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鄉村振新給殘疾人士帶來了哪些實質性的好處?

殘疾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少數群體。他們通常健康狀況較差,教育程度較低,也較少擁有經濟機會。目前中國8500多萬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絕大部分居住在農村。近十年,我國大力發展助殘雙創事業,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民辦的助殘組織,在幫助殘疾人走出陰影的同時,又給很多年輕優秀的殘疾人提供了自主創業的平臺。而且,今年我國在鄉村振新的這方面十分的重視。怎樣才能將這融合的更加好呢?

農業養殖+電商培訓

依託當地“名特優新”“三品一標”“一村一品”等特色農產品及主導產品,以市場為導向組織有條件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從事電商創業。以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專業合作社等經濟主體為基礎,扶持一批貧困殘疾人電商創業示範基地,引領帶動貧困殘疾人參與電商產業。

也就是說讓殘疾人參加助殘組織專門的電商培訓,學會如何通過電商將自家養殖的禽類或者是當地特產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銷售出去,這樣殘疾人也能有一定穩定的收入。當然這一部分殘疾人的年紀普遍年紀較大,在學習電商的時候肯定有些困難,但是助殘公益會盡力教會他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