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在我国北方京、冀一带,京剧《秦琼卖马》几乎所有的老人儿童都能唱上几句。作为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秦琼这个人可说是妇孺皆知,但在正史上对秦琼的记载却并不多。我们所看到的大都是演义和文艺作品中的杜撰,与秦琼真正的人物形象相差甚远。

秦琼又名秦叔宝,历史上真正的秦琼和《隋唐演义》中的秦琼有许多不同之处,他用的武器也不是一对双锏,而是一杆很重且带有红樱的长矛。骑的战马名叫“忽雷驳”,演义中把它说成了“呼雷豹”。与普通的战马不同的是这匹马和人一样爱饮酒,且每次酒后便精神百倍。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秦琼死后,这匹马昼夜嘶鸣,不吃不喝而死。秦琼的武艺也不像《隋唐演义》中说的那样排在第十三位,而是在整个隋唐时期可以说鲜有敌手,他前面的十二个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秦琼出生于山东济南,少年从军,起初在来护儿的手下做亲兵。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排行前十三位的英雄,除了秦琼,就只有来护儿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由于秦琼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很得来护儿的器重。

隋末,由于隋炀帝骄奢淫逸,昏庸暴虐,对内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对外又频频用兵,百姓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纷纷掀起了反抗隋朝统治的农民起义。但这些义军起初也是鱼龙混杂,虽然有不少打着反抗隋朝统治的旗号,实际上却是一伙打家劫舍的土匪强盗。

在来护儿那里担任一段时间的亲兵后,秦琼又转到齐都郡守张须陀账下,跟随张须陀在平定各地义军中,秦琼屡立战功,被朝廷授予“建节尉”的官职。

但由于杨广的昏庸无道,大隋朝已病入膏肓,农民起义的浪潮风起云涌,张须陀在与瓦岗军的一次作战中中了埋伏,本已冲出重围,但爱兵如子的张须陀为救被敌军围困的部下,数次返回,奋力冲杀,最后力战而死。

张须陀死后,那时秦琼依然还是要为朝廷效力的,便投靠了隋将裴仁基,随裴仁基奔赴河南剿灭瓦岗。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但裴仁基在同瓦岗军的作战中遭到失败,又不想再为昏庸无道的隋炀帝卖命,便投降了瓦岗,这时秦琼便成了李密的部下。看到秦琼武艺高强,李密便从军中挑选八千士兵组成“内卫”军,分为左军和右军,由秦琼和程咬金各率一军,充当李密的贴身卫队,李密曾夸口说他这八千士兵可当大军百万。

隋朝末年,在各地反抗隋朝统治的义军中,瓦岗军算是一支实力比较强大的起义军,但由于李密的错误指挥让盛极一时的瓦岗军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公元~618年,瓦岗军在同宇文化及率领的朝廷军队在河南浚县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可以用打得天昏地暗来形容,李密也在这次混战中被流箭射中。瓦岗军认为李密已死,士气大落。眼看义军面临全线溃败,关键时刻,秦琼冒着生命危险把李密从乱军中给救了出来,随后又收拢残兵败将,对宇文化及发起了猛烈反功,最终打败了宇文化及。但义军也此战中遭受重创,损兵折将。

就在瓦岗军刚刚击败宇文化及,人困马乏,还没来得及喘息之机,临近洛阳的王世充又借此机会开始了趁火打劫,亲率两万精锐对瓦岗军发起了猛烈攻击。而这时的李密不顾手下人的劝阻,坚持硬碰硬打消耗战,在河南邙山与王世充展开正面决战。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王世充早已是蓄势待发,这次也是有备而来,他的军队面临断粮的窘境,只能胜不能败,所以个个犹如饿虎扑食。瓦岗军在经过与宇文化及的一场恶战后,早已疲惫不堪,怎能低挡一群虎狼之师。结果造成瓦岗军全线溃败,李密撇下众将,只身投奔大唐。秦琼和程咬金无奈,只得投靠了王世充,盛极一时的瓦岗军自此彻底瓦解。

可在王世充手下呆了不久,秦琼和程咬金就发现王世充不仅肚量狭窄,还阴险狡诈,并非名主,跟着这样的人难成大事,便在王世充和唐军作战之际,率数十人投奔了唐营。

秦琼和程知节投奔大唐后被李渊派到了秦王的手下。李世民组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精锐骑兵,由秦琼和程知节率领。从此,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伐,开始平定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从公元~619年至622年,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先后剿灭了刘武周、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和刘黑闼等各地的叛乱和义军。每次作战,李世民都派秦琼为先锋,当遇到不可一世的敌方骁将阵前挑衅,李世民就让秦琼出战,秦琼必跃马刺敌于万军之中,堪称英勇盖世的万人敌。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由于秦琼作战勇猛,屡建奇功,深得李世民器重。李渊也加封秦琼为上柱国,赏黄金百斤,彩帛六千段,并赐给他一个金瓶,还告诉秦琼:“如果我身上的肉可以吃,我都愿意割下来给你,”,以此勉励秦琼,为大唐再立新功。

在平定各地的叛乱和大唐的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居功至伟,但这也让李世民开始觐视起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大有取而代之之意。李建成也觉到太子地位受到李世民的威胁,于是,两人便围绕太子之位展开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兄弟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到最后发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建成为了削掉李世民的兵权,借突厥侵犯中原之际,提出由李元吉代替李世民为帅,带兵低抗突厥,并把李世民手中的兵马划归李元吉调遣,待李世民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后再寻找机会除掉李世民。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在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协助下在玄武门杀掉了齐王和太子,迫使李渊下诏立自己为太子。但自那以后,作为有功之臣的尉迟敬德、程知节、候君集等大将,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几个文官依然活跃在大唐的历史舞台上。但一向被视为李世民铁杆亲信的秦琼却自此消失了,不仅再没有带过兵,就连“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都各种猜测,因为在这次行动中似乎没有看到秦琼出场。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其实秦琼是参与了这次“玄武门之变”的,只不过没有出现在前半场,也就是在李世民带尉迟敬德对太子进行突然袭击的这段时间,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却没有带秦琼,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的秦琼已经不是当年的秦琼了,长期的戎马生涯,多次重伤,身体已十分虚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没有带秦琼,只带了尉迟敬德和候君集等人。

但这时李世民对秦琼仍然是信任的,“玄武门之变”并非在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就结束了。得知太子在玄武门遇袭,闻讯而至的太子手下大将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率领东宫亲兵卫队两千多人对玄武门展开猛烈进攻。李世民在京城的势力本就不如李建成,手下亲兵只有八百人,而出入皇宫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带的武士过多,既便是皇子也不例外,所以李世民只带了一百余人。此时尉迟敬德又被李世民派去逼宫,虽然李世民买通了部分宫中卫士,但面对太子旧部两千多人的进攻,李世民等人的低抗也是相当艰难。

秦琼武艺高强,又是李世民的亲信,为什么不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

正是在这种危急时刻,秦琼率领秦王府五百亲兵及时赶到,挫败了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人的进攻,为尉迟敬德迫使李渊下诏赢得了时间。看到太子和齐王已死,东宫这些卫士只得停止进攻,四散而逃。

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当上了皇帝,史称唐太宗。随后,李世民大封有功之臣,秦琼被授予左武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这时秦琼的身体每况愈下,已是疾病缠身,从此再也没有带过兵,公元~638年,秦琼病死,死后的第二年追封为胡国公,643年,作为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的画像被放进了凌烟阁,成为人们敬重的大唐英雄而名垂青史,他的生平事迹也被改编成戏剧和评书在民间广泛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