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常見的“輪流養老”,專家認為合理公平,為啥老人不願接受?

餘建陶


如果真的按“輪流養老”來說,輪流的是子女,老人應當是坐而被養。也就是說老人應該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尊嚴,兒女們輪流到老人的家裡來照顧他。而目前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不是子女輪流來養老,而是老人輪流上門去“討養”。去了一家又一家,家家都不是自己的“家”。免不了看別人的眉高眼低。用老人們自己的話說就是“跟要飯一樣,這家要幾天那家要幾天…”

老人是人不是物,也不是小孩。小孩隨便寄放在哪個家裡,孩子心裡沒有遠近,看哪個叔叔阿姨都和爸爸媽媽一般親。老人的內心世界遠比孩子和一般人複雜的多,感情世界尤其豐富而脆弱。在他的個人內心,他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功臣,雖然人老了,但是他的功勞在那裡放著。那個娃不是他養大的?哪個媳婦不是他給娃娶的?沒有他和老伴,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所以,他要接受供奉,他要眾星捧月,他要被所有人仰視。而不是去溜別人家的門角。

輪流養老,客觀上也是非常不現實的。幾個子女都有養老的責任和義務這是法律層面的理論,但是幾個子女的實際情況未必就一樣的好,養老的客觀條件和能力就未必是一樣的,有的連自己的孩子和老婆都養不過來,你讓他咋養老人?有的際遇不好,妻兒不全,或者疾病纏身,你怎麼讓他去養老人?還有,老人和幾個子女的心理距離或者感情深度有差異,這也是不宜“輪流養老”的一個重要原因。老人不是一天兩天老了的,在幾十年的居家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老人和自己的兒子或者兒媳矛盾很深,結怨結仇互不搭言的也有的是!你讓老人怎麼去這樣的兒子家去“養老”?

提倡養老責任共擔是對的,但是輪流養老確實是不現實的。既傷老人的心,也傷弟兄姊妹們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家庭的養老,實際上是弟兄姊妹中人品好能力強日子過得好的哪一個人在苦苦支撐。個人認為最理想的做法是經濟儘量共擔,具體生活照料由一人承擔,別的經常看望陪伴。確保老人既不愁吃穿,也心情舒暢,活的有自己的尊嚴!這樣才能使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一家之言,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