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原定7月24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夏季奧運會,因全球疫情的突然爆發能否如期舉行變得撲朔迷離,關於取消舉行或延期舉行的言論也一度佔據各大媒體主流頭版位置。

面對外界的傳言,日本奧運大臣橋本聖子也終於在本月3日對外發聲,其表達的核心意思是:“主辦城市東京與國際奧委會雙方簽署的協議中規定,奧運會只要在2020年內舉行就可以,因此可以延期舉行”。此外還提到:“只有國際奧委會才有權利取消東京奧運會,條件是奧運會參賽者的安全嚴重受到威脅,或不能於2020年內舉辦,主辦城市沒有提出取消的權利。”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與此同時,在3日瑞士洛桑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上,奧委會對外新聞發言人對外表示:“基於現在掌握的情況,目前沒有理由更改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行時間,7月24日將按照原計劃舉行”。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會議上也表達了同樣觀點,同時鼓勵運動員繼續備戰2020東京奧運會。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表態,不難看出無論是主辦城市東京或是國際奧委會方面,至少目前來暫時都沒有取消本屆奧運會的意思,畢竟現代奧運會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競技體育概念,說牽一髮而動全身一點不為過。若真的取消奧運會,對於日本來將會是時間、金錢雙重打擊,在一定程度上必將會對其經濟造成影響。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自2013年9月申辦成功後,日本已經為奧運會準備了7年,民眾對於奧運的期盼和熱情也被逐漸調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會提升了國民的凝聚力。此外,對於日本這個老齡化嚴重的社會來講,奧運的到來給民眾注入了一些活力,也讓“宅”在家裡的年輕人有了與世界直接“交流”的機會。然而當這種發自內心的動力一旦嘎然而止,日本恐怕需要更多的7年來彌補民眾心裡的創傷。

除了精神層面之外,奧運賽事在前期投入階段絕對是“噬金獸”,場館的建設、翻新,基礎設施的投入等等,往往都以數百億美元計算。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日本政府為東京奧運會(殘奧會)預計投入約250億美元(約1750億人民幣)的資金,這個數字已經超出申奧時73億預算的3.5倍,僅場館建設方面就已經花費約80億美元。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而相對於前期投入,奧運背後的帶來經濟賬才是日本政府最關心的。據媒體測算,奧運期間僅與賽事相關的旅遊業就能創造2400億日元的收入,能夠給日本7月到9月的GDP增加0.2個百分點。到2030年在奧運經濟輻射影響下,預計將創造高達到32萬億日元的收益。要知道,日本經濟在2019四季度的GDP下降了0.39個百分點,是最近5年的最大降幅,造成GDP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其國內民眾個人消費意願的萎靡。

也正因為上述的原因,2020東京奧運會早就被日本政府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引擎,加大日遊客人數是重要關鍵點。據悉,藉助東京奧運會日本計劃將訪日遊客人數增加到4000多萬,相當於在2019年的3100多萬的基礎上增加近三分之一,通過帶動消費來拉動2%以上的GDP增長。若可以達到預期,那麼這個GDP增長率將是日本近幾年的最高。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此外,如前面提及為了配合奧運會,日本也在新建和更新基礎設施。而這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主辦城市東京周邊,以拉動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尤其是交通方面。這種措施將有助於加速人員由東京向周邊的流動,進而緩解東京的壓力。

因此基本可以斷定,日本和奧組委若不出現“局面無法控制”的情況不會取消奧運會。別忘了還有贊助商這關。那麼,在兼顧安全和經濟的情況下,日本很有可能選擇延期,而相較於取消其實延期對運動員同樣有著不小的傷害。

為什麼說日本不會取消奧運會?而延期對運動員傷害大?

或許有人會拋出,如果取消了運動員4年就白準備了,競技體育有幾個4年等等論調,而延期無非就是換個時間有實力照樣拿冠軍!沒錯,這些觀點都有道理但卻忽略了競技週期這個概念。對於職業體育來講,尤其是奧運項目基本上都會有奧運週期這個概念,高水平運動員都會參照奧運召開的時間點,通過1、2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將自己的身體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

如果按照目前媒體報道可能會延期到冬天舉行,必定會極大打亂運動員的備戰計劃。屆時,錯過最佳狀態的運動員比賽成績肯定會受到影響,隨之也可能帶來更多傷病。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講,比賽勝負之外他們更關心能否超越自己,是否發揮了最佳水準,這也正是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理念。

據悉,5月份會最終決定東京奧運是否延期,或許會是滿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