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權稱帝像

孫權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為東吳的建立者。前期的孫權,備受各方豪傑的推崇,周瑜曾贊他擁有“神武之才”。曹操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感慨,劉備有“吾不可以再見之”的讚歎。按照歷史描述早起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作為上位者除了擁有深謀遠慮外,還能審時度勢,下聽臣辯,極具君王之才。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說的正是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孫權。

在那刀光劍影,英雄輩出的時代,孫權脫穎而出,登上了歷史舞臺。他沒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資本,也沒有漢朝皇室後裔劉備可以打出“復興漢室”旗號的條件,卻能在群雄爭霸的亂世中站穩腳跟,與曹操、劉備抗衡,三分天下。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策死後,孫權臨危受命。江東政局一下陷入混亂之中,很多江東豪傑並不把年僅19歲的孫權放在眼裡,有的在徘徊觀望,有的想另覓新主,幸好有忠心耿耿的張昭和周瑜,說服群臣團結一心,共同輔佐孫權。人心漸安,形勢逐漸穩定。

解決內憂,孫權開始著手處理外患。孫權在向南方擴大勢力的進程中,山越不斷挑起戰爭,山越人強悍好武,難以對付,對吳的統治形成很大的威脅。孫權派諸葛恪鎮撫山越,用了三年的時間迫使山越投降,並在山越人聚居的地方設立縣邑,加大統治力度。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權像

孫權上承父兄留下來的基業,以卓越的政治手腕周旋於曹魏和蜀漢之間,充分利用雙方始終處於矛盾和對立狀態的條件,時而聯劉抗曹,時而聯曹擊劉。赤壁之戰時,孫權聯合劉備共同抗曹,派周瑜率軍與劉備一起抵禦曹軍,在赤壁火燒曹軍,大敗曹操,從而保住了江東。而赤壁之戰過後,在多次催促劉備歸還荊州無果後,與劉備反目,放棄吳蜀聯盟,轉向曹操請降,求其出兵相助抗擊蜀軍。在三國的三角戰略中,孫權的是三方中最靈活多變的一方,這種作戰策略讓吳國處於最主動的地位。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權當政後很重視社會經濟的發展,減輕賦稅、徭役,獎勵農耕,鼓勵發展生產,還興修水利,使農田獲得灌溉之利,再加上東漢末年北方人口大量南遷,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同時,商業也有發展,孫吳都城“貨豐鉅萬,交貿相競”,一片欣欣向榮之景。據記載,孫權建立了大陸最早與臺灣的聯繫,吳黃龍二年(230年),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浮海至夷洲(今臺灣省)。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孫權少年得志,英明果斷,可是當了皇帝之後,便開始變得昏庸起來,幾廢太子,先是立孫登為太子,孫登病逝後的幾年時間裡,第二任太子孫和被廢,四子孫霸被處死,最後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在這場風波中,吳國的一批文武官員遭難,陸遜、顧譚等棟樑之才盡喪,致使吳國由盛轉衰。

孫權,後人褒貶不一,雖然晚年與當政前期判若兩人,但依然不能掩蓋他曾是雄姿英發的一代梟雄。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被稱一代梟雄不為過。

★拓展: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