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扎針灸需謹慎,可能沒用還危險

扎針灸需謹慎,可能沒用還危險

從減肥到保健,再到各種疑難雜症,無一不能一紮了之,針灸在我國儼然成了一種萬能療法。然而,科學研究顯示,除了存在爭議的止痛作用,沒有證據支持針灸對其他病症的治療作用。即使是止疼作用,針灸的有效性似乎也只有統計學意義,沒有實際的臨床應用價值。

國際醫學界的這種研究結論不僅停留在學術研究層面,已經被一直強調“納稅人的錢只能用於有證據支持的療法”的英國衛生部門採納,先後於2014年和2016年將針灸移出了新修訂的骨關節炎和腰疼診療指南。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針灸能止痛嗎?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醫學界對針灸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大量研究集中在針灸止痛效果評價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方面。

對這些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顯示,針灸似乎顯示出一定程度上的止痛作用。

2017年最新的薈萃分析,研究者選擇了39項質量較好的臨床試驗,共包括2萬多名患者。通過比較針灸與假針灸(不管穴位,隨便扎)或無針灸對照對一般的肌肉骨骼疼痛、骨關節炎、慢性頭痛和頸肩疼等四種慢性疼痛的止痛作用,發現針灸與無針灸對照組比較,疼痛減輕0.5個標準差SD。但是,與假針灸相比,針灸治療疼痛的減輕程度僅有0.2SD。

這個結果與之前的兩項全面薈萃分析的結論基本一致。

2009年一項包含13項試驗3千多名患者的分析,針灸與假針灸相比疼痛減輕僅有0.17SD,而假針灸與無針灸相比疼痛減輕反而更顯著,達0.42SD。

2012年的分析包含31項試驗近1.8萬患者,針灸與無針灸對腰痛、骨關節炎和慢性頭疼疼痛的減輕也大致在0.2SD;假針灸與無針灸相比,同樣獲得更顯著的止痛效果,在0.42~0.57SD之間。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針灸的止痛有實際應用價值嗎?

疼痛是一種主觀感覺,人們不能像量身高一樣用尺子來對疼痛進行客觀的量化評價。常用的疼痛評價方法兩種,一是患者自己報告疼痛的程度,另一種是觀察患者的表情進行評估。

後者稱疼痛的視覺模擬評分法,在我國較為常用。具體的方法是將觀察到患者的表情與一個標有100毫米刻度的標尺對照,從而“讀”出疼痛程度。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針灸相對於假針灸0.2SD的疼痛減輕,對應在100毫米的疼痛標尺上僅相當於5毫米。臨床上,一般認為疼痛減輕10到15毫米以上才具有臨床意義。就是說,針灸的止痛作用僅僅是統計學意義上的,沒有實際的臨床價值。

這種小的止痛效果真是“針灸”的作用嗎?

針灸需要針灸師施針,這種操作特點決定臨床試驗不能完全雙盲,最多是患者不知情的單盲方法。

但是,操作中針灸師往往需要通過詢問患者有沒有痠麻等“得氣”的感覺來確定是否刺中穴位,因而,實際上單盲也常難以保證。

一項分析就發現,13項試驗中的9項,患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真針灸還是假針灸。

由於不能保證盲法,也就難以排除心理安慰效應以及其他因素對結果的干擾。因此,針灸這種很小的止痛效應可能並不真的是因為針灸有效,而是一種安慰劑效應。

Cochrane圖書館有關針灸治療腰痛、類風溼性關節炎、癌痛、痛經、網球肘、子宮內膜異位症、骨關節炎、肩痛、纖維肌痛和產後疼痛,以及預防偏頭痛和緊張型頭痛的12項系統分析的結論基本一致,針灸的止痛作用基本上都沒有超出安慰劑效應範圍。

針灸真的廉價又安全嗎?

並非。

雖然發生率很低,但是針灸也是事故不斷,其中包括像感染、氣胸甚至死亡等嚴重事故。這不僅見於科學文獻,通俗媒體也常有報道。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費用方面,凡是接受過針灸的人都心知肚明,針灸治療一個療程至少需要10~15天,就是不算治療費,單單是誤工費和交通費就遠高於買止痛藥的費用。

因此,針灸支持者稱針灸是安全而廉價的療法,是一種自欺欺人。

“西醫針灸”,認為經絡穴位不存在

有趣的是,國際醫學界進行的臨床試驗,尤其是不扎穴位的假針灸與真針灸幾乎一樣“有效”的事實,認為中醫針灸基礎理論中的經絡穴位並不存在。

同時,科學研究發現,針灸可能的止痛作用是針刺造成的微小傷害刺激機體內源性止痛系統,促使內啡肽為主的內源性止痛物質的釋放的結果。

基於此,國際醫學界早已“另起爐灶”創立了脫離中醫傳統理論的“西醫針灸”。

參考文獻:

[1] NICE . NICE guideline on osteoarthritis: the care and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 in adults. 2014.

[2] NICE. Low back pain and sciatica in over 16s: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2016.

[3] Vickers AJ, Vertosick EA, Lewith G, et al., Acupuncture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update of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J Pain2017;30:S1526-5900(17)30780-0.

[4] Madsen MV, Gøtzsche PC, Hróbjartsson A.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with acupuncture, placebo acupuncture, and no acupuncture groups. BMJ2009;338:a3115.

[5] Vickers AJ, Cronin AM, Maschino AC, et al., Acupuncture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pai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 Arch Intern Med2012;172:1444-53.

[6] Hróbjartsson A, Emanuelssson F, Thomsen ASS, Hilden J, Brorson S. Bias due to lack of patient blinding in clinical trial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rials randomising patients to blind and nonblind sub-studies. Int J Epidemiol2014; 2014 Aug;43(4):1272-83.

[7] Ernst E, Lee MS, Choi TY. Acupuncture: does it alleviate pain and are there serious risks? A review of reviews. Pain2011;152:755-64.

[8] Zhao ZQ .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acupuncture analgesia. Prog Neurobiol 2008;85:355–75.

[9] White A .Western medical acupuncture: a definition. Acupunct Med 2009; 27 :33-35.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徵 稿 啟 示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微信公眾號歡迎賜稿!

稿件內容以反偽破迷為核心思想,科技哲學、科學與公眾、世俗人文主義、科技倫理等領域均可涉及,旨在將科學探索結果無偏見地告知公眾,避免公眾上當受騙。

稿件一經採用,我們將奉上稿酬。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崇尚科學 反偽破迷

您的關注和轉發,是對科學事業最大的支持!

扎针灸需谨慎,可能没用还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