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是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它的產業發展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是危害我國冬小麥的一種侵染力非常強的土傳病毒性病,病原為小麥黃花葉病毒,由禾穀多黏菌以持久性方式傳播。通常感病小麥在苗期被病毒侵染,越冬前無明顯症狀。返青期病株開始顯症,先從新生葉片開始褪綠,逐漸加重表現為花葉、黃化甚至枯死現象,最後造成病株矮縮、分櫱消亡、拔節返青期推遲,成穗率低。隨著氣溫上升,在抽穗期前後病株症狀快速消退並恢復生長,但此時已經對小麥造成不可逆的損失。一般發病田塊,產量一般降低30%左右,發病嚴重田塊減產超過70%,甚至顆粒無收。
近幾年,隨耕作制度、推廣品種抗性變化,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已經成為山東、河南、陝西、湖北、江蘇和安徽等省市小麥生產中的重要問題,常年發生面積達200萬公頃以上,且具有蔓延加重的趨勢,嚴重威脅我國小麥的安全生產。
眼下正值小麥起身返青期,正是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症狀顯現期 ,很多農民朋友對這種病害缺乏統一認識,導致防治的盲目性,增加成本又達不到理想效果。本文從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病原及侵染循環、發病症狀、流行發病規律及高效防治措施這4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農民科學診斷和防治小麥黃花葉病毒病提供參考。
一、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病原及侵染循環
1、致病病原與傳播介體
小麥黃花葉病毒(WYMV)是引發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主要病原,傳毒介體為禾穀多粘菌,是一種習居於土壤中或專性寄生於禾穀類植物根部表皮細胞內的一種寄生菌。
2、侵染循環
禾穀多黏菌的侵染循環從攜帶病毒開始,當其侵染植物時,首先由休眠孢子開始萌發,產生一些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可以附著在根部細胞表面,通過不斷運動侵染到寄主植物的根部。病毒可在寄主植物體內不斷複製並大量積累 ,病毒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植株即呈現症狀;而未帶毒的禾穀多黏菌通過遊動孢子侵染帶毒植株根部從而獲得病毒,變成新的毒源侵染其他植株。通過不斷侵染,病害不斷加重,在田間呈現大範圍發病。
二、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發病規律
1、夏季在休眠孢子囊越夏
小麥黃花葉病毒寄生於小麥根部或散落在土壤中的禾穀多粘菌,在麥子生長後期形成休眠孢子堆,病毒存在於休眠孢子內,就在禾穀多粘菌的休眠孢子囊內越夏;
2、越冬前,開始侵染,但不顯現症狀
秋季在土壤溫度達到15℃,一定的溼度條件下,帶毒休眠孢子釋放出大量帶毒的遊動孢子,攜帶病毒的初級遊動孢子從 2-3 葉期的小麥根毛和表皮細胞等處侵入,隨之將攜帶的病毒帶到植株體內。但是,小麥越冬期,病毒處於潛伏狀態,一般不顯病,無可見症狀;
3、春季返青期開始發病
受感染植株一般在返青時開始發病 ,如果早春土壤溫度較低(5℃-15℃)時,染病植株顯出小麥黃花葉症狀,如果早春溫度回升快,土壤溫度高時,染病植株不顯花葉症狀,僅顯輕微褪綠症狀;此外,冬季及早春溫度偏低,又受多次低溫影響,雨雪多,部分田塊小麥凍害重,根系發育差,導致早春小麥群體素質偏低,易誘發病害發生。
就這樣,小麥黃花葉病毒不斷地在土壤中生存、積累,隨著禾穀多黏菌通過病土、 病田水流、 病根殘體進行傳播, 也可以經汁液摩擦接種傳播,也隨著機械耕作向周邊田塊擴散,傳播效率極高,危害嚴重。
三、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發病症狀
病株先從心葉葉尖或中部開始褪綠, 少數新葉扭曲畸形;然後葉片褪綠或壞死條斑不斷增加並擴散,病斑連合成長短不等、寬窄不一的不規則條紋,與綠色組織相間,呈花葉症狀,形狀為梭形,條斑的中心可引起壞死。
隨後造成整個病葉發黃、枯死,發病嚴重的小麥植株矮化,分櫱減少,節間縮短變粗,莖基部老化變硬,根系發育不良,拔節後生長纖弱,株形鬆散,重病株在抽穗前多數分櫱甚至整株枯死。 該病在麥田一般成片發生,嚴重者全田發病。
抽穗後,隨氣溫升高(高於20℃),病害發病受到抑制,部分病株的褪綠花葉症狀會逐漸減輕甚至消失。 病株穗短而小,籽粒秕瘦,貪青晚熟。
四、小麥黃花葉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小麥黃花葉病的發生流行與品種抗性、氣候因素、栽培管理等條件密切相關。 其中小麥品種的抗病性強弱對小麥黃花葉病發生流行具有重要的影響, 而小麥播種後的土壤溫溼度、次年小麥返青期的氣溫及栽培管理是影響此病發生的關鍵因素。因此,防治過程一定根據病害爆發的影響因素採取針對性措施。
1、選用抗(耐)病品種
由於禾穀多黏菌產生的休眠孢子分佈於殘留的病根或土壤中,且具有極強的抗逆性,選用抗病品種是目前防治小麥黃花葉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田間試驗研究表明,不同小麥品種對小麥黃花葉病毒抗病性有明顯差異,其中鬆散型品種易感病,所以應選直立緊湊型品種。 在生產上可選用濟麥21、濟麥22、魯麥21、魯農116、山農189、菸農 24、菸農19、煙 5286、煙 5158、 魯原231等抗(耐)病品種。但是,濟麥22對赤黴病抗性較差,故不宜種植在溼度大、雨水多的地區。
2、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無論哪種病害,都是應該以預防為主。若病害達到一定的程度,才開始採取措施,則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生產中,應加強栽培管理,預防黃花葉病毒病的發生。
2.1 輪作換茬,深耕滅茬
前茬收穫後及時深耕滅茬、輪作換茬是防治小麥黃花葉病的關鍵措施。 由於該病只侵染小麥,通過與非寄主作物馬鈴薯等輪作,能夠改變禾穀多黏菌的生活條件,達到減少病原菌、減輕病害的目的。 據試驗,輪作1年小麥發病可減輕9%-20%,重病田連續輪作3-5年,可減輕發病50%以上。
2.2 適時遲播,錯開感病期
由於小麥出苗15℃左右時易被感染,遲播可以錯開易感病期,不利於休眠孢子萌發和遊動孢子的侵染。 據試驗,遲播10-15天的小麥麥田可減輕發病20%-50%。因此,結合本地的播種時間向後推遲10 天,不僅可以減少冬前的旺苗數量,春季免受凍害,提高植株抵抗力,還可有效地減輕該病發生。
2.3 增肥控水,提高抗病性
增施肥料可增強苗期抗病性和促進春季壯苗早發,延緩和減輕黃花矮化程度,減輕分櫱萎縮,對減輕危害和緩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前茬收穫後施用充分腐爛的農家肥或生物有機肥,可以增加農田土壤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抑制病菌的滋長;春季早劃鋤,早追施肥料,增強植株個體的抗耐病能力。發病田春季畝可追施尿素5-8kg, 結合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流體硼等肥料,可以補充營養,減輕危害;禾穀多黏菌侵染小麥根系需要有一定的水分,結合墒情、苗情適時灌溉,澆好拔節水,嚴禁大水漫灌,對該病害的發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科學化學防治
3.1 藥劑拌種
可用600-800倍液的惡黴靈、800-1000倍液的甲霜·惡黴靈、2%的戊唑醇進行拌種, 可抑制禾穀多黏菌的活動,防治效果可達50%-60%。
3.2 田間藥劑防治
春季初發期,每畝追施尿素7公斤,同時用20%病毒A150-200g+0.01%蕓薹素內酯10毫升+磷酸二氫鉀100g,兌水20公斤噴霧,間隔 7-10 天噴一次,可減輕春季危害。
此外,對發病的點塊進行藥劑處理(用代森錳鋅 200倍液灌根),減少田間傳毒介體的數量;
總結
小麥黃花葉病廣泛分佈於黃淮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四川盆地及陝西渭河流域等冬小麥種植區。近年來小麥黃花葉病發生呈現的最大特點是暴發性、間隙性(苗期病害,溫度升高後病毒隱症), 同時小麥品種抗病性具有病毒株系的特異性,並且抗病性易喪失,這也增加了該病害發生的突然性和化學防治的難度。
高效防治措施:
建議農民以利用抗病品種為基礎,用2%戊唑醇拌種,以硅肥和生物有機肥作為基肥,增施磷鉀肥,以減少小麥黃花葉病的危害。田間小麥返青期一旦出現病害,則立即噴藥防治,並對發病點塊進行灌根,控制病害的蔓延。
另外,有研究表明,利用解澱粉芽胞桿菌進行拌種、噴霧、灌根能夠高效防治小麥黃花葉病毒病,防效達高達85%,環保、安全、有效,建議農民可以進行小範圍嘗試。
閱讀更多 三農科技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