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行驶的汽车、运转的机器、转动的马达……在广泛的工业机械领域里,流淌着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润滑油。中国石化组建的长城润滑油是我国最大的润滑油企业,而为长城润滑油处理废油的,则是位于湟里镇东安的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良好的信誉、高品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始终是公司董事长滕玉明的坚守。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小炼油厂走上“转型之路”

创建于1985年的长润石油,前身为武进东安机械油厂。东安机械油厂的创办人是滕玉明的岳父庄网清,当时主要生产拖拉机、农用机油。

1988年,滕玉明在常州市里办起了油品贸易公司,到兰州炼油厂、上海炼油厂采购基础油,同时从事各色油品的销售;1990年,他与中石化常州分公司合作,办起了长江加油站,第二年又成立了武进长江石化物资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1997年,滕玉明接过了东安机械油厂的重担。清理三角债,为企业的发展减负,在攻克发展的第一个难题之后,滕玉明考虑最多的是企业转型。当年的一次欧洲考察,一下子拓宽了他的思路,“考察过程中,欧洲循环经济的发展让我眼界大开。丹麦对工业垃圾的处理,以及德国废物利用的循环模式,为我们企业的未来打开了一扇门。”

随后,滕玉明开启了东安机械油厂的升级之路。1999年,东安机械油厂转制,他首先制定了企业退休制度,年满50周岁的女职工和55周岁的男职工提前退休;同时,企业在保留原有产品的前提下,逐步进军工业润滑油领域,改变单一的产品结构;此外,利用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摸索循环经济之路。

就这样,长润石油的雏形初步建立,发展方向也已经明晰:走润滑油生产和废油综合利用之路。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大投入谋求“绿色发展”

新世纪初,武进东安机械油厂正式更名为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润滑油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产生的废润滑油市场容量极大。废油的回收利用,是当前环保与节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滕玉明说,长润石油的目标就是要在环保的前提下,为废油找到好出路。

2005年,滕玉明利用新上10万吨/年侧线油精分项目、完善配套工程的机会,重建润滑油车间,并新上120万大卡导热油炉,淘汰老式燃煤加热炉6台;新上蒸汽循环加温设备8台,拆除7台燃煤加热炉,扩大了产能,节约了能源。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2006年,10万吨/年侧线油精分项目正式投入生产,不仅可以消化各种不同规格的原料油,解决渣油粘度问题,还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公司还新上了10吨/小时的河水净化装置,将净化处理后的河水作为企业的工业水使用,减少自来水的用量。

虽然投资巨大,但滕玉明觉得,每一项投入都很值。2006年8月,公司投入250万元进行管道铺设,全部使用天然气。2007年,公司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达到了零排放。2008年,顺利通过了清洁生产验收和环太湖化工企业达标专项验收,并被区环保局授予“环境友好型企业”和“绿色企业”称号。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长润石油从未止步。随着装备技术优势的进一步放大,企业生产出的润滑油可以媲美任何一款国际产品,长城润滑油等知名企业主动与长润石油握手,成为合作伙伴。

精益求精筑牢“安全防线”

作为一家化工企业,走入占地105亩的长润石油,丝毫没有异味,每个生产车间都已经铺筑了环氧地坪。“这是为了防止渗漏,一滴废油流入地下会影响2平方米的土壤,我们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滕玉明说。

对于企业生产,滕玉明始终精益求精。去年,为了排除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造成的爆炸风险,企业不仅引入全套自动化设备,还利用DCS和SIS智能控制系统,给生产加上双保险。目前,长润石油所有的生产操作都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完成,生产区域不需要员工驻守,真正实现了无人工厂。

除了这些智能装备,企业还制定了严密的现场巡查制度。在长润石油最重要的生产区域,每个时间节点都有职工现场巡查,确保不发生事故。

“虽然有电脑控制,但有些细节电脑上不易发现,只有现场巡查才能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事故。”滕玉明说,为此,长润石油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不断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每位新进职工必须接受三级教育;每半个月组织车间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活动;每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发放培训教材及事故案例给职工学习。

“实现智能化生产,完善生产制度,对于身处石化行业的长润石油而言是一种保障,确保安全生产。”滕玉明说,未来,企业还将继续对智能设备进行投入,全方位保障生产安全。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服务地方彰显社会价值

近几年,地处偏僻的长润石油常常迎来成批的参观者,环保部门将其作为化工企业绿色发展的“教科书”,多次组织其他企业前去参观考察。

今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正式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提出了绿色企业远景目标。长润石油也在绿色“白皮书”上签下了名,开始在更广阔的领域推广绿色发展。

除了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滕玉明在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还积极地回馈社会。

2008年,在五巷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长润石油先后资助大如亩、五巷、沈巷、大蒋巷等自然村及其他公益事业近100万元,为村庄“五化三有”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汶川地震中,滕玉明带头捐款捐物,踊跃缴纳特殊党费。2011年,东安实验初中改建,他拿出50万元资助学校建设,并号召全体商会成员踊跃捐助。2016年,再次投入30万元,资助大如亩自然村进行天然气改造。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在近几年石油价格大幅下滑的不利因素下,滕玉明仍然将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对困难职工也关爱有加。职工陈文华因车祸重伤病故,家庭因此返贫,儿子面临辍学。滕玉明得知此事后,多次上门慰问,并每学期资助其1万元学费。

“山高欲前行,好梦起宏图。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将奋发有为、和衷共济,奉献绿色、创造更好,让我们再次启程!”面对未来,滕玉明充满豪情。

从废油中“炼”出“工业血液”——访常州市长润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