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王翦滅楚為什麼非向贏政要兵60萬?

我們都愛想念熊


秦國作為戰國七雄中笑到最後的國家,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雖然秦始皇只花了十年的時間打完了統一戰爭,但是秦國為此打了上百年的基礎,最終才能完成全國統一。六國中秦國打的最艱難的應該數楚國了,秦國出動二十萬大軍都沒有吃掉楚國,最後還是靠老將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滅掉了楚國,可見滅楚戰爭打的有多困難。

秦王嬴政是在公元前224年決定發動滅楚戰爭的,當時他問了新起之秀李信和老將王翦各需要多少兵馬可以打敗楚國,李信說“二十萬足矣”,而王翦則說“非六十萬不可”,雖然秦朝實力強大,但是要一下拿出六十萬兵馬給一個人率領未免有些吃力和冒險,秦王也以為王翦是年老無力才要這麼多兵馬,所以沒有答應王翦的請求。於是派了李信率二十萬兵馬前去攻楚。李信畢竟也是秦國著名的將領,還是有些能力的。秦軍兵分兩路,李信率軍攻打平輿,蒙恬率軍攻打寢丘,起初能大敗楚軍,但是李信急功急切,攻陷郢都後中了楚將項燕的誘敵深入之計,項燕率領楚軍追擊李信,三天三夜未曾停軍,最終大敗秦軍,李信兵敗而逃。

秦軍戰敗的消息傳回秦國震動了朝堂,秦王無奈只好請稱病不出的老將王翦出馬,也同意了王翦要六十萬兵馬的請求。可是為何王翦執意要六十萬大軍才能滅楚呢?

主要是因為這場戰爭的目的是要滅亡楚國,而不是小打小鬧,一旦出兵就要有必贏的把握,否則如果戰敗削弱自身實力事小,擾亂統一六國的計劃事大。而且如果想要滅亡楚國,就需要把楚軍全部殲滅,但是楚軍當時分散在了楚國各地,想要把楚軍集中起來就要大軍壓境,讓楚國有危機感,這樣不僅楚國會將軍隊集中起來對付秦軍,也為秦國殲滅楚軍創造有利條件。

王翦是個會運用心理戰術的老將,喜歡以靜制動。當時秦軍剛剛被楚軍擊敗,士氣正低落著,楚軍也因為打了勝仗士氣高漲,顯然此時不宜貿然進攻。於是王翦讓士兵安營紮寨,靜觀其變,項燕也因為秦國這次來了六十萬大軍,有所忌憚,不敢貿然行動,於是兩軍就這麼對壘著。直到一年後楚軍高漲的士氣消散的差不多了,而秦軍內部也已經走出了戰敗的陰霾,都開始在軍營扔石頭玩了,可見已經十分放鬆了,此時的秦軍只要稍微整肅一下就可以立刻投入戰場。反觀楚軍這邊,項燕在經過一年多的和平對壘後,以為秦軍不是來和楚軍決戰的,而是怕楚國因為剛擊敗李信的二十萬大軍而趁勝追擊,所以派兵來阻擋。項燕錯誤的認為戰事不會爆發,加上一年的對壘軍隊的後勤補給也跟不上了,於是決定率軍撤退。王翦立刻抓住戰機,趁著楚軍東撤之時全軍出擊,大敗楚軍。

此一戰使得楚國滅亡成為板上釘釘的事,秦國離統一又進了一步。當初李信的失敗不僅是因為他年輕驕傲,更是他錯誤的以為只需要攻入楚國都城就能滅亡楚國了,殊不知只要楚軍還在,楚國就不會亡。但是王翦是抱著全殲楚軍的目的的,所以他要了六十萬大軍,這是一個老將的智慧,缺乏經驗的年輕將領李信還是比不了的。


風塵講歷史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主要戰績: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接著又南下橫掃白越。那麼今天咱們就說說王翦為什麼要六十萬兵力對陣楚國。

我們先來分析下楚國的形勢。

1.秦國消滅燕趙後,楚國在秦國進攻下丟掉十幾座城池,楚國嚴重感受到滅國的危機,舉國上下同仇敵愾。

2.第二年,秦國命李信為主將攻打楚國,秦軍大敗,楚軍士氣高昂。

3.楚國地廣物博,戰備資源充足,短時間內可調動兵力足有百萬。

王翦結合楚國戰爭形勢分析,向秦王嬴政提出:“大王你一定要帶兵,非六十萬不可”後來秦國取得戰爭的勝利,證明王翦戰略的正確。

這一戰成了三十六計中“以逸待勞”的典型戰役,王翦在伐楚時不斷書信請求秦王賜田,消除了秦王的疑心,這使得王翦明哲保身。

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搖筆雲飛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消滅了魏國。秦王嬴政打算攻打楚國,召集將領們議論。他先問青年將領李信,打楚國需要多少人馬。李信說:不過二十萬吧。他又問老將王翦,王翦回答說:楚國是個大國,用二十萬打楚國是不夠的。依臣的估計,非六十萬不可。秦王很不高興說:王將軍老了,怎麼這樣膽小?我看還是李將軍說的對。於是就派李信帶領二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去了。王翦就告病回老家了。

李信帶大軍二十萬到了楚國,不出王翦所料,打了敗仗,士兵死傷無數,將領戰死七位,自己也只好逃了回來。秦王嬴政大怒,把李信革職,親自跑到王翦的家長清王翦出來帶兵。

王翦還是要求帶六十萬軍馬才行。他說:楚國地廣人多,他們要發動一百萬人馬也不難。臥說帶六十萬大軍還怕不夠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秦王嬴政答應可王翦!

王翦帶軍六十萬攻打楚國,楚國全國的兵力都用上了。王翦只修築壁壘不讓出戰,楚國大將項燕一再挑戰,王翦都不理睬,過了一段時間,項燕麻痺了,認為王翦是來駐防的,就不把王翦的大軍放在心上了。可是,就在項燕不在意時,王翦命令六十萬大軍排山倒海般的衝殺,使得楚軍一下子蒙了,慌亂中來不及抵抗,各自逃命。楚軍越來越少,秦軍一直打到壽春(今安徽壽縣西),楚王背俘虜。項燕得知楚王被俘,過了長江,想繼續抵抗,王翦造了不少的船隻,渡江追擊,項燕看大勢已去,拔劍自殺了。


路遙lgy


公元前225年,李信攻平輿,蒙恬攻寢,大破楚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楚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李信奔還。《資治通鑑》李信的進軍路線大至是兵分兩路,李信蒙恬各10萬,李信率軍一鼓作氣連下兩城,約蒙恬會於城父,欲會合後進攻邾城。這時項燕率二十餘萬楚軍水路並進迎於西陵,並於魯台山諸處設下七處埋伏。李信恃勇前進進入埋伏圈大敗而走。項燕逐之,三日三夜不息,殺都尉七人,李信逃回秦國,蒙恬還沒到城父,聞李信兵敗,率軍而回。李信雖然其勇可嘉,但畢竟年少輕敵,沒料到項燕布了個口袋陣,結果慘敗逃歸。王剪則相反,憑他破趙,攻燕,滅魏的經驗,深知要佔領楚地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因此特別謹慎,正面你持優勢少則40萬人,加上助攻10萬,預備隊10萬,總兵力不能少於60萬。在具體的作戰指揮中,首先避敵銳氣,秦軍新敗士氣低落,楚軍剛勝士氣高漲,關鍵在於“養氣”。特別是戰敗後,宜“漸漸蓄氣,漸漸鼓之,養之使盛。”王剪兵屯於天中山,連營十餘里,堅壁固守,項燕率二十萬兵正面迎敵,項燕終日使人挑戰,王剪不出,休士洗沐,日椎牛設饗,親與士卒同飲食,將吏感恩,願為效力,屢屢請戰,輒以醇灑灌之。相持一年多,軍營裡投石為樂,王剪每日使各營軍吏,默記其勝負。項燕這邊,看秦軍勢大,報楚王添兵助將。楚王派景騏率二十萬兵,與項燕會合。使這場大戰雙方總兵力達到百萬。由於楚軍糧草告急,項燕準備暫時後撤。當夜王剪突然召集將士,選出平日驍勇有力的士兵約2萬人,組織了突擊隊,其餘大軍分數路,吩咐楚軍一敗,分頭略地。項燕沒料到王剪突然殺到,倉皇出戰,楚軍大敗。王剪堅壁而守,休養士馬,改善飲食,這是恢復士兵的體力,撫循士卒,同食共住,這是鼓舞士卒的信心,投石超距,表明士兵們已有一定的士氣,已在自發的練兵,這是提高士卒的技藝,讓敵人多次挑戰而不出,是激勵士卒的怒氣,又避開敵人的銳氣。經過這樣的蓄氣與養氣,故而一舉而勝。


銀昉


秦朝滅楚的戰爭,最大的亮點就在於李信和王翦的兵力之爭,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都很熟悉:悍將李信率領20萬大軍攻楚,大敗而歸;而後秦王請出老將王翦,給了王翦60萬大軍,才終於踏平楚國。

那麼,為什麼王翦堅持滅楚之戰必須要60萬大軍呢?想要了解其中緣由,還是需得比較一下李信與王翦二人攻楚的過程。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當時的大概情況。

戰國末期,天下大勢已經明顯往西傾斜。起先稱霸的山東齊國,已經在與燕國的爭鬥中元氣大傷;而在馬陵之戰後,中原霸主魏國也從一流強國淪為了二流;即便是歷經胡服騎射的趙國,也在長平之戰與邯鄲之戰中實力大減。秦國東掃六國的勢頭,看似已經無可阻力。

然而,擺在秦軍面前的敵人,還有一個南方的楚國。

楚國的領地從黃河直到長江,廣闊無垠。即便歷經秦楚數場大戰,楚國的實力已經江河日下,但受惠於其廣大的疆域,它的體量還是足以拖垮來犯之敵。就算秦軍在兵鋒上已能勢如破竹,真正要和楚國打一場滅國之戰,還是需要做好最大的投入。

不過,當秦王問及文武眾臣如何滅楚時,年輕有為的秦將李信顯然還是還是低估了看似頹靡的楚國,自稱只需二十萬人即可滅楚。只有老將王翦尚且看得清當時的形勢,因而堅持要求動用六十萬人馬。

出於對當時秦國綜合實力的考量,以及對王翦年齡的質疑,秦王認為老將王翦已經開始變得“迂腐”和“膽怯”,非常不滿。因此,當秦國真正開啟滅楚之戰時,年輕的李信和悍將蒙武自然成為了嬴政的不二首選。

其實,早在滅楚之戰前,李信已經在滅趙伐燕的戰爭中顯露出十足的軍事才能。但縱觀滅楚之戰前的幾場戰爭,李信均沒有統籌整場戰爭的經驗:滅趙之戰時,秦軍主力的統帥權還是集中在老將王翦的手中,李信只不過率領一部與王翦完成對趙國的合圍;而在伐燕之時,李信也不過率先遣部隊突入燕地,有先鋒之功。

因而,當李信的二十萬大軍攻入楚地之時,其本身的驍勇加上秦軍的戰鬥力自然是勢如破竹。但是,當我們認清李信的進軍方式時,卻不難發現他犯了兵家大忌——後方不穩:

一開始,秦軍自潁川郡出發,向南進攻平輿(今河南境內)和寢丘(今安徽省西北),都大獲全勝,可見如在正面衝突,楚軍並無多大勝算。可當李信拿下鄢郢(今湖北襄陽),準備和蒙武會師城父(今安徽亳州)之時,昌平君卻突然在郢地發動變亂,切斷了李信的後路。與此同時,楚將項燕的軍隊也尾隨在了李信大軍的身後,最終乘著李信不備,突然殺得秦軍不知所措,大敗而歸。

究其緣由,正是因為李信的貿然輕進,疏忽了後方的防備,才輸得如此之慘。

遭此大敗,嬴政只好親自來到王翦的故鄉找他,請他率軍攻楚。但當著秦王的面,王翦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六十萬軍隊,只能多不能少。

為了統一大計,嬴政只好答應了王翦的要求。公元前224年,王翦與蒙武率軍60萬南下攻打楚國,秦王親自到灞上送行。要知道在當時,秦國所能動員的兵力不過百餘萬,除去各地的防衛部隊和在提防燕、齊兩國的軍隊外,這六十萬人幾乎是秦國剩下的所有家當了。秦第一次開啟滅楚行動時,秦王嬴政首選李信的20萬大軍計劃,也正是這樣的原因。

而王翦這一次堅持要用60萬大軍滅楚的原因,則是基於以下三點的考慮:

一.楚國軍事潛力確實不容小覷

雖然到了戰國末年,秦國國力已經穩居諸國之首,但是佔據了大片國土的楚國仍然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秦軍抗衡。楚地原屬蠻荒之地,楚國人大多民風彪悍、勇於作戰。如果秦軍不能有足夠的軍力,就可能再次遭到向李信那樣的失敗。但在統一的征途上,嬴政不能承擔第二次挫折。

因此,為了確保勝利,王翦更加明白必須以最強大的兵力壓向楚國。以楚國的國土和人力,即使有一百萬楚人抵抗秦軍也不意外,李信想用二十萬人徹底擊垮楚國,無異於痴人說夢。

二.攻城容易,守城難

在李信伐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二十萬秦軍確實已能輕鬆打開楚國國門,縱使李信和蒙武兵分兩路,也能迅速攻入楚地。由此可見,秦軍要攻進楚地、攻下城池,都並非難事。可難就難在保住這些城池,同時要擋住楚軍的反撲。

要知道,滅楚行動打的可不是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不是為了求得一城一池,而是一場滅國之戰,一場能把整個楚地徹底納入秦國統治版圖的全面戰爭。為了這些,秦軍就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正面殺敵、後方防禦、保護糧道、探測敵情……如果僅憑二十萬人,還要照顧楚國這麼大的國土縱深,恐怕再強大的軍隊也分身乏術。

三.楚軍方勝,士氣正高

如果說李信出兵前,王翦的要求只是其個人的想法,那麼李信伐楚之後,王翦的要求就更加堅定了。正如春秋戰國過去數百場征伐一樣,軍隊的士氣對於其作戰能力至關重要。楚國人在項燕的帶領下剛剛獲得大勝,如果秦軍不以盛大的軍容出擊,那麼秦軍中頹喪的士氣將會導致又一次潰敗。

而當王翦入楚之後,為了避免像李信一般的輕進,從而避開項燕主力的尾隨突襲或分割圍剿,即使是帶領著60萬大軍,他也沒有第一時間與楚軍展開生死決戰。相反,王翦手下的秦軍全然不像一個進攻者,他們在營寨中築起高牆,日日只顧操練,即便楚軍在城下叫陣好幾天也沒有人回應。當然,這也並非王翦懶惰,而是其看得出楚軍旺盛的士氣,明白貿然出擊將帶來的後果。

確實,王翦的擔憂和考慮是對的。聽說秦軍再次來犯之後,楚國又一次動員大軍前來抵抗。但秦軍的堅守不出,就是讓楚國人無可奈何。甚至於,秦軍將士還在軍營裡玩起了投石遊戲來進行鍛鍊,不管楚軍如何叫陣,就是不管不顧。

俗話說得好,“外行看指揮,內行看後勤”,秦軍這一次憑藉著強大後勤實力,與楚軍進行了長時間的消耗戰。楚軍面對秦軍的高牆束手無策,而秦軍又一直不出城,只是堅壁自守。最終,楚軍的糧草難以為繼,項燕只得無奈命令軍隊向東撤去。

就在此時,王翦抓住戰機,果斷進攻,跟在撤退的楚軍身後窮追猛打。而此時的楚軍士氣和體力都已被消磨殆盡,根本無力應戰,於是很快,秦軍便踏平了楚軍的主力,之後不費吹灰之力橫掃了整個楚國。


WarOH協虎


李信要二十萬,王翦要六十萬

公元前224年的時候,秦王趙政準備攻楚,他問李信與王翦:我打算滅楚,你們覺得需要多少兵力?

李信說:我需要二十萬就可以了,肯定能將楚國滅亡。

王翦說:二十萬肯定不夠,我需要六十萬才夠。

秦王趙政心裡想,六十萬,那就是秦國的全部家當了,楚國雖然厲害,當真的需要六十萬嗎?這個王翦肚子會不會有什麼壞水,等他手上有六十萬的時候,是不是反手當秦王呢?

趙政說:王翦呀,你還是太老了,怎麼沒有魄力嘛,看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李信很不錯,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於是李信與蒙恬帶著二十萬攻打楚國去了,而王翦就稱病回家了。

李信敗了,敗得很徹底

李信雖然年輕,但是實力還是有的,秦滅趙國、燕國,李信的表現都不錯,但是因為打這兩個國家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所以李信也確實輕敵了,畢竟楚國不是趙國和燕國。

李信與蒙恬兵分兩咱,一個攻打平輿,一個攻打寢丘,然後會師於城父,也就是說李信手上只有十萬部隊,而燕國大將項燕卻集中力量,至少也有幾十萬部隊,從背後追擊李信的部隊,最後李信大敗。

趙政請王翦出兵,王翦大敗楚軍

李信之敗,讓秦王趙政冷靜了下來,之前打得太順利,所以會驕傲自滿,楚國還是那個強大的楚國,看來,王翦說的是沒錯的,確實得六十萬,所以他就親自去請王翦來帶兵。

王翦答應得很爽快,但是他也有條件的,那就是讓秦王趙政賜他宅田,趙政一聽,這個容易呀,當然滿足,而王翦在出兵前,又多次向趙政提出要求,其他將領就擔心,這個是不是有點過分呢,仗還沒打呢,要求這麼多,王翦說:只有這樣,秦王趙政才會相信他沒有野心,只是想當個富家翁而已。

王翦率兵到了楚國,他也不著急打,在那邊呆了整整一年,每天就在玩,楚軍也慢慢鬆懈了,然後秦軍趁楚軍調動的時候,突然進攻,最後大敗楚軍。


歷史簡單說


攻打楚國之前,李信自信20萬兵力可滅楚,而王翦認為非60萬不能為。秦王政果斷選擇李信,於是有了李信的狼狽而歸。

臨陣換將,兵之大忌。然而滅楚之戰中,面對李信的失敗,秦王政還是將王翦換上,且舉全國之力組軍60萬交給了王翦。

而王翦不負眾望,一年後與項燕正式開戰,攻進壽春,滅亡楚國。可以說王翦的滅楚之戰是秦國自長平之戰後的又一次精彩之戰。

其實,自長平之戰趙國戰敗後,局勢發生很大變化,秦國的強盛已經不是任何一個諸侯國靠一己之力能對抗的,此時合縱應該成為主旋律,然而東方六國本就心不齊,又秦國還時不時派出間諜賄賂其臣,反間君臣。所以縱然合縱取得過部分勝利,還是阻擋不了秦滅六國的趨勢,秦國首先滅掉了韓國,然後趙國,在滅魏之前,王翦之子王賁領軍攻下了楚國北部十幾座城池,消除了攻魏的後顧之憂,見好就收。滅魏之後,滅楚之戰正式打響。

秦王政首先面臨的是選將的問題,秦王政是想要培養新的將領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李信很得秦王政的青睞,之前的滅趙之戰中,李信表現不錯,後來追擊燕國太子丹也算是立了頭功。所以秦王政首先想到了李信,問他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的說20萬足以,然後秦王政又去問了王翦,王翦則說非60萬不可,對於王翦的獅子大開口,秦王政明顯很排斥,他認為王翦老了,怯懦了,然後就用了李信。而王翦則稱病告老還鄉。

於是李信和蒙恬率軍難攻楚國,李信攻打平輿,蒙恬攻打寢丘,然後又攻克郢陳,兩人相約在城父匯合,攻打壽春。然而正當李信自信一舉攻破楚國的時候,後方出了問題,昌平君在郢陳發兵攻打秦軍,截斷了李信的後路,而項燕又組織楚軍也跟隨在秦軍後面,攻打秦軍,李信不察,最終七個都尉被殺,兩個營壘被攻破,李信狼狽而逃。

秦王政大怒,撤下李信,又親自跑去王翦的家鄉,希望王翦帶兵滅楚,王翦依舊堅持要用六十萬大軍,雖然很肉疼,但考慮到滅楚大業,秦王政還是答應了王翦,王翦知道秦王政多疑,為了安心攻楚,王翦向秦王政為子孫討要眾多田宅園池。這才讓秦王政放心將軍隊交給王翦。

王翦同蒙武率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大軍到了平輿,便安營紮寨,堅壁不出,無論楚軍怎麼挑戰,王翦就是悠哉悠哉的不出戰,而士兵們也是休息的休息,投石子的投石子,跳躍的跳躍。

秦楚對峙一年有餘,楚軍看到秦軍一直不進攻,考慮到糧草儲備問題以及農作物的種植和收割,人心開始浮躁,楚軍開始撤退,而秦國的士兵已經完全放鬆下來,於是王翦命令出兵,打敗楚軍,後來更是殺死項燕,楚軍潰敗而逃,不久,王翦同蒙武攻進壽春,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王翦為什麼非要兵六十萬。

其一、震懾楚軍。六十萬軍隊大軍壓境,其威懾力是相當大的,很可能楚軍沒有開戰就失去了戰勝秦軍的信心。

其二、楚國雖然已經衰落,早已不是什麼大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也曾是民風剽悍的諸侯國,在春秋時期一直和晉國爭霸,實力可見一斑,雖然戰國時期,楚國一步步衰落,但真要滅亡楚國,不是一般的兵力就可以的,李信的二十萬兵力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雖然李信為將不具備統籌全局的能力,沒有大局觀,但二十萬兵力確實難以應付楚人,顧頭不顧尾。

其三、楚國反抗秦國的情緒最為激烈,當初,秦昭襄王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直到三年後楚懷王死在秦國,這讓秦楚勢不兩立,在滅國戰中,必然遭遇楚人的激烈反抗。

其四、目的是滅楚。如果秦國只是攻打楚國,奪取一些城池,那麼很容易成功,前文說過王賁在滅楚之前就攻下了楚國十幾座城池,但一面臨攻佔楚都,滅亡楚國這個問題,所要考慮的就不是局部勝利這麼簡單,如何攻進壽春,如何保證攻佔的土地不會重新失去,如何殲滅楚國的有生力量,如何調度糧草,甚至對楚軍形成包圍之勢,這不僅需要將領的統籌調度,更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且李信戰敗後,王翦仍舊要求六十萬大軍,又多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喚起秦軍的信心,楚軍剛勝,士氣正盛,較之從前更難對付。


尚宮女史


老將王翦的這個安排充分體現了一個合格的總司令的素質。秦王政能夠最終同意王翦的這一策略,足見他也是一個有膽有識的國主。君臣一番天衣無縫的合作,加速了楚國的滅亡。

楚國地方數千裡,人口眾多,兵力強盛,山川湖泊眾多,不同於關中一馬平川,打起來十分費力,加之此前李信、蒙恬率領的20萬大軍征伐大敗虧輸,楚國士氣正旺,要是一城一地慢慢啃,可能需要分批次陸續投入超過60萬軍隊,耗費數年才能夠辦到,這樣子,秦國的消耗是難以承受的。

王翦看到了這個漏洞,毅然決然用秦國的全部家當來博一次。為了消除秦王政的疑慮,出征過程中不斷地請求封賞,讓國君放心。王翦的策略其實很簡單,楚國看到60萬這樣的一大坨敵軍,不得不抽調全國大部分兵力來抵擋,要得就是這個策略,否則漫山遍野找敵人決戰,會拖垮自己。項燕果然上當了,率領20萬軍前來堵截,可惜王翦不為所動,自己的60萬軍在此,敵人的20萬也不敢進攻,雙方開始拼糧草消耗,拼士氣。

秦國軍隊常年征戰,早就習慣了野地紮營,風餐露宿。可是楚國將士辦不到,他們沒有秦軍的紀律嚴明和堅韌不拔,時間一長,後勤調運不及,兵士思鄉心切,有點動搖了。楚國主將項燕不得不安排部分軍隊輪番休整,就在一部分軍隊開始行動的時候,王翦親自擂響了進攻的大鼓,60萬虎狼之師潮水般湧了過來,幾乎是頃刻間就摧毀了項燕的防線,項燕戰死,楚國失去了抵抗能力,不久滅亡。

不得不佩服,在指揮大兵團會戰方面,六國根本沒有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將領。秦國攻滅天下,就是大勢所趨。

…………

謝謝閱讀!


史韻書局


為什麼說王翦這麼牛呢!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其子王賁在輔佐秦始皇共同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他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可以這麼說假設沒有王翦父子秦始皇能不能共同六國仍是一回事兒呢?就算共同了六國估量也要晚上幾年或幾十年。你就可以夢想下王翦的軍事才幹有多麼厲害了.

公元前238年嬴政仍是親政,在根除國內的要挾之後,就初步著手準備共同六國的作業。秦王嬴政採取了魏繚提出的一起戰略。既撮合燕齊,穩住楚魏,消除韓趙,拖延各個擊破。在這種戰略方針指導下,一場空前的共同戰爭拉開了序幕。

公元前226年秦王問諸將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蔣王翦以為楚國地廣兵強,必須有60戎行才幹伐楚,而驍將李信則說只用20萬戎行就能攻下楚國。秦王以為王翦因垂暮怯戰,沒有聽取他的定見,派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乘楚國內訌之機,分兵倆路進攻楚國。李信攻擊平與,蒙恬攻擊寢邑,大敗楚軍。李信接著進攻鄢郢,又拿了下來,所以帶領部隊向西行進,要與蒙恬在城父會師。其實,楚軍正在跟蹤追擊他們,連著三天三夜不停息,效果大敗李信部隊,秦軍大敗而逃。

秦始皇聽到這個音訊,大為盛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見到王翦抱歉說:“我由於沒選用您的策略,李信果然使秦軍蒙受了羞恥。現在風聞楚軍一天天向西逼進,將軍儘管患病,莫非狠心扔掉了我嗎!”王翦說:“大王必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滿口答應說:“就只聽將軍的謀劃了。”

所以公元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60萬大軍在攻楚國。效果我們都知道了王翦和蒙武滅掉了楚國。

王翦是秦國超卓的軍事家,也是繼白起之後,秦國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作為秦代超卓的軍事家,王翦首要戰績有破趙國國都邯鄲,消除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除楚國,與其子王賁同時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超卓的軍事指揮才幹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一生征戰許多他智而不暴、勇而多謀,在其時屠戮無度的戰國時代顯得極為可貴 。


王浩田1


王翦滅楚為什麼需要60萬兵,寒鯤認為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楚國是當時除了秦以外版圖最大的國家

在王翦滅楚前夕(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3年),楚國是除了秦國以外版圖面積最大的國家,楚國當時還佔有淮北、淮南、贛江、江東等四個區塊,而齊國只剩半個山東半島,燕國只剩一個偏遠的遼東半島,代國(趙國王族後裔)只剩區區一片代地(以今天的蔚縣為核心的晉冀交界地帶)。行軍打仗,除了需要消滅敵人,還需要駐守敵區,面對當時僅剩下的一個大國,動員的兵力太少,既不能有效消滅楚軍剩餘主力,也不能有效實施對新佔領地區的控制,當然很容易失敗。

楚國緊鄰統治並不穩定的燕韓趙魏楚新附地區

當時楚國的西部緊鄰秦昭王以來半個世紀秦軍剛剛征服了的河北平原(燕趙故地)、上黨高地(韓趙故地)、中原地區(韓魏故地)與湖北平原(楚國故地),有的地區成為秦國版圖甚至都不到10年,在這些地區,秦軍也需要不斷進行強力鎮壓才能壓服當地反秦勢力。

一旦秦軍開赴楚地作戰,緊鄰前線的便是剛剛滅國了的韓魏兩國故地,當地民眾反秦運動很容易與楚地反秦作戰聯動(張良刺秦甚至發生在秦統一以後、陳勝吳廣反秦起義也是在這片地區掀起來的),使得局勢更加複雜。李信伐楚時,便是被後方的昌平君之亂打亂了節奏,導致昌平君與項燕的聯動,最終導致伐楚失敗的。

對於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老將王翦來說,楚軍本身並不可怕,楚國及其周邊複雜的局勢,才是最為可怕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在兵力動員上按照當年的長平之戰那樣發動足夠多的秦軍,方能在複雜的滅楚作戰過程中,從容消滅楚軍主力、從容接管楚地領土、從容應對各處不穩定因素。

【下圖為遊戲《三國志13》中的王翦形象】

綜上,楚國領土本身的廣大(當時還剩下楚國極盛時期的五分之二),加上楚國西部緊鄰秦國統治最不穩定的區域,導致王翦滅楚必須動員60萬兵力與後勤人員方能穩妥實現既定戰略目標。

覺得本答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望點贊轉發支持

如果您有獨到的見解或補充,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如果您喜歡寒鯤的文字,可以點擊回答上方的頭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