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要如何调理?

李进


宝宝积食有什么症状如何调理?

所谓积食,就是吃多了,吃的量超过了肠胃的处理能力。

常见的表现症状有:腹胀,便秘,有口气,舌苔厚,食欲低下,睡不安稳,容易生病等。

其实呢“积食”是中医的说法类似西医的消化不良,不同学科说法不同,但病因和原理一样,都是肠胃功能太弱,进食种类和量超过肠胃消化能力导致的,改善方法也都差不多。

改善主要从三个方面:

1.调整饮食(进食不当引起,必须调整)

2.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尽快帮肠胃恢复消化功能)只有提高肠胃消化能力,不至于多吃一点就积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

3.对症(如果积食导致感冒,发烧,腹泻等有这些症状的,就不要想积食怎么办了,而是先对症处理。)

改善建议:

一、饮食

1.回忆吃了哪些食物容易积食,或者给多少量的食物容易及时,再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调整,最好用小本儿记录。

2.避免喂一切难消化的食物,忌甜食,冷饮和加工零食,食物以温热入口,食物要处理得比平时更加软烂,细腻。

3,喂养总量减少,晚餐不吃肉,戒夜奶,严重的暂时取消睡前奶,尽量做到六点后不进食。

4.不强喂,不可因宝宝吃太少而强塞,食量由宝宝自己决定,大人要做的是准备合适的食物和帮助消化的营养素。

5.调整饮食作息时间,尤其喝奶吃辅食的时间和地点要固定,不随意更改。时间无规律,就会扰乱消化液分泌。

二、助消化

1.陈皮水或者陈皮粥,三年以上陈皮一小撮泡水喝,一岁以上可加蜂蜜调味,山药小米陈皮粥,粥米,小米和铁棍山药一起煮粥,同时放一小撮三年以上陈皮一起煮,煮好后把陈皮挑出来。

2.萝卜水,(白萝卜煮的浓浓的,饭后代水喝,以促进蠕动和排便)

3,可以配合捏脊。

4.改善消化的营养素调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育儿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儿童营养师秀妈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要如何调理?

其实,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宝宝自己随意乱吃东西,我们有时不加留意,也就没有及时阻止他们。另一方面就是婴幼儿本身肠胃消化能力就不强,肠胃比较敏感,所以也就容易消化不良,有很多肠道疾病。那么,宝宝积食到底会出现哪些症状?我们该如何去判断宝宝是否积食?又该怎么去帮助宝宝调理呢?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出现积食的情况?宝宝积食会有哪些症状?

宝宝一旦出现积食的情况,身体就会十分难受,因此会反映出一些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各位宝爸宝妈们就要留意和重视了。

第一,睡觉时,身体翻滚,会磨牙;

第二,食欲不振,常说自己肚子疼、不舒服之类的;

第三,舌苔白且厚,口气比较重;

第四,皮肤发黄,精神萎靡。



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可以从饮食上帮助他调理

宝宝如果出现积食的情况,可以采用这三种饮食疗法,能有效缓解宝宝积食的问题。

第一,山药薏米粥。可以帮助宝宝调养脾胃,滋阴养液。

第二,白萝卜粥。可以帮助宝宝顺气、健胃。

第三,糖炒山楂。可以帮助宝宝清肺、消食。



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可以通过药物帮助他调理

除了食疗之外,还可以通过药物疗法帮助宝宝调理积食的症状。特别是当宝宝积食比较严重时,更是建议采用食疗和药物疗法相结合,效果会更加好。

第一,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温开水送服即可。

第二,小儿化食丸。用开水溶化之后再给孩子服用。



宝宝积食,可以用按摩疗法帮助他调理

除了食疗和药物疗法,按摩疗法也不失为一个帮助宝宝改善积食这一症状的方式。那么,具体有哪些按摩疗法呢?

第一,按摩涌泉穴位。足底心就是涌泉穴,我们可以用拇指按住宝宝的涌泉穴给他们按摩,一天两次,每次30-50次左右即可。

第二,按揉中脘穴位。胸中和肚脐的二分之一连线处就是中脘穴,我们可以用手掌根给孩子按摩,每天两次即可。



宝宝积食,主要是以日常预防为主

宝宝积食,不仅他自身特别难受,而且他一闹腾,作为家长也是会身心疲惫的。所以,要想让孩子尽量少些出现积食的情况,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预防。

第一,日常要给宝宝搭配均衡的营养食谱。要给孩子多吃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不能让孩子摄入过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

第二,一日三餐不能让孩子吃太饱。吃饭七分饱即可,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导致宝宝出现积食的情况。



写在最后

谢谢大家的阅读,我是关注孩子成长和健康的灵珠育儿。如果大家对我的看法有什么建议,可以下方和我留言互动哦!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一同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长!!


灵珠育儿


孩子“积食”还没发现?“脸上”3种现象早已暴露,家长上点心吧

提起“积食”,有经验的宝妈都不陌生吧,它是阻碍孩子发育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元凶”。所以,面对孩子积食,家长是操心又害怕,总觉得积食会让自家宝宝不长个、爱生病。

孩子“积食”还没发现?“脸上”3种现象早已暴露,家长上点心吧


1、脸上的变化变化 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总是看不够的,但是不要只是看,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脸上的变化。如果孩子脸色变得暗黄,没血色,鼻梁上有“青筋”,那么可能是积食了。

2、眼睛的变化 孩子精力旺盛,对未知充满着好奇,所以眼睛总是炯炯有神,如果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两眼无神,眼袋明显,甚至发青,80%是孩子脾虚积食,血液循环受阻,眼睛才会出现异常。


3、嘴巴的变化 有些家长习惯性每天亲亲孩子,如果亲孩子的时候,从孩子嘴巴里闻到一股酸臭味,孩子可能是积食了,如果不确定,可以看看孩子的舌苔,舌苔若是厚腻,甚至发黄,那是脾虚积食无疑了。

家长想要清理孩子体内积食,还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要明白,孩子积食和脾胃强弱息息相关,孩子脾胃好,运化好,积食少。因此,想要清理积食,先养脾胃:


1、养好脾胃。脾胃主运化,被称为孩子的“后天之本”,可以经常给孩子喝些温热的粥,来调节孩子的肠胃菌群,增强脾胃,清理孩子体内的积食;另外,也能给孩子补充多种营养,帮助孩子建立完善免疫,减少孩子生病的可能。

2、多揉腹部。积食的孩子经常会喊肚子疼,当孩子喊肚子疼的时候,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孩子揉肚子。其实在中医里,腹部一个穴位叫做中脘穴,孩子有积食顺时针揉腹部,也能有效去除积食。


付中医育儿小课堂


宝宝积食多数是因为喂养不当,宝宝进食的食物过多,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内不消化,会出现积食的现象。

01

那么,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1.舌苔厚白、嘴唇红

孩子积食,就会出现舌苔厚而白,嘴唇很红,恶心食欲减退,大便干燥。

2.精神烦躁容易哭

宝宝开始厌食,宝宝的消化功能会变弱,肚子很容易胀起来。宝宝变得爱生病了,甚至会出现肺炎症状。

积食的宝宝大多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容易肚胀而不舒服,脾气就会变得很差,容易哭闹。



3.有口气

宝宝出现积食之后,嘴巴里面会发出难闻气味,如果闻到宝宝有口腔异味如臭臭或酸臭的气味,那么就可以表明孩子吃的过多,已经消化不动啦。

02

宝宝积食该如何调理呢?

1.调整饮食

首先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一定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选择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

不要吃一些油炸、膨化的食品、饮料,少吃甚至不吃肉类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鱼或者虾。并且保证充分的睡眠和及时排泄,肉蛋也要适量。



宝宝可以吃水果了,给宝宝吃一些易于消化的水果泥,或者是山楂,这些都有助于消化的。

如果经过饮食调理,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于积食比较严重的宝宝,是需要服用药物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适度的运动

可以通过适度的运动以及调整饮食来缓解症状,饮食宜清淡,饭后不要立即平躺,适量的让宝宝活动活动,此外可以轻轻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



可以用中指指腹轻轻揉按宝宝腹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宝宝消化,缓解积食的症状。

3.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宝宝按需喂养,避免给宝宝一次性进食过多。减少宝宝摄进食的量,可以多进食几次。给肠胃一定的消化时间。



总之,积食会影响到宝宝的食欲,从而影响到宝宝对营养的摄入,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与发育。

每天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让养育更轻松,欢迎【关注】!

饼干育儿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小儿积食,即因饮食不洁或饮食过多而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或由于自身消化系统疾病所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

那么积食都有哪些症状呢,积食后我们又该怎么调理呢

积食的症状:

1.肚子疼,肚子涨,宝宝积食大多会有肚子涨的症状,可以拍拍孩子的肚子看肚子是不是涨。

2.口臭,恶心,呕吐:积食后呼出的气能闻到酸腐味儿。

3.厌食,精神萎靡,面色发黄。

4.大便干燥或酸臭。

5.睡眠不安或脚手心发热。

有以上情况的,那就是孩子积食了。孩子长时间积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那么我们该怎么调理呢?

1.饮食以清淡为宜,可以吃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并且要注意少食多餐。

2.积食期间,多喝水,注意休息。

3.做些物理方法来缓解积食,顺时针按摩腹部,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4.适当运动,饭后散会步帮助消化。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

若以上方法都不能缓解积食,还是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病情加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有不同意见或建议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钦钦宝贝MG


宝宝积食的症状 :宝宝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的话,需要积极对症处理了。治疗期间需要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

发现孩子积食后,可先对孩子进行饮食调理,让孩子少吃或者不吃肉类食物,不喝饮料,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为主,如多吃面条、面汤、青菜、水果等,每顿饭吃八分饱,也可以给孩子煮些白萝卜水喝。如果通过饮食调理,孩子积食症状得不到有效缓解,可以让孩子吃消食药。另外最好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还患有其他炎症,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


口腔老于的诊室故事


宝宝积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那么,宝宝积食都有哪些症状?如何调理?



宝宝积食有哪些症状

小孩吃的比较多,由于小孩对冷暖,对饥饱感觉不是很好,因此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饱了,可能会出现积食,主要表现为:孩子吃不下饭、肚子胀、大便干燥或者是大便几天也不排一次,而且有的孩子还会出现打嗝,打出来的嗝气味也是酸臭的,而且孩子还会出现呕吐或者肚子疼,这些表现一般是食积的表现。

而且孩子的舌苔会特别黄,特别厚腻,舌质也是偏红的,因此在临床上家长经常会看到舌苔黄厚,就说这孩子是食积了,而不是其他情况。



宝宝积食怎么办怎么处理

一、规律饮食

要按时按量进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饮食油腻,冷饮等等。

二、少吃零食

两餐中间的零食,如酸奶养乐多果汁儿水果,坚果面包奶豆等。不但要少吃,也要算在一天的饮食总量内。

给大家总结了一下, 到三岁幼儿饮食注意事项。◆忌食油炸、油腻、块儿大、制硬食品,忌食刺激性大的食品。

◆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如芥菜黄豆芽金针菇,甘蓝菜咸菜泡菜,两岁以下的幼儿不宜使用。

◆胀气食品,如洋葱生萝卜豆类等幼儿那宜少量使用。

◆油量高的油脂食品,如羊牛猪的脂肪甜蜜食品,尽量少吃。

◆带皮水果,如橘子樱桃、葡萄等做汁。西瓜宜去籽生食,桃李杏等宜少量食用。

◆鱼虾蟹贝类带骨的、禽兽类,需要去刺去壳去骨后方可使用。

◆整粒儿的坚果,如花生核 桃杏仁儿,榛子等需经硏磨或制成酱。



三、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充分消解体内的糖分和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宝宝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05小时。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走步、慢跑游泳。

小月龄宝宝呢,可以做一些被动超等等。

四、小儿推拿调理积食的简单配穴。

补脾经位置在大拇指螺纹面次数一百到五百 次。作用的是补虚扶弱,补血生机近食欲助消化。



我是淮山,专注儿童健康知识,欢迎点赞关注。


淮山育儿


积食早期出现纳食不佳、厌食、腹胀、嗳腐、大便腥臭,重者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大肢瘦,青筋暴露,或者嗜食异物等症状!此病多发于1-5岁小儿!最好的方法是食疗!下面介绍一个很好用的食疗方子

【健脾茶】

【原料】橘皮10克,荷叶15克,炒山楂3克,生麦芽15克。

【制作方法】橘皮、荷叶切丝,与山楂、麦芽一起,加水煎半个小时取汁。代茶饮。

【特点及营养功效】健脾祛湿,消积化滞,适用于小儿疳积。


婴幼儿的喂养与护理


宝宝积食了,可以看舌苔发白发厚,口臭,鼻梁上面黑发青,晚上睡觉磨牙,反反复复睡不踏实,大便也不正常,味道难闻,脸上有白有黄,这些症状都是积食了,也可能有其它原因,自己不确定情况可以去看儿科


萌娃宝妈丽丽


俗话讲“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因为积食问题可能引起很多并发症状,是家长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小儿积食常见症状有哪些?

1、食欲下降,拒食厌食。

儿童脾胃功能发育有限,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孩子脾胃虚弱,时间长会因积食等问题导致孩子拒绝进食,甚至厌食,营养跟不上,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人比较容易观察到孩子饮食习惯及状态的变化,忽然性的吃的很少就不吃了,很大程度上就是积食了。

2、上火便秘

孩子因脾胃虚弱导致积食问题时,排便情况也会出现异常,平时正常饮食排便,便便呈现金黄色的香蕉便状,出现积食问题时,孩子不仅上火便秘,而且便便呈现深绿色烂便,或是比较干硬,臭味浓烈。出现这种症状,务必医咨询治疗。

3、口臭干呕

因为积食问题多会导致消化问题,孩子舌苔会变厚,泛酸口臭,会出现干呕情况。这个每天和宝宝待在一起的家人,应该是比较容易发现。

4、咳嗽伤肺。

脾是生津之源,脾胃虚弱时,宝宝口中容易生痰,引起咳嗽,咳嗽时间久的话会伤肺,引起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5、夜哭频繁

宝宝出现积食问题时,胃部多有不适感,伴随着可能会有腹胀气、腹痛,导致孩子深夜哭闹,即使睡着也是睡得极不安稳。中医有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出现积食问题,时间久了会导致积食化热,内扰心脾,说的就是这些症状。


这些日常生活中较容易发现的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关注,避免孩子出现积食问题。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确认孩子是否是积食了,尽早想办法缓解症状,并咨询医生,解决积食问题。那么常见有哪些办法可以缓解积食症状呢?

二、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积食问题呢?

1、捏脊推拿。

小儿积食的推拿手法比较多,而且效果都还比较好,是每个宝妈都能接触并且及时有效的办法,可日常作息是帮助推拿。早晚捏脊推拿,帮助孩子健脾护胃、疏通经络、提升气血。常用手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每次5-7轮。

2、饮食有度,不过饱。

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饮食有度才是健康之道。日常生活需要注意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香蕉、山楂、白薯、玉米面、山药粥等都是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肠胃系统的蠕动的食物,合理控制饮食量,减轻脾胃负担,健康饮食。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益于孩子活跃气血,不易生病。合理饮食同时,合理运动,促进孩子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消化吸收,减小积食风险。

积食问题在孩子中很常见,孩子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时候,需要身边大人多注意日常生活中孩子身体释放的一些信号,帮助孩子排除疾病干扰,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