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看了美國公佈的這組數據,才知道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如此強大

放眼全球

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擁有14億超龐大人口

卻依然能掃除基本貧困的國家!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中國真正富強起來了,正在令全世界為之震撼!

中國的強大,不僅僅是GDP的增長

還有不斷崛起的科技創新實力!

1月14日,美國專利服務機構IFI Claims公佈了2019年度美國專利授權量統計報告,共有3家中國企業進入排行榜前50名,其中包括京東方和華為2家大陸企業,以及1家中國臺灣企業。中國已經超過德國成為美國專利榜上第四大國,體現出中國企業整體強勁的技術創新實力。


看了美國公佈的這組數據,才知道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如此強大

看了美國公佈的這組數據,才知道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如此強大


美國商業專利數據庫IFI Claims成立於1955年,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權威專利分析公司之一,其每年發佈的美國專利授權排名反映了國家及企業的整體創新實力,受到全球範圍的高度關注。


在這兩家大陸企業中,華為有大量5G技術專利加持,在美國專利授權排行榜T50中排名第10位。華為的實力,自不必多說。


而另外一家企業京東方,2019年在美國取得的專利數據同樣亮眼,專利授權量達2177件,排名第13位。我查詢了IFI往年的專利數據,發現這家公司已經連續四年都在美國專利授權榜T50中,厲害了!

與之對應的是京東方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國際地位。

2003年,京東方以收購韓國HINIX公司旗下的HYDIS TFT-LCD(液晶顯示)業務為切入點,投資興建了中國大陸第一條液晶面板產線,並於2005年正式投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的時代。此後,這家公司每年拿出營收7%的錢投入技術研發,持續做創新,突破了日韓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專利和技術壁壘,殺出一條血路。同時,陸續投建了4條8.5代液晶產線、2條10.5代液晶產線、3條柔性AMOLED6代線等10餘條產線。據京東方2019年上半年財報披露的數據,其液晶顯示屏出貨量全球第一, AMOLED 手機屏出貨量全球第二,徹底解決了多年來困擾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的屏的問題,帶領我國半導體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成為全球顯示產業舉足輕重的一極。


看了美國公佈的這組數據,才知道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如此強大


京東方通過自主研發、生產液晶顯示屏、柔性OLED顯示屏,打破了日、韓和中國臺灣企業在顯示屏價格的壟斷,為中國智能手機、電視、PC等整機廠商節省了大量採購成本,使國人得以用上價格實惠智能顯示終端產品。舉個例子,顯示屏是智能電視的重要部件,成本約佔整機電視的三分之二左右。2003年,一臺32英寸液晶電視的價格接近萬元,現如今由於液晶顯示屏的國產化,只需要花2000元就能夠買到一臺55英寸4K電視,比一臺智能手機還便宜!在這成本大幅下降的背後,京東方功不可沒。

不僅如此,中國液晶顯示屏國產化,還迫使韓國的三星放棄液晶顯示業務,LG公司也宣佈將於2020年徹底關閉液晶顯示面板工廠;日本的JDI(日本顯示公司)則在成本壓力和OLED技術佈局失利的雙重因素下瀕臨破產。

這才是中國科技創新的典範,中國有京東方、有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才是我們最強的底牌。

如果放眼整個物聯網領域,中國擁有京東方和華為這樣的企業,意義重大。顯示屏是物聯網的信息交互端口,5G是物聯網的信息傳輸通路。如果再補上芯片和計算能力的短板,中國企業就能夠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目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大國博弈、科技競爭、生存空間的爭奪持續上演;中國芯片廠商連向荷蘭ASML公司採購一臺製備7nm工藝芯片的EUV光刻機,都遲遲未能突破層層阻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缺芯”的問題,在近幾年內仍然比較嚴峻。

然而,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有京東方和華為這樣的技術創新突破的成功案例,加大產業投資,花大力氣,下大決心,我相信我國的光刻機工藝、芯片國產化問題一定會解決。技術創新是自力更生的唯一出路。

2020,中國農曆新年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