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猛將的定義主要體現在“猛”字,與名將不同,猛將是善於衝鋒陷陣,單槍匹馬衝入亂軍之中都能全身而退,在我國曆史上,這樣的將領不多。他們足以用“猛”字形容。

根據他們的事蹟看這些猛將有多猛。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本紀》中記載: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衝,約在山東面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以一人之力殺敵將近百人,不可謂不猛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馬踏匈奴——霍去病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於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斬首虜二千二十八級,及相國、當戶,斬單于大父行籍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再冠軍,以千六百戶封去病為冠軍侯。“

西漢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票姚校尉,兩次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等高級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漢家英魂——冉閔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石琨及張舉、王朗率眾七萬伐鄴,石閔率騎千餘,距之城北。閔執兩刃矛,馳騎擊之,皆應鋒摧潰,斬級三千。

石琨及張舉、王朗率領七萬士眾攻打鄴城,冉閔帶領千餘騎兵,在城北抵抗他們。冉閔手執兩刃矛,飛馳進攻,對手應刃而敗,斬殺首級三千。幾千人對七萬人,這顯然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足見冉閔有多勇猛。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南朝第一人——劉裕

《資治通鑑》劉牢之擊孫恩,引裕參軍事,使將數十人覘賊。遇賊數千人,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甚眾。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嘆 。因進擊賊,大破之,斬獲千餘人。”

劉裕轉入劉牢之的麾下,擔任參軍。十二月,劉牢之率部抵達吳地,派劉裕領數十人偵察起義軍的動向。不巧碰上了幾千起義軍,劉裕率眾迎戰,隨從戰死大半,而他還在酣戰,手舞長刀,殺敵甚多。後來,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及騎兵主力相繼前來,起義軍逃退,斬殺俘虜千餘人,劉裕乘勝追擊,平定山陰(今浙江紹興)。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單騎退胡——史萬歲

史萬歲在隋朝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開皇三年(583年),隋朝秦州總管竇榮定奉命進攻突厥。在竇榮定率軍與突厥軍對陣之時,史萬歲一馬當先站於陣前,史萬歲單騎出戰,僅幾個回合,史萬歲就砍下了敵將的腦袋。突厥首領畏懼,立即引軍逃去。因戰突厥有功,竇榮定表奏朝廷,稱讚史萬歲對隋朝政權的忠誠和作戰之勇敢。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大唐名將——蘇烈(蘇定方)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十四日,蘇定方隨從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征討西突厥,被任命為前軍總管。次年十二月,在初戰告捷後,大軍到達鷹娑川(今新疆開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西突厥兩萬騎兵前來抵禦。兩軍展開惡戰,總管蘇海政激戰連場,未能決出勝負。西突厥的分支鼠尼施等又率領兩萬多騎兵前來增援,形勢相當危急。蘇定方所部正下馬休整,隔著一座小山嶺,離程知節軍約十里遠,看到遠處塵土揚起,

於是率領五百名精壯騎兵,翻越山嶺飛馳直搗敵人軍營。西突厥大敗,唐軍追擊潰軍二十里,斬殺一千五百多人。西突厥軍所丟棄的鎧甲兵器、牛馬縱橫交錯地散佈在山坡原野上,無法統計。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三箭定天山——薛仁貴

《舊唐書》時九姓有眾十餘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餘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為後患,並坑殺之。更就磧北安撫餘眾,擒其偽葉護兄弟三人而還。軍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

龍朔元年,李治詔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兵赴天山擊九姓鐵勒。臨行,李治特在內殿賜宴,在席間對薛仁貴說:“古代有善於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李治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鄭仁泰、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後,九姓鐵勒擁眾十餘萬相拒,並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

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騎士懾於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大敗九姓鐵勒,並坑殺降卒。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鐵勒敗軍,擒其葉護(首領)兄弟三人。薛仁貴收兵後,軍中傳唱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面具將軍——狄青

《宋史》:凡四年,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破金湯城,略宥州,屠(缺)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族,燔積聚數萬,收其帳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橋子谷,築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賊要害。嘗戰安遠,被創甚,聞寇至,即挺起馳赴,眾爭前為用。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

出身貧門,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於騎射,人稱“面涅將軍”。與西夏作戰四年,前後大小打了二十五場戰鬥,中亂箭多達八次。攻陷金湯城,奪取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毛奴、尚羅、慶七、家口等部族,焚燒西夏儲備的糧食數萬石,收繳帳篷二千三百隻,俘虜五千七百人。又建橋子谷城,築建招安、豐林、新砦、大郎等城堡,這些城堡都扼制著敵方要害之地。安遠一戰,他受傷很重,但聽說西夏軍隊到了,就又挺身飛速趕往,士兵們因此也爭先恐後,奮力拼搏。

臨敵作戰時,披頭散髮、帶銅面具,出入敵軍中,西夏軍均望風披靡,沒人敢擋。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將不過李——五代猛將李存孝

隨著李克用南征北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中記載:“及壯,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澤州城下,梁軍對李罕之喊話道:“您常依仗太原的勢力(即李克用軍),如今潞州已歸唐(此時的唐朝實際上在朱溫控制下),唐軍已包圍太原,沙陀族(指李克用)將找不到巢穴躲藏,您還有誰可以依靠而不降?”李存孝聽後不以為然,率精騎5百圍繞樑軍營寨大呼道:“我們沙陀族之所以找巢穴,是為了用你們的肉來給將士們吃,快找個胖的來和我一戰!”梁驍將鄧季筠率軍出戰,李存孝舞槊迎戰,將他生擒。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大明第一猛男子——常遇春

常遇春號稱常十萬,勇猛敢戰,這是常遇春戎馬生涯的最大特點,並貫穿於歷次重大戰役。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常遇春投奔朱元璋不久,朱元璋即率軍渡江南下,在著名的採石磯(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中,面對著元朝水軍元帥蠻子海牙的嚴密防守,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冒著亂箭揮戈勇進,縱身登岸,衝入敵陣,左右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歷史上十大猛將,當之無愧的猛將

龍灣戰後的第三年,1363年,陳友諒以號稱六十萬大軍傾巢來攻,在鄱陽湖與朱元璋軍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決定生死存亡的水上大決戰。戰鬥中,朱元璋的船擱淺,敵軍戰船向朱元璋衝來,這時常遇春奮勇當先,射傷張定邊,又用自己的戰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脫離淺灘。戰鬥中常遇春奉命積極組織火攻,發揮小船優勢,乘風縱火,陳友諒的艦隊被燒得烈焰沖天,兵將損失過半,湖水盡赤。陳友諒率殘艦撤往湖口,又受到朱元璋諸將的追擊和常遇春的迎頭堵截。後又攻取元大都,立下赫赫戰功,可惜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