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逆行者,在路上

疫情肆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辞别父母、告别妻儿,义无反顾地奔向疫区,在抗「疫」的生死线上,是他们奔波逆行的伟岸身影。

浙江来的「秘密武器」

「 B 馆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开始收治患者!」2 月 16 日上午,武汉黄陂方舱医院新增的病区正式开始收治患者。2 月 11 日,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接到通知,支援建设新的方舱医院,从江汉方舱医院转战黄陂方舱医院。

2 月 14 日,武汉市委组织部发文,任命何强为黄陂方舱医院院长。「这对我来说是光荣使命,也意味着责任更重了。」何强院长说,「我们医疗队之前参与了江汉方舱医院的治疗和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基础上,结合黄陂方舱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这里的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

因为之前有在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一些经验积累,何强院长和团队成员来到黄陂方舱医院后,把医护人员的出舱流程进行了优化,从原先的半小时缩减至 10 分钟。同时,采取弹性上下班制度,不让医护人员同时拥挤在医护通道出入口,避免感染。

黄陂方舱医院还引进了一个「秘密武器」——「超声机器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 5G 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远程超声技术支持下,通过手柄操作,远程控制着距离杭州 700 多公里外的黄陂方舱医院的超声机器人,可以隔空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高速、稳定、低延时的 5G 技术,为远程实时操控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快速的网络保障。」何强院长说,今后,可通过「超声机器人」为这里的患者进行远程超声诊断,让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为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把病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们会把泰康精神发扬光大

一个人站出来,是勇敢;一个团队站出来,是担当。

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泰康保险集团积极响应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号召,紧急调动医护人员及医疗物资,将筹开中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提前投入运营,开设床位 800 张,将接收由指挥部统一安排的确诊患者,缓解武汉「一床难求」的困境。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作为泰康医疗旗舰也是泰康旗下首家运营中的综合医院,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接到驰援武汉的命令后,火速组建了一支先遣队,出征武汉。

据了解,医疗队由 9 名队员组成:领队是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陈锦飞,他曾作为医疗队长投入南京 2003 年的抗击非典工作;此外还有呼吸科医生黄耀、院感主任张雪纯,以及 5 名资深护士:张德霞、张坤、缪维丽、李家佳、张少云。第 9 位特别的队员,是家在湖北的医工部工程师谢成,正在湖北襄阳家中,得知医院要派遣人员支援武汉,立刻报名,将从襄阳赶至武汉与队伍汇合。

最美逆行,全员出击

1 月 23 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批次发热门诊应急队已经接受培训并上岗。全院取消休假、全员应急待命,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改建发热门诊、收治病房,医疗单元、护理单元制定治疗方案。1 月 26 日,大年初二首批 11 名援鄂医疗队队员启程,飞赴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2 月 2 日,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共 5 名队员,由马现仓副院长带队驰援武汉,他同时也是陕西省第二批医疗队队长。2 月 4 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施秉银院长带领 3 名专家团队紧急集结,奔赴疫区展开新冠疫情患者救治工作。

2 月 7 日,一附院 133 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紧急集结,包括 30 名医生、100 名护士和 3 名管理人员。从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到护理师,全都是科室的骨干,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许多人都经历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考验,是一支信得过、顶得住、堪当重任的优秀队伍。64 个支部、1925 名党员签下请战书,每张请战书上,赫然印着鲜红的手印。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一句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颗颗勇敢的心,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不怕艰难、不惧挑战 ,不问得失、不畏生死,他们诠释了「逆行者」与最美「坚守者」的形象 。

「四抗二平衡」,将浙江经验带到武汉去

2 月 1 日晚,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受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的嘱托,前往杭州火车东站,送行由李兰娟院士带队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省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平,一级巡视员马伟杭,办公室主任傅志敏,医管处处长俞新乐等领导一同送行。

当天中午,受国家卫健委指派,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专家组成员、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受命出发,率领包括树兰(杭州)医院医疗队在内的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

接到指令后,树兰(杭州)医院叶再元院长亲自指挥调度,仅用 2 个小时就组建了一支紧急医疗队并配齐随行各类物资,整装待发。除李兰娟院士之外,树兰(杭州)医院紧急医疗队成员还包括:感染科专家、副院长汤灵玲,人工肝专家、感染科副主任朱梦飞,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园园,人工肝专科护士刘元春等。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李兰娟院士说:「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已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更为紧迫!浙江在抗击 H7N9 时,创建了一套『四抗二平衡』的浙江经验,这次我们将把这个经验用到武汉的危重病人抢救中去,希望能够救治更多的病患!」

「救火队员」驱车 26 小时,只为守好「家园大门」

怀揣着战胜病魔的共同信念,带着同事的祝福、亲友的牵挂,2 月 3 日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援助信阳医疗队驰援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这是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支省内援助医疗队。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他们自愿报名,义无反顾参加支援,由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徐红伟任医疗队长并带队,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吴红波任医疗组长,肿瘤内科主管护师米艳芝任护理组长,还有共 11 位来自重症、呼吸内科、麻醉、超声、护理等专业的精兵强将。在这支「逆行」的队伍中,「90 后」就有 5 人,占到总数的近一半。进行了简短的对接,医疗队 11 名队员们来不及吃饭,便投身紧张的工作中。「我习惯了忙碌、紧张的工作,投身工作能让人忘记疲劳,坚守岗位是践行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行动。」党委副书记徐红伟告诉我们。

他们医术精湛,不辞劳苦,充分发挥「救火队员」责任担当。据了解,队员中的关敬彬护师接到支援通知后,开车 26 小时从海南赶回郑州,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参加支援。「信阳是南大门,守护好这个南大门是责任也是使命」护士长米艳芝告诉我们。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惊心动魄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这里是危重症患者抵抗死神的最后防线,这是一群视死如归的敢死队员在与死神搏斗。召必战,战必胜,一如当时的主动报名,队员们无怨无悔。

吃碗「行前太平面」就出发

2 月 13 日,138 名福建省立医院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队员,携带医疗物资,肩负重托与使命,出征武汉开展重症病患救治工作。

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通知后,医院连夜紧急部署,职工踊跃报名,3 小时完成队伍组建,由副院长、省急救中心主任陈锋同志担任领队。医疗队包括 37 名医师、100 名护士和 1 名联络员,分别来自急诊医学、重症、呼吸、中医、心血管、麻醉、感染、护理等 15 个学科。党员 71 名,院党委连夜决定成立临时党支部,陈锋同志任支部书记,于荣国、陈晓欢、徐凯、蒋剑任支部委员。这是一支汇聚优秀骨干力量的精英团队。

出征仪式上党委书记、院长朱鹏立嘱咐大家「疫情之下,生命重于泰山。省立人在危难时刻勇于担当,一定要秉『承精于医术,诚于医德』的院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在全力抗疫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医院永远是大家的坚强后盾,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在不久的将来,在同样美丽的喷泉广场,迎接你们平安凯旋!」

接到出发通知后,医院相关科室和行政后勤部门通宵整理行装。队员削去长发,吃上一碗「行前平安面」便和同事、家人依依惜别了。「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我是老党员、是护理部主任,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去是最合适的。」护理部主任陈晓欢这样说道。

逆行者,在路上 | 第二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