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從銀行工程師到創業賣盒飯,他的故事裡寫滿了“折騰”

2011年,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一箇舊賓館的二層,“中國第一個草根創業者的聚集地——車庫咖啡”開始試營業。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從這個披著咖啡廳外衣的小微企業孵化器中,走出過包括錢方科技、魔漫相機、墨跡天氣在內的1500多家創業企業,總融資額超百億。

國有銀行數據工程師閆寒從車庫咖啡開業起就成了這裡的常客。在這裡濃厚的互聯網思維薰陶和啟蒙下,2014年,閆寒決定辭掉做了8年之久的銀行工作去創業。

彼時,互聯網O2O正風生水起,他順勢加入了新餐飲平臺——優糧生活,一家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打造新型外賣產業的公司。

過去幾年間,優糧生活從一家快餐小店變成了坐擁200多家分店的外賣連鎖企業,爆款菜品“西紅柿炒雞蛋”月銷量達上萬份。熬過了外賣行業最兇猛的廝殺,依然充滿勃勃生機。

以工程師思維去做外賣,閆寒做對了哪幾件事?在互聯網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優糧生活又是如何搏出新機的?

從銀行工程師到創業賣盒飯,他的故事裡寫滿了“折騰”

“高科技”外賣

創業之前,閆寒對於外賣的認知僅限於“在廚房做好盒飯然後往出送,是個辛苦活。” 當他真正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才發現其技術含量一點都不比在銀行業低。

表面上來看,優糧生活和絕大多數外賣品牌的想法沒什麼不同,解決的是人們日常用餐需求,做的就是最簡單的米飯和家常炒菜。

但實際上,工科思維和互聯網技能可以和外賣進行天然的結合,因為外賣全過程都可以數據化。作為一家新餐飲平臺,優糧生活堅守“以科技為主線來打造差異化”。從流程的設計,到軟硬件的開發,優糧生活把控了所有需要技術含量的工作。在僅有一家門店的時期,他們就自主開發了SaaS系統。

從銀行工程師到創業賣盒飯,他的故事裡寫滿了“折騰”

堅守“科技含量”,背後的邏輯有兩個:一是通過流程的標準化來提高運行效率,二是通過菜品的標準化來保證統一的質量。

“掌握油溫、時間、火候,即使是一般的廚師也可以炒出一個不錯的菜,”閆寒將中餐炒制的選材、切菜、烹飪等步驟總結為幾個線性環節。將所有能標準化的環節在加工廠中完成後,再把半成品配送至各生產站點,把最少的不穩定因素留給廚師處理。

發展到今天,優糧生活將這種標準化又提升了一個臺階,通過二次開發,研發出集炒、煮、炸於一體的炒菜機器人,可以達到平均2.5分鐘出菜20份,1小時出480份。效率是傳統外賣店的20倍。


“混戰”中的堅守

外賣可以說是互聯網廝殺最為殘酷的領域之一,優糧生活也幾次面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用閆寒的話來說,基本上每一年都很困難,哪一步走不好都會引發危機。

從銀行工程師到創業賣盒飯,他的故事裡寫滿了“折騰”

閆寒想起2017年時發生的一次危機,至今仍心有餘悸。

“2017年初,我們通過地鐵廣告做了一波非常高調的宣傳推廣,”閆寒回憶,這次推廣引來一些糾紛,使優糧生活和平臺都受到了不實攻擊,平臺不得已下線了優糧生活一半的店鋪。

“當時正處於公司高速擴張時期,資金鍊並不充裕,收入斷崖式下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讓我們陷入了赤字。”閆寒說,當時只有兩條路:要麼去借債維繫,要麼宣佈倒閉。

借債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從業務端尋找突破才有存活的機會。經過反覆討論,優糧生活決定提前開始京外加盟擴張。

從銀行工程師到創業賣盒飯,他的故事裡寫滿了“折騰”

最初,由於產品體系、服務體系和供應鏈的建設還不夠充分,服務屢屢出現問題。閆寒每天都在加盟商群裡“捱罵,陪笑臉”。

但也正是這種壓力,促使優糧生活整個團隊在三個月內完善了整個體系,保證了穩定健康的收入,解除了公司的財務危機。

幾年來,優糧生活完整的經歷了外賣行業由瘋狂,到低谷,再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這次危機只是優糧生活多年來遇到的挑戰之一。不在大浪淘沙中迷失,而是堅守自己,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關,這或許就是它歷久彌堅的根本。


搏出新機

與優糧生活一起成長的經歷,對閆寒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創業帶來的這種成長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財富,非常值得。

對於職場人和創業者,閆寒建議,要參考自身的條件,對風險承擔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對於閆寒來說:“雖然創業遠比想象的艱難,但是走到現在一點也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