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中华第一县——息县,藏着这八大美景,当地人可能都不清楚

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县历史。公元前1046年在息县境内封了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息县古今相延不易"息"名、不改县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息县也被誉为"中华第一县"。

中华第一县——息县,藏着这八大美景,当地人可能都不清楚

历史悠久的息县有众多的美景,其中息县八景更是景色独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古韵,被无数文人骚客吟咏叹唱。息县八景分别指的是濮山拱翠、古息含烟、兴国寻幽、竖斧春耕、寨河晚渡、葛坡夜雨、广丰浸碧和淮汝交流,这八景各个别具特色,不过很多景色已经无存。

濮山拱翠

濮公山辉映县城,四时长青,淮河水裙带息壤,稻椒遍地,人称"濮山拱翠",位列息县八景之一。

历史上的濮公山优美秀丽,独立挺拔,大文豪苏轼曾挥毫为濮公山留字,称之为"东南第一峰"。但是由于过度的采矿开发,濮公山破坏严重,"濮山拱翠"的景象已经不再。后经息县相关部门的保护开发,濮公山已经成为一座矿山公园。

中华第一县——息县,藏着这八大美景,当地人可能都不清楚

古息含烟

西周既奠,分功赐土,姬姓子孙纷纷列侯。武王十三年,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封侯爵,主政息国。息国有淮水哺育,地饶人丰,又南面濮公山,山产珉玉,种种吉兆,羽达遂依濮公山建都,其故都即后世所言青龙寺之所在。

历史变迁,息国无存。每值暮春时节,朝雾迷濛之中,若隐若现傍山的楼阁瓦舍,耳边似钟声拂过,又似人影攘往,市井嘈杂,人惊其异,遂名之为古息含烟。

中华第一县——息县,藏着这八大美景,当地人可能都不清楚

兴国寻幽

县城东南二里许,有古刹兴国寺。唐代佛教既盛,于兴国寺东建九级浮屠一座,大雄宝殿五间,宝殿后方又建藏经楼一所,时命名为塔院寺。塔院寺南面濮淮,北枕县城,西望青龙寺,风情宜人,禅意深沉。每年正月十六,县人于此举行龙灯大会,挑龙比赛,一时盛极,称为名胜,谓之兴国寻幽。

寨河晚渡

寨河是淮河的支流,也叫青龙河,寨河入河口与吴村铺集东码头河交汇,此处鱼米丰足、客商云集、商业阜盛。夕阳斜坠,落霞满天,雁阵掠空而过,晚噪又起。余晖扑地,水光闪烁,两岸绿柳扶风,暮歌舒卷。炊烟四起,客心思归,楼阁参差掩映,舟船争渡,寨河晚渡便由此而来。

今新修息寨公路越河而过,虽舟船横渡的景象已经不再,但落霞齐天,波光粼粼,也有一番风味。

中华第一县——息县,藏着这八大美景,当地人可能都不清楚

除了文中详细介绍的这几景之外,其他几景也是极美的。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息县的八景很多都荡然无存,人们只能从一些书籍、诗句和老照片中了解,这不免令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