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視劇《大明風華》的設定,不得不說一句,編劇的腦洞真是天馬行空,拋開歷史的描述,直接自己勾畫了一個“假”的明朝。因為除了明家幾父子的日常還算搞笑以外,其他的劇情簡直走偏得不是一點半點。不過,編劇也有編得比較圓的地方,那就是前期安排朱家四人在朱棣面前共同發下毒誓,不殘害朱家人,否則就會短命;而後又安排了成為皇帝的朱瞻基,害死自己了的二叔朱高煦;最後,安排了朱瞻基英年早逝,去世時不滿四十。
這個情節可謂是最圓滿的一個安排了,畢竟真假結合才讓人容易信服,朱瞻基早逝是真,發誓是假。其實也對,不說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煦的表現,單說劇中朱高煦的作死能力,朱瞻基也不會放任他繼續在那裡蹦躂。劇中的漢王朱高煦為了動搖自家大哥的太子之位,連收容靖難遺孤的事都做出來了。雖然朱棣作為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者,佔領了皇宮,成為了皇帝,但是他對於靖難遺孤是非常忌諱。
畢竟,朱棣最為理虧的事(雖然理虧,但是不後悔)就是發動了靖難之役。而漢王為了製造動亂,居然從好幾年前就開始謀劃,然後期望用這些靖難遺孤來做自己的探路人,以達到把大哥趕下太子之位的目的。後來幸虧朱瞻基謀劃得當,才成功地戳穿了漢王的陰謀,化解了自己老爹的危機。雖然礙於朱棣的面子不能對漢王做什麼,但是這並不影響朱瞻基在自己的小本兒上給漢王打個大叉。
朱棣也早已經看出自家的老二不是個省油的燈,這老大願意寬容他吧,自己的孫子也能放他一馬嗎?於是,為了束縛自己的孫子,朱棣硬拉著幾個兒子外帶自己的大孫子,發下了殘害朱家人就會遭天譴,然後短命的毒誓。只可惜,朱棣的參與不僅沒能阻止漢王的行為,反而是助長了漢王的氣焰,他居然膽大包天到把參與選拔太孫妃的胡氏給玷汙了!漢王明明是要助胡氏參選,但是還是自己先佔了便宜。
要知道,古代秀女不管最後成不成,都已經是屬於帝王了,漢王這行為,明顯就是有意為之,而且明擺著是不把自己的侄子放在眼裡。如此一個二叔,怎麼可能會得到朱瞻基的善待呢?畢竟,這朱瞻基也不是十世修佛的和尚。所以說,朱瞻基絕對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在自己頭上拉屎的二叔。況且,真實的歷史上,漢王的行為也很過分。據說朱瞻基老爹的突然去世,也跟朱高煦有著說不清的關係。
然而,漢王的作死行為並沒有停止。為了直接上位,漢王居然想要學習自己老爹直接謀反,搬走橫在自己身上的幾座大山。結局嘛,很明瞭,自然是失敗了。試想,就算是一個普通人,在自己二叔幾番作死以後,都會心生不滿,更不要說是自小在皇室長大的朱瞻基了。如果說眼睛能放箭的話,朱高煦肯定早早已經被朱瞻基射死了。而且,起兵謀反失敗後成為階下囚的朱高煦,依舊還在給朱瞻基添堵。
朱高煦在被貶為庶人並幽禁起來以後,朱瞻基去看望他的時候,他拼盡全力用腳把朱瞻基絆倒。朱高煦的這一做法,徹底激怒了朱瞻基,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皇帝,都不會再寬容這樣的敵人。所以,朱瞻基終於忍不住了,他命人將朱高煦扣在一口三百斤重的大銅缸裡,並在周圍點燃木炭。就這樣,朱瞻基把朱高煦當成了“瓦罐雞”,活活地烤死了,並且還將朱高煦的子嗣悉數誅殺。
雖然朱瞻基的採用了極端的處罰方式,但是也並不是不能理解。畢竟,對於皇室中人來說,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閱讀更多 執筆讀春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