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全國各地都陸續出現了一條建國路,杭州也有一條有著千年歷史的道路更名為建國路,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過去了,杭州城從原來的老城區向四周擴張連接城市各個區域的“路”就成為了見證時代的記號,從建國路到復興路再到時代大道,小小的路名,記錄的是一個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1949-2019年,杭州人口增長了3.3倍,全市GDP增長了945.8倍,城市面積也擴大了32.9倍。

1949年杭州市區地圖: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1949年5月3日下午3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在市民的歡迎下,列隊從當時的東街路進入杭州市區,抗戰勝利後該路得名“建國路”。從此,杭州各城區有了新名字,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江乾區,艮山區,筧橋區,拱墅區組成了建國伊始的杭州城。

1978年杭州市區地圖: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1976後,杭州城市規劃重新修訂,以當時的將浙江展覽館廣場為文化商業中心,新建了杭州劇院、國際電信大樓、省科技活動交流站、大型百貨商場等公共建築,正對杭州清旗營延齡門的延齡門大街改名為延安路。1980年,杭州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半山6個區。

2019年杭州市區地圖: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進入新世紀,蕭山、餘杭劃入杭州市區、設立濱江區、撤銷蕭山市、餘杭市,設立杭州市蕭山區、餘杭區。2016年,機場高速建成通車,杭州城市發展的邊界得到進一步延伸,杭州也朝著新一線城市更近一步。

隨著城市不斷擴大,杭州的路越修越遠,經濟社會發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018年,浙江省公路總里程累積1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421公里。這麼長的路,沒日沒夜地開車都要167天。如果你選擇自駕遊遍浙江,那麼親,這邊建議您提前請好半年的假期呢!而按照時速300公里的高鐵,也要花上17天才能跑完!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每天走過的建國路短短5.2公里,有著千年歷史

道路命名,常常反映了時代的風向和變化。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1949年5月3日

下午3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從建國路進入了杭州。是的,就是那條遍佈各大城市的路。這條路在唐朝就已經形成,曾用名竹竿巷、板兒巷、白花蛇巷、艮山門大街、東街路。南起望江路、北至文暉路,全長5.2公里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1949年,解放路青年路口)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解放路井亭橋畔)

從建國路出發,坐上半個小時的公交,便到了另一條極具代表性和年代感的路——

復興路,附近還有延安路中山路解放路凱旋路等貫穿著杭州老城區。中山路原分段賦名,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統名。凱旋路原名杭海路,復興路原名江干大街,其更名也是為紀念1945年的抗戰勝利。此外,國貨路在清代稱施水坊巷,十九世紀二十歲月末為禁止日貨,開國貨擺設館,遂將館前此路改稱為國貨路。

走在這些路上,簡直讓人想去換身迷彩服有沒有?

走過這些路,才知道50年代是讀書人的世界

20世紀50年代,隨著新中國成立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開始恢復和發展,杭州自市區至各縣市,迎來了第一波改名潮。城西是杭州最早的“大學城”,一批透露著濃濃書香味的路名隨著高校的建設在上世紀50年代紛紛亮相於此。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這一帶的道路有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等,學院路因浙江科技學院在此而得名,教工路則為大學教職工宿舍的集中地。此外還有杭大路、大學路等。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1958年,杭州大學)

杭大路是原杭州大學、現浙大西溪校區所在地。大學路則是求是書院所在地,110年前,杭州知府林啟就是在這裡建立了浙江乃至中國最早的大學、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從那時到50年代,除了抗戰八年,大學路上的校園一直是浙大的本部。

40多年時間,杭州城建了一個“小浙江”

時間來到上世紀60年代初,城北拱宸橋地區陸陸續續多了不少以浙江省各地市命名的道路。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拱宸橋東)

如果你問杭州的市中心在哪裡?老杭州人會說在官巷口,這裡集中了杭州市最好的餐飲和文化娛樂資源。新杭州人會說在武林廣場,因為這裡有西湖文化廣場和杭州大廈。遊客會說,在湖濱,這裡有西湖和琳琅滿目的商品。企業家會說,在錢江新城,這裡是市政府所在地,杭州的CBD。

沒有人會說在城北,但它卻在地圖上默默地、赤裸裸地聲張著自己的重要性。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這些以城市命名的路如此密集地聚集在這片區域,是由於在新中國成立前,拱宸橋一帶曾是城市中心,當時政府以省內三個主要城市命名了三條道路。只不過當時的城北區域遠沒有現在大,而且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大規模的拓展。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這裡縫縫補補近四十年,才讓浙江大家庭成功團圓。

90年代,杭州跳了一場蝶變之舞

20世紀90年代,是一個辭舊迎新的年代。舊城改造浪潮風起雲湧,小城變大城,小路擴馬路。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1998年3月,建國中路舊城改造)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1999年河坊街被列入舊城改造計劃,後為保護歷史文化而叫停)

從1984年到2005年,杭州僅上城區就消失里弄

360餘條,1998年建吳山廣場時,消失的道路有東廊下、南園、大螺蜘山、四宜井弄、小螺蜘山、石板弄、東都司衛、西都司衛、西廊下、西公癬、湯家弄、管米山、志德里一弄及二弄,共14條道路。在當時杭州城建維護費一年只有三億元的情況下,動用了六億元對慶春路進行改造。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在那個年代,杭州計劃每年拆除

100萬平方米舊建築,同時配套建設新住宅120萬平方米。經過八九年的舊城改造,“美麗的西湖,破爛的城市”的狀況有了很大改變,舊屋悉數被夷為平地,讓位於嶄新的柏油馬路和摩登高樓。

也是在這個“拆舊”的年代,我們擁有了天城路、紫荊花路等一批嶄新的道路。

這1376米,是新時代城市建設的見證者

進入21世紀,杭州邁出了城市東擴的嶄新一步。

2000年,杭州市決定開發錢江新城,2001年杭州大劇院正式動工建設。2004年復興大橋通車,全長1376米的大橋將濱江區、蕭山區和杭州老城區連為整體,使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入“錢塘江時代”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圖源:視覺中國 2004年,復興大橋通車)

同樣是在2000年,新建成的蕭山國際機場投入使用。而位於城北的筧橋機場完成了自己的民航使命,功成名退,通往筧橋機場的機場路,也漸失往日的繁忙。2016年,全長13452米的機場城市大道正式通車,東起蕭山區經二十一路(規劃名),西至濱江區濱盛路500號。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濱江區與杭州老城區隔江相對,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這裡的路名也自帶滿滿的科技感,比如2016年建成的濱浦路浦炬街繽紛街,2018年建成的共享路

眾創路興才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時代大道的旁邊,有一條網商路,該路最後一段瓶頸——長興路-南環路段於2019年1月正式通車,而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就位於網商路中心位置。這其中意蘊,給你一個眼神自己體會吧。

當然,作為一座文化內涵豐富的新城,杭州的道路命名同樣也很重視深挖歷史文化底蘊,一度讓網友驚豔不已,比如美院周邊的[美音巷],位於浙江音樂學院附近的[夢蝶街]。只要名字起的好,我們就是浙江小巴黎。

最近7年,杭州發生了什麼

2020年,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完成之際,身處“後峰會,前亞運”時代的杭州緩緩拉開了新一輪城市建設的序幕。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圖源:視覺中國 2022年亞運會主會場,奧體“小蓮花”)

近日,喬司至南苑連接線工程(世紀大道快速路)順利竣工通車,通過這座雙向六車道的高架橋,臨平到杭州主城區能節省近一半時間呢。位於彭埠大橋下游側、全長1350.8米的錢塘江新建大橋,作為西翼核心項目的杭州西站樞紐,也都已開工建設。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建設中的杭紹甬“超級高速”公路)

為助力世界級體育競賽、展現浙江風範,浙江省計劃建成杭紹勇“超級高速”公路,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小時。在2022年亞運會舉辦前,地鐵1到10號線將全部開通,總長度達到516公里,同時建成464公里快速網路,努力實現主城、副城及組團“45分鐘”的時空圈。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點擊查看大圖)

除此之外,也將以杭州為核心,建設杭黃鐵路、滬乍杭鐵路、杭衢鐵路、杭紹臺一期(紹興到台州段)、杭溫鐵路(義烏到溫州段)、金建鐵路、商合杭鐵路、杭州南站到機場聯絡線共計8條高鐵

小小的路名,見證了一座城市的發展。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彈指一揮間的70年,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身邊的建國路還是那條建國路,路邊卻變成了高樓大廈,杭州成為了新一線城市,浙江GDP穩居全國第四,祖國也在朝著兩個一百年的強國目標奮勇前進。在新時代,祖國必將乘勢而上續寫華章。

全長5.2公里!這條杭州人每天都經過的路,見證了城市70年變遷


策劃 | 舒磊

文案 | 郭鈺麒、諸葛文婷

設計 | 丁鈺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