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半山”是一個地理概念,豐順、揭東縣的西北部、揭西縣大部分及陸河縣等統稱“半山客”,還有一支極為特殊的人群--饒平客家人,居住在饒平北部狹長的山谷,所說的客家話與周邊的大埔、豐順客家話不太一樣,被認為受“潮汕話”衝擊最大的客家語種。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這裡居住著的人群,從語言看,講的是客家話,但或多或少又摻入潮汕話,從北上善往南新豐的客家語音不斷衰減而潮汕語音逐漸增強;從風俗習慣看也然,既源於客家卻又具有潮汕人某些特點,越接近潮區,潮客交融的特點越明顯,屬於客潮兩大系的客家分支,稱“半山客”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上饒康東東泰樓

而饒平的半山客卻更具有其典型性。目前,在饒平縣的26個鎮場中,上饒、饒洋、新豐、建饒、東山、未曾割鎮的漁村等幾個鄉鎮都是半山客,據語言學者考證,三饒鎮若干年前是客區,受政治、經濟的影響,現在的三饒鎮很難找出客家的痕跡。除了三饒鎮,各鄉鎮居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中也對潮汕方言略知一二,特別是新豐鎮,潮客混居的特點很明顯,在新豐鎮,濚東、濚西、楊康三村、東山鎮、漁村的居民70歲以下的人大都不能流利講客家話,有些年輕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他們上三代說客,下三代說潮,實際就是典型的“潮汕人客家祖”現象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舞獅

由於新豐鎮、東山鎮、漁村地處客家文化與潮汕文化的中心地帶,潮客不斷兼容,幾百年來在潮客通婚、通商等社會經濟交往相當頻繁密切,故一向和睦相處,相互扶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潮中有客,客中有潮,不分一家,水乳交融的潮客文化在這裡綻放光彩!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半山客工夫茶“三杯茶

饒平“半山客”文化主要表現在:語言上使用客家話和潮汕話兩種語系,並出現一種混融狀態。在風俗民情、生活習慣上,饒平客家也喜歡看潮劇,表演潮州大鑼鼓,舞火龍、金獅;小孩子16歲也“出花園”(潮汕特有的成人禮儀)。

飲食就以工夫茶“三杯茶”待客最為出名,其次流行潮汕人在節慶的俗食,並在小吃、婚喪嫁娶等習俗具有潮汕特色,還有很多潮客相融的節日、祭祀等風俗習慣,如信仰“三山國王”等,無一不體現著潮客文化的交流和相融。

饒平半山客的潮客關係

在建築上,民居建築和祠堂、廟宇等體現出潮客交融的特色。三饒鎮居民雖然清一色的潮語,境內的客家土樓“道韻樓”完全是客家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