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有些字,寫出來就有了力量。在達拉特旗工業街道石化社區抗疫一線,樸實的語言彰顯卓越的擔當。

1

“我代表石化社區6000多名居民跟你談這個事。我們圍住的是群眾的健康,圍住的是百姓的安全。你破壞網圍欄就是破壞了人民群眾的安全防線。”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她是石化社區黨支部書記趙永峰,對破壞平房區網圍欄的居民,她這樣嚴厲訓斥。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她從平房區到居民小區,每一個卡口都去查看登記、量體溫是否有漏洞;網圍欄是否損壞;堵卡人員、志願者怎樣管控、勸導。事無鉅細,她一一拉清單,記錄,落實。

奔跑是她的常態,她分明是一個戰士。

2

“……”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她是社區主任孫雨麗,是妻子,是女兒,也是媽媽,只因職責所在,她放下兒女情長,帶著親人的掛念衝上前線。孩子默默流淚,眼裡充滿著不捨,她一轉身,抹把淚,開始一場舍小家為大家的奔赴。

張貼條幅、標語,廣告公司工人不夠,她第一個衝上去;搬運圓菜袋子,她毫不猶豫伸手就來;網圍欄損壞,她直接上手用鉗子維修;深夜為值班點防控人員送去被褥;防控點物品短缺,她一一幫著解決,不分晝夜。

3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我們是疫情的阻斷者,我們要保護萬鎧嘉苑小區居民的健康安全。”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他叫魏平,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是石化社區萬鎧嘉苑小區防控組組長。下派社區的第一天,他摸清萬鎧嘉苑小區人口底數,重點監控對象底數,組織值班人員開視頻會,定崗定責。針對萬鎧嘉苑小區人口多、人車流量大、居民出行難控制等問題,果斷採取嚴卡嚴控措施。他總是直面困難,主動聯繫單位、個人為社區捐酒精、口罩等防控物資。

4

“我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他叫張勇,66歲,是石化社區支委委員,也是社區領導幹部中唯一的男同志。他一直習慣了給社區這群娃娃擋風避雨。關鍵時刻,他挺身而出,承擔艱難險重任務,為重點監控對象樓道消毒、送藥、買菜、扔垃圾。他就是暖心的黨員大叔。

5

“年輕人嘛,又是黨員,疫情來了,組織有困難了,出來做志願者才心安。”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他叫李元浩,90後,是社區支部年齡最小的黨員。他返鄉回家過年,遇到疫情第一時間加入志願者隊伍,開始在居民區通過小喇叭、發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頁宣傳防疫知識。平房區網圍欄圍起來後,他又主動承擔起夜間看護網圍欄的任務,連續15天不分晝夜在社區服務,隨叫隨到。

他用自己的勇敢與善良為抗擊疫情築起最後一道防線。

6

“我是黨員,我就想為社區做點事。”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他叫王玉和,是社區支部黨員。疫情剛開始時,物資短缺,口罩、酒精都不能到位,王玉和第一時間為社區捐款1000元用於購買抗疫物資。隨後他主動加入志願者行列,宣傳,勸導,維修網圍欄。社區哪裡忙,找王叔;社區哪裡搞不定,也找王叔。

他就是疫情期間社區的“萬能王叔”。

7

“讓別人給媳婦捎藥去哇,我去上一趟包頭回來讓隔離了就做不成志願者了。”

【“疫”線故事】有些話,說出來就有了光

他叫王海榮,是社區的一名普通群眾。他熱愛自己的社區,總想為社區做點事。媳婦生病在包頭治療,他把媳婦需要的藥品、物品託人捎過去。他來社區做志願者,巡邏、維護網圍欄、勸導居民。不論晝夜,只要一個電話,他馬上到位。他懷揣著一顆無私的心,幫助著大家。

他是一個平凡的人,用行動書寫著大大的“不平凡”。

像這樣的下派幹部、黨員、志願者、熱心群眾還有很多很多......正是有了這樣許許多多平凡人的付出,小社區才有了大力量,才有了決勝困難、戰勝疫情的勇氣和信心。相信有你,有我,有我們大家不懈的努力,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通訊員:趙永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