新改革了,原來貸款這檔子事是我們百姓發家致富的途徑與法寶,房子不僅能住,還能躺著賺大錢哩,於是乎,大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都拼命擠著加塞向銀行湧入,貸款啊,只管能貸多貸,不管風險與利息。這時,銀行看著銀行大廳及大門口密密麻麻的人群,高興壞了,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將貸款利息層層加權,漲了三成,到頂了,根本不愁款放不出去,鑄就成了全球最耀眼最賺錢的銀行。即便國家和銀行有這樣苛刻的限制,也擋不住全民貸款買房的熱潮。大家都瘋了,都盤算著自己能賺,哪裡還有什麼風險警覺?從2016年到現在,房價又翻番了。這就是現實,現實是最有力量的指路明燈。現實面前,再美麗的金句也失色。

再說廣義房奴這個事。你可能總是以為自己沒錢,而開發商有錢,錯了,最沒錢的就是開發商,他才是真正的房奴,是徹頭徹尾的房奴。當他拿到建房土地項目許可後,幾億到上百億元的項目建設費都得向銀行貸款。你說他不是房奴,誰是啊?他經營充滿危險,整天繃緊了神經,瞪大了眼睛,吆喝著訓斥著下屬們,想著法把房子儘快賣出去,時間就是金錢就是命。他們是被稱作在刀刃上行走的人。一旦房子賣不出去,就麻煩了,將被銀行催債。如果開發商真的如期還不起銀行貸款,他就進去了。前年有個開發商被迫賣了自己幾千億元的優質資產,給銀行還貸,可能是惹人家不高興了。所以,誰家裡都有一本難唸的經,無房的是房奴,有房的也是房奴,你是房奴我也是,大家都是,都不容易,都不能獨善其身,都是圈裡人。

小夥伴們,振奮起來吧,你不是那個最沒錢的人


源頭世桓歌


都說買房是人生大事,似乎有了房子就能開啟一片“新天地”。那麼,背上房貸是什麼感受,或者說身為“房奴”的生活究竟如何呢?

作為工薪階層,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不敢隨便辭職,不能隨心所欲背起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柴米油鹽車費人情費賬無鉅細都要精打細算…… 男生不再更換潮流手機、數碼產品了,女生不再將化妝品、衣服箱包塞滿購物車了,一切都為了省錢還房貸。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以前每個月都要和朋友一起幾次下館子,現在都買菜回家招待。平常有個頭疼腦熱的也得忍著,請一天假就要扣一天錢,實在不划算呀!大冬天的為了省點錢騎車上班,手都凍得直哆嗦,連喝瓶酸奶還要把奶蓋舔乾淨(“戲精”你贏了)……

看到網友們層出不窮的吐槽,樓盤君也深有同感。每個月三四千的工資,一到還房貸的日子,往卡里一轉,立馬一半沒了。一個月指望著兩千塊錢吃喝拉撒,還要生活費、伙食費、交通費,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想,“房奴”的生活也並非一無是處。首先我們至少有了一個穩定的居所,不用再為租房、搬家、找房源撓破頭皮,也不必擔心被房東一言不合漲價或轟走;其次,積攢房貸需要省吃儉用,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改掉一些大手大腳的毛病;最後,房子是良好的保值資產,早買早享受,早買早受益。

為此,我們要保證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樣才可以獲得可觀的收入。每個月要做好規劃,賬單做好記錄,要還貸款的那部分錢是不能動的。此外,還可以多做一些兼職或副業,提升自己的收入水平,減輕房貸壓力。

至於房價,不論是漲是跌,都不是我們考慮的範疇,因為房子買來就是用來住的,正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居所,我們才下決心買房。當你十年二十年後回望,物價是上漲的,錢是貶值的,只有手裡的房子才是自己的。買房或許會造成近期的財務緊張,但卻是為了更長遠的自由。只要量力而行,“房奴”從來不是奴隸,而是房子的主人。

總歸一句話:我們應該讓房子為我們服務,莫讓房子綁架了你的幸福。生活指數還是需要的!!







有容乃大海納百川


心情既開心又擔憂,很矛盾。

我是一個工薪族,16年買的房子,談談買房前後的生活體驗。

不做房奴生活開心的方面

1、心裡方面:生活壓力瞬間減輕了不少,每月不用想著房貸又要到了,不用一看到手機銀行裡面欠幾十萬心裡就不舒服。

2、生活品質:沒房貸時候明顯生活過得比較好,包括日常的吃、衣、行,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吃什麼買什麼,時常家裡還可以搞個大餐吃,出門做動車再也不用看到一等座不敢買,也不能想著不能做飛機。

3、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沒房貸,比較放得開手腳去做事,不用想著萬一失敗連房貸都還不起。

擔憂或者說不開心的方面

1、落葉歸根,中國人對房子的偏愛是骨子裡的,特別像我福建的,人生最重要的除了結婚生子,就是建房子或者說買房子了。要是沒有房子,別人會看不起,那真的也是整天吃不好,喝不好。

2、擔心房價上漲,工資上漲的跟不上房價。

所以不做房奴單從生活品質來說確實好很多,過得比較好,但還是會為了房子而擔憂。





愛情海的波浪號


人活著都是生命的奴隸,不是房奴,就是租奴,心奴,身奴……快樂不快樂和買不買房沒關係,你租房不要錢嗎?房東一不開心就漲價你沒罵過娘嗎?像游擊隊一樣經常搬來搬去,那體驗糟透了,你非要說那樣很好,新鮮,那麼您繼續,我要是您房東,好吧,再給你漲點[大笑],這世界活著的人,不會因為沒有這個壓力,就沒有那個壓力,尊重現實,對家人孩子負責,尊重客觀規律可以讓人少一些煩惱!那個出格的另類的,總是孤單寂寞冷的!


車趣邦


不做房奴,至少就沒有房貸的壓力。如果你之前一直沒有房貸,那你對房奴就沒有啥感覺。如果你做了房奴,現在突然把房貸還清了。那這種感覺就是非常強烈的了。首先,每天起床第一個事就是怎麼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怎麼讓自己開心快樂,怎麼讓自己買買買,基本上可以為所欲為。每月約上三五好友,吃吃喝喝看電影,時不時再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是多麼愜意呀。也可以請個假,撒個歡睡大覺,精神層面就別提有多舒暢了,簡直就是身無房貸一身輕,日子過的輕飄飄。更不用擔憂,還不上房貸面對銀行的起訴,法院的傳票的危險發生。不做房貸,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和金錢用於個人興趣方面,而不用擔心,下月不發工資,房貸就會催收了。是不是呀,反正不做房貸,心情好的快要炸了,簡直就是隻為自己活的精彩而活的感覺了。哥說的夠美吧。抓緊賺錢,結清房貸吧。好日子多著呢。


甜浪哥的康養生活


相信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沒有人願意做房奴,

做房奴也是因為實際情況需要,房子是剛需產品,但經濟條件有限,只能做房奴。

假如不做房奴,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心理上,都輕鬆的多。

心理方面沒有壓力

如果沒有因買房貸款,那麼在心裡上就沒有壓力,不用每月都想著按時還貸款,不用每天一睜眼就想著自己還欠銀行多少錢。也不用因為一時的經濟緊張而恐慌。比如現在的疫情,一個多月開不了工沒有收入,但是房貸不會因為疫情而暫緩,因此會引起心理上的恐慌。沒有貸款會輕鬆不少。

生活質量相對較高

由於貸款原因,每個月必須留出充分的資金準備,生活質量方面必然會比沒有貸款的降低不少。吃喝用度等生活必需品雖然不能少,但是質量方面會有所下降。至於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能不買就不買了,喜歡什麼買什麼的情況必須遏制。如果沒有貸款,在生活質量上會提高一個檔次。

投資理財

沒有貸款,可以用多餘的資金投資理財,如果選的恰當,會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買自己喜歡的產品。人情往來方面也會顯得大方,不至於因為貸款壓身不敢交際。

結語

做不做房奴,都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定的。如果經濟方面實在不允許,也不能跟風買房,那樣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困境,量力而行。


風起青萍之末three


首先不要去臆想,只有你經歷過或是基本瞭解過才有資格發言。

關於房奴的稱謂我有不同看法。

1、超出自己經濟承受之範圍,每月為還貸而掙扎,確有房奴之實,這類人什麼體驗?

2、基本在自己經濟承受範圍之內,生活影響較小,安穩居住在自己的房中。房價高漲期間,房屋資產2、5乃至10倍增長,這類人什麼體驗?

3、房貸完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投資合理配置,這類人什麼體驗?

活在當下,不為房屋所困,隨遇而安者也將活得瀟灑。擁有自己的房子其實是很多人想法,安居樂業反應出普遍的人們心理,買不買房還是要根據自身綜合情況考慮。沒有房居無定所,缺乏些歸屬感,缺少些奮鬥目標和方向,缺少些家庭的溫暖……不要說為房而奴,房屋同樣也會給你回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