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韓信被封王后衣錦還鄉,他做了哪些事情?

十點歷史君


眾所周知,韓信在老家受過胯下之辱,他曾是一個落魄貴族,是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韓信不會耕種勞作,也不會做生意,更沒能謀個一官半職,幾乎一無所有,只有一把祖傳的寶劍隨身攜帶。所以韓信只能在淮陰四處流浪蹭吃蹭喝,周邊的人大多都比較討厭他。

功成名就的戰神在被封王衣錦還鄉後,都做了哪些事情?他又是如何對待他的老鄉們呢?

按照有些人的做法,當了王侯可能會快意恩仇,把當初欺負、嘲笑、瞧不起自己的人統統幹掉。但是,韓信終究是韓信,他不僅會忍辱負重,也懂得知恩圖報,甚至是以德報怨。在衣錦還鄉後,韓信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情。

一、找到當年常去混吃混喝的南昌亭長,給他一百兩銀子。

為什麼韓信只給南昌亭長一百兩銀子呢?因為韓信覺得他好事沒做到底。當韓信在南昌亭長家吃了一段時間後,亭長的老婆實在受不了,就組織家人在半夜就把早飯做好並吃了,等天亮後,韓信來時已經沒得吃了,韓信憤怒之下一走了之,和南昌亭長絕交了。在衣錦還鄉後,韓信還是感激亭長給他的關照,所以給了他一百兩銀子。

二、找到當年在河邊給他飯吃的洗衣大娘,給她送上千兩黃金。

當時韓信離開了南昌亭長,實在餓得不行就跑去河邊釣魚,可韓信實在沒釣魚的天賦,餓得他兩眼冒金星。一位在河邊洗衣服的大娘看韓信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給他吃。這韓信倒好,一看有得吃了,就天天跑來蹭吃。終於有一天,洗衣大娘說以後再也不來了,吃飯的事情只能靠韓信自己解決。韓信說,大娘的大恩大德以後必當湧泉相報。但是洗衣大娘卻說,我只是同情你而已,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談什麼報答?

我想,這時候的韓信心裡一定感觸頗深,以前的韓信只是一個渾渾噩噩混日子的落魄貴族。也正是洗衣大娘的刺激,讓韓信決定要好好幹一番大事業。

三、找到讓他受胯下之辱的無賴,不僅不殺,還給他一箇中尉的官職。

在韓信發跡之前,他只是一個讓人討厭和看不起的人,就算沒有這地痞無賴讓韓信受胯下之辱,也會有其他的流氓來欺負他。韓信衣錦還鄉後的身份是楚王,想要殺死一個小無賴還是易如反掌,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讓這位無賴給自己效力。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韓信看來,當初他被無賴欺負,自己是弱勢群體,是值得世人同情的。如果此時以王的身份報復這位無賴,顯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只會讓人們覺得他是一個沒度量的人。

所以韓信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僅要讓這個無賴感激自己,還要讓他幫自己宣傳以德報怨的美名。

總之,韓信衣錦還鄉後,他沒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是報恩,報恩就說明自己在老家是備受關照的,被羞辱的“傳言”就不攻自破,這相當於韓信是在給自己平反。不得不承認,韓信此舉真的非常明智。


醉愛侃足球


三件。

第一,報恩。他賞賜了供他吃了半個月飯的洗衣服老婆婆的兒子萬金,還給這個兒子安排了工作。



第二,報仇。他把當年逼他鑽褲襠的殺狗少年封為貼身護衛。還跟別人吹牛逼,當年我一出手就能殺了他,可是我勝之不武,留了他一條狗命。現在我以德報怨,證明我有不跟他一般見識的能力。



第三,抱怨。給了當年供他吃了半年飯的行政村村長(亭長)一些錢,還大罵此人不是好人。就如白麵包青天裡面包龍星的父親曾經給過一個傢伙一個餅,包龍星去找這個人,此人給了小包一千個餅作為報答。



總體來說,韓信是個講究寬恕的人。沒有睚眥必報。這個性格其實最後也害死了他。有人勸他造反,他說漢王對我很好,給我衣服穿,給我飯吃,我不能背叛他。可見從小穿不上衣服吃不開飯對韓信的影響有多深。


唐風宋月


早年的韓信籍籍無名,空有抱負和才華,只可惜一直未遇到名主。多數情況下就連能不能吃飽肚子都是個大問題,最慘時流落街頭,差點餓死。

命運從他投靠劉邦後開始改變,在蕭何的強力推薦下,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韓信也因此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先後滅掉了魏、代、燕、齊等地,後又在垓下大戰中打敗了項羽,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做出了巨大貢獻。

功成名就、拜將封侯的韓信衣錦還鄉,並沒有忘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恩人,他派人找到了在自己最落魄最艱難的時候,幫助過自己的漂母,兌現了當年“吾必有以重報母”的諾言,賜予千金,以示報答恩人。

隨後的韓信又派人找到了當年讓他遭受“胯下之辱”的市井無賴,看見這個曾經羞辱過他的人跪在自己面前,韓信告訴他:當初我若是衝動之下殺了你,就會陪上自己的生命,也就不會有今天地位。韓信不僅沒有報復這個市井無賴,還告訴部下:“此壯士也”,對其封官加爵,讓他負責當地安全。

韓信成功後不忘本,沒有忘記“一飯之恩”的大娘,也沒有報復當年羞辱自己的無賴。賞賜千金是感恩,而給無賴封官加爵只能說是為了向眾人表達自己的心胸開闊,也可以說是王侯將相慣用的籠絡人心的手段而已。




悠悠華夏五千載


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后,回到了家鄉,開始實施他的以德報德、以德報怨政策。首先,韓信找到了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送給她千金,實現了自己以千金回報的諾言。接著,韓信找到了當年他混飯吃的那個亭長,給他一百錢,說你老人家是個小人呀,好事沒有做到底,把我給逼走。

最後,韓信讓人把那個殺豬的無賴給叫來,這小子再也沒有當年那股橫勁,跪在地上嚇得發抖,估計連尿都快出來了,畢竟以韓信的權力,他可以把這個屠夫以各種方式處死,也可能這小子死豬不怕開水燙,跟沒事一樣。但是韓信沒有處死他反而任命他為中尉,那時候的中尉和今天的中尉可完全不是一碼事,當時的中尉這一官職是負責國都的治安與安保工作的,相當於今天的首都公安局長兼首都軍區司令。現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面對一臉懵逼的手下和吃瓜群眾,韓信做出了他的解釋:這是一名壯士,當年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但是殺他無名,而且我是要做大事的人,如果殺了他,我可能會被處死,哪有今天的成就呢?今天,我得以封王,但我也不能因為自己身份的改變而殺死一名壯士。





神秘存在經歷


韓信是一個破落戶,母親去世後失去了生活來源,他為了自己母親下葬找了一塊高地,周圍可以住下萬戶人家,志向非同尋常。不過他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整日揹著一把劍閒逛,沒飯吃的時候釣魚賣魚換口飯吃,做生意、做農活都不屑一顧。(貧困韓信劇照)

韓信家鄉的亭長(劉邦一個級別)看他長得高大威猛,相貌堂堂,認為他將來必定有出息,經常請韓信吃飯,韓信也找到了免費餐,跑順了腿天天去吃,亭長夫人不是個善茬,到了飯點的時候不放置碗筷,韓信一看這是趕我走啊,不伺候爺啊,扭頭就走,再也沒到亭長家吃過飯。(韓信和漂母劇照)

韓信繼續釣魚賣魚養活自己,飢一餐飽一餐。韓信釣魚的地方有幾個專門替人洗衣服的婦女,經常看到韓信釣魚,知道他的底細,其中一個可憐他,幾十天不間斷送飯給他吃,感動了韓信,韓信說要報答她,結果被洗衣的漂母說了一頓,說是可憐他才給他飯吃,並不要什麼報答,韓信看來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胯下之辱劇照)

有一日一群屠夫惡少要看看韓信整天拿著一把劍是不是真有膽量,少年屠夫當面問韓信敢不敢刺死他,如果不敢就從他的胯下鑽過去,韓信衡量再三從少年的胯下鑽了過去。

幸虧陳勝吳廣起義的早,韓信投奔起義軍,追隨劉邦,成為一代“兵仙”。一般成功後人都喜歡回到家鄉炫耀一番——衣錦還鄉,韓信也免不了俗啊!

韓信到來,家鄉的人都跑來排隊等候接見,韓信首先召見了對自己施飯並教育他的漂母,賜予千金,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召見家鄉的亭長,說他是一個小人,做好事不能善始善終,還不如漂母一個普通百姓,不過也沒有責罰他,只賞給他100錢,算是飯錢了;韓信受到胯下之辱的屠夫也來了,膽子夠大,不怕韓信報復,韓信認為他是一個勇士,命令他為中尉,這可是不小的官職,主要負責韓信手下的封贈及賓客祭祀饗食等事務,並不是掌管軍隊的職務,韓信認為正是受了胯下之辱才激勵他人生走向成功,是他的貴人。

韓信已經封王,對待自己的家鄉人都是封贈,沒有報什麼冤仇,的確有大將風範。從古到今很多人衣錦還鄉,大都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只有少數人能做到不報仇的。


穿越再現彼岸


回答此問題,應表三件事。

依史記《卷九十二淮陰候列傳三十二》記載,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經商)。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

(一)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飲蓐(被褥)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二)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爾!”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以上三事說明,韓信落泊之時衣食失據,被人嫌,被人憐,被人辱在所難免。然,“碌碌小民如燕雀,安知韓信鴻鵠志?”韓信能忍袴下之辱,是因其懷有:“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壯圖,志吞六合,氣蓋萬夫。”之志。

韓信衣錦還鄉;

漢五年正月,漢王徙齊王信為楚王,都下邳。信至國,

(一)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二)召下鄉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三)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為楚中慰。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從韓信所做三件事來看,胸懷大志者,不以一飯而忘恩,不以一忿而交絕,不以一辱而報怨,方顯國士之風。

正所謂 : “賤能忍恥,貴思報恩,千金一飯,唯有淮陰。”


一塊長城磚


《戰神》,如果拍一部歷史電影,那他的男一號一定要是韓信!


韓信生於公元前231年,死於公元前196年。戰爭成就了他的一生,也因為他的戰無不勝而死。狡兔死,走狗烹……歷史中許多的開國名將的宿命! 他戰功卓越,輔佐劉邦走上了人生的巔峰!當然,當那一瞬間,他也走上了人生高峰期,漢朝建立後,他被奪了軍權,封為齊王,後有改為楚王!當他風風光光,衣錦還鄉時,他的所作所為,更讓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美男子!

當初在亭長家蹭飯的日子,"漂婦"天天送飯給他的場景,在大街上甘願忍受的跨下之辱,是否都湧上過他的心頭?當地百姓是否還記得他落魄時的樣子,我想他回去之前也這樣想過吧!不過,我想,他可能沒想過這可是他最後一次回到家鄉吧!

他坐著皇家儀仗,浩浩蕩蕩的回到家鄉(今江蘇淮安)找到亭長,給他一百錢,有當面數落一頓,說亭長是小人,做好事不能從一而終,看不起窮人。後來又找見了"漂婦"給了她一千錢,讓她改善生活!最後,又找到讓他忍受胯下之辱的惡人,讓他去作了一個守衛城門的將士。

這幾件事更讓人知道了他的賞罰分明,有恩必報,寬容待人。

也許,韓信骨子裡就是一個完美的人!


歷史走廊


衣錦還鄉後在家鄉逛街,遇到流氓受了胯下之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