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段长城历史悠久,地位极为重要。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卫星照片。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处于东西太平山峡谷中间位置。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长城大境门关口照片,拍摄于2020年1月间。


大境门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21年(1485年),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重修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20世纪30年代的长城大境门关口。


此段长城万历年间开设有“小境门(西境门)”,用于过口通商之用。其西侧不远处的大境门修筑于清顺治年间。南侧为互市边堡,西南与张家口堡相望。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标示碑。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长城关口示意图。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张家口下堡示意图,位于大境门南侧。


大境门长城有敌台两座,水关一座,内有北魏时期烽火台一座,及卫堡宁远堡堡城。向北开有城门两座(大境门,西境门),向南处宁远堡有城门一座(永顺门)。


大境门处于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之中,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更是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清代的张家口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关口之险峻,从西侧向东侧拍摄。拍摄于2020年1月间。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是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四座关口之一。


我国万里长城的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关口东侧的东太平山。拍摄于2020年1月间。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长城关口西侧的西太平山,拍摄于20世纪初年。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关口西侧的西太平山,拍摄于2020年1月间。


从明朝隆庆5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境门关口的商旅驼队。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境门关口的商旅驼队。


明、清两代封建王朝以长城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境门”意思就是指边境之门。


由于张家口经济贸易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1948年底刚解放时的张家口大境门,图为行进进入关口的解放军队伍。


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与大境门一同,成为张家口的城市标志。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大境门“大好河山”门额照片,拍摄于2020年1月间。


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及其附近,风云变幻近千年,有很多风雷激荡的历史事件和风流人物,笔者将逐步图说之,敬请期待。


图说清史:万里长城中唯一不称关而称为门的张家口大境门长城关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