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魏忠贤把控朝政期间,是一段很黑暗的历史吗?

oO灰機Oo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后期党争特别厉害,明朝的灭亡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东林党和阉党间的争权夺利造成的。那么九千岁魏忠贤在位期间明朝真的很黑暗吗?恐怕不像胜利者东林党们所说的那样,魏忠贤黑那么东林党更黑,且看魏厂长在位期间都干了啥?魏忠贤动了谁的蛋糕?好和坏是相对的,特殊问题缠着你看待。



别人口中十恶不赦厌的魏忠贤

魏忠贤明末大宦官,人称九千岁比皇帝少一千岁而已,可见其权利势力多大。都说是他把大明王朝搞得民不聊生,把百官打压得没有出头之日,把大明王朝弄得不像样。可是这样坏事做尽又巨贪的魏忠贤却没有像号称大清官的徐首辅那样,家里有几十万亩田,也没有像东林党很多有权势的人那样有庞大的家族,就算他有那么一群干儿子干孙子,可这群人里很多都是读书人。



魏忠贤在位很好的压制东林党

封建王朝为了加强皇权都喜欢培养多方势力,达到平衡使得国家稳定,不至于被让一家独大让自己的权利受损,帝王权术讲究的是平衡。魏忠贤在位期间通过排除异己尽最大的努力打压东林党,使得大明王朝的皇帝权利和大臣得到平衡,不至于被不作为的大臣搞得乌烟瘴气,使得腐败的大明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可是他一死被打压多年的东林党人上台,这帮满口仁义道德本事不大的人,很快就让大明朝走向了深渊。



魏忠贤捞钱的同时也让国库胖了起来

明朝后期后金(后来的清)崛起,危害辽东地区,明朝为了剿灭这叛乱就需要发动战争。打仗必定是粮草先行,这都是需要白花花的银子。魏忠贤也知道老向只有一亩三分地的百姓收钱迟早会出事,毕竟他们真没钱。而江南地区由于早起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发达大户人家多就向他们收商业税,矿税。可这就动了东林党人的蛋糕,毕竟文官多出自富庶的鱼米之乡。魏忠贤在位的时候国库里的钱还可以向这些大户人家要,可他这一去吝啬的东林党上台怎么可能拔自家的毛肥国库,转身就向老百姓苛捐杂税。从后来崇祯皇帝叫大臣们捐钱抵抗起义军,大臣们个个扭扭捏捏的样子。



魏忠贤肯掏钱支持明朝军队

魏忠贤在位期间很注重军队的建设,通过支出大量军费掏钱买枪买炮,按时发军饷军队后勤有保障,使得明朝很容易压制住后金的叛乱。再看魏忠贤死后皇太极他们是越打越强,还不是东林党把该到位的钱给贪了,没钱怎么叫将士用命。还有魏忠贤在位的时候对平辽将领至少信任,肯给钱给粮给辅助,而东林党就是不断拖后腿结果清军入关。也许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只要保住自己的富贵就行。



结果魏忠贤被逼死,大明王朝大厦很快就倾覆。任凭崇祯皇帝怎么补救,就是救不回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正是魏忠贤在位时很好的平衡党争,才使得大明王朝身处黑暗仍然能活着。可他一死大明王朝彻底落入东林党手中,更黑暗的时代来临,逼得天下烽烟四四王朝迅速崩溃。后来崇祯还是有良心,好好安葬了魏忠贤,可以说他好在可以掌控朝廷局面,不好就是动了别人的蛋糕,黑暗是黑暗至少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阙鱼肥


魏忠贤,历史记载他原本是个市井无赖,后来混不下去了,阉割以后进了宫做太监。对于这一点,我表示一点点的怀疑。史书编写一向是读书人编写的,读书人自认为清高,他们恨死了魏忠贤,肯定不会给他写的多好,就像各代明君出生的时候都是什么“紫气环绕”、“真龙现世”诸如此类的马屁精写法。

魏忠贤把控朝政期间,对于不喜欢他的人(主要是东林党党徒)简直就是炼狱。魏忠贤把控朝政基本就是皇帝了,一言可以杀人;另外掌握了强大的特务机关,谁敢说他的坏话,基本上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人不狠,坐不稳,要想坐到这个位子上牢不可破就要培植心腹、清除异己、迫害大臣,这是魏忠贤的罪恶。但也要强调一点,魏忠贤的针对对象一般是朝廷里面的大臣,对于老百姓基本没有记录说魏忠贤残暴不仁啥的。

东林党本身就是大地主、大资本家、大富豪组成的知识分子团体,他们嘴上说着孔孟之道背地里却只为自己的利益。明熹宗皇帝打仗没钱了,东林党居然提议继续增加老百姓的赋税,明末的老百姓因天灾和连年用兵已经不堪重负了,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东林党居然还要增加赋税。崇祯皇帝听从了东林党的建议,天下乱了,国家灭亡。

魏忠贤的作为也许比较粗暴,但确实是内忧外患之下的不错的解决办法。他征商业税,商人有钱啊;实在不行就抄个家,那些大臣哪个不是富可敌国;再不行就是逼迫捐款。这样一来,代表了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东林党不恨魏忠贤才怪。魏忠贤的手段有些黑暗,但结果是不错的的,朝廷有钱了,老百姓的负担没有增加很多还能活下去,部队有了军饷,对抗后金就还有底气啊。

对比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上来就把魏忠贤咔擦了,全面接受东林党的治国方针,国家穷到连崇祯皇帝皇后的嫁妆都给拿出来补贴军饷,这些东林党可不管你国家死不死活不活,一分钱不出,大不了改换门庭就是了。边关将士军饷拖欠一年多,百姓纷纷造反,国家由此大乱。据说李自成攻破北京,抄了东林党党徒的家,抄出白银七千万两,大明国库却连一两银子都没有。

总的来说,魏忠贤在外是皇帝的代言人,他培植自己的实力,迫害反对者,手段毒辣;同时对于老百姓还是相对温和,主要集中对付有钱的士大夫阶层。他在把控朝廷期间,大臣的日子生不如死,国家整体保持稳定,边关战事也相对有利,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民变或者造反情况。

魏忠贤把控朝廷时期对于士大夫是黑暗的,对于大明王朝本身而言则未必。

欢迎您批评指正。


历史de缝隙


客观来说,魏忠贤对明朝有功也有过,总体过大于功。

魏忠贤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大太监,号称九千岁。

魏忠贤权倾天下,阉党无恶不作,残酷迫害东林党等忠臣,导致明朝政治黑暗。

但魏忠贤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魏忠贤出生贫苦,对广大农民比较同情,因此魏忠贤主要是向富人征税,而减轻农民负担,在魏忠贤的主导下,天启时期明朝的财政收入还是不错的,使明朝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对后金的战争,天启时期明朝对后金的战争占据明显优势,作为明朝财神爷的魏忠贤功不可没。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朝没有抓住占据优势的时机彻底打垮后金,魏忠贤也难辞其咎。

由于魏忠贤等人的陷害,导致明朝抗金名将熊廷弼被天启帝冤杀。

熊廷弼被冤杀以后,明朝的抗金名将仍然人才济济,孙承宗主持抗金大局,构造了坚固的关宁锦防线压制后金,袁可立指挥毛文龙沈有容 张盘等将领从海上战线袭击后金的后方辽东半岛,收复旅顺等辽南大部分沿海地区,对后金形成包围。明朝头号抗金名将袁崇焕在宁远大战大胜努尔哈赤带领的十三万后金主力,使努尔哈赤遭遇44年战争生涯唯一一次惨败,努尔哈赤也被火炮击伤,七个月以后郁郁而终。宁锦大战袁崇焕大胜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后金四大贝勒带领的十几万后金主力,重伤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击毙觉罗拜山巴希等,后金军伤亡惨重,皇太极被迫撤退。

可惜魏忠贤嫉贤妒能,袁可立孙承宗袁崇焕孙元化等抗金名将先后被魏忠贤排挤出朝廷及辽东抗金战场,导致明朝没有抓住占据绝对优势的良机彻底打垮后金。

综上所述,魏忠贤虽然对明朝天启时期对后金战争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过大于功。崇祯帝即位以后除掉魏忠贤并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孙元化等抗金名将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厚德载物49847


毫无疑问,魏忠贤把持下的明朝是极其黑暗的,虽然黑暗,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作为”!

相信大伙儿上学时,都读过《五人墓碑记》吧,试问,如果一个朝代不黑暗,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篇文章,可不是小说啊,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事情!魏忠贤上位的手段,本身就比较黑暗,用不正当的手段挤走自己的上司太监,并和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结成对食!大权在握的他,虽然起初不愿和东林党为敌,但在东林党“自己作死”的帮助下,老魏和其余的人结成“阉党”,死磕东林,血腥打压,比如杨涟、左光斗等人的遭遇!可以说魏忠贤把持朝政时,东林党那绝对没有半点儿话语权!

那魏阉当道时,都做了什么事儿呢?基本就五件事:

第一,修书,那本《三朝要典》,这当然不是魏忠贤本人操作,他没那文化。

第二,修建寺庙,给老魏自己歌功颂德,争取进入“圣人”这一行!

第三,不遗余力的搜寻东林党,并予以惩治。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这帮东林人士,就是魏忠贤眼里最不听话的“捣蛋鬼”!

第四,当然是捞钱了,捞钱的方式那是层出不穷啊!价格不公到,却是“童叟无欺”!比如熊廷弼,老魏往他要好几万两银子,根本不管他是个清官!最终剁了没钱的熊大人,还“传首九边”!

第五,整死明熹宗的孩子,包括已经出生和没有出生的!

也许有人会说,魏忠贤当道时,明朝对后金的作战,取得了不少胜利,比如袁崇焕轰伤努尔哈赤那次。这么说吧,一来,袁大人曾给魏阉修过生祠,二来,如果努尔哈赤灭了明朝,老魏他自己去哪儿待??对于威胁自己荣华富贵的,老魏岂能容他?还有就是,阉党,大部分人都不如袁崇焕,你把他换了,一般拍马屁上位的家伙们,谁有能耐去挡努尔哈赤??

当年东林党的孙承宗在关外,修防线修的努尔哈赤心急火燎,却没办法,差点让孙老爷子给困死了,最后,还不是因为阉党上位,罢了老孙,从而自毁防线吗?

没想到的是,后来崇祯帝撸下阉党后,上位的东林走了“阉党”同样的路,忙着整人,耍嘴皮……


身在情长在²⁰¹⁹



125878215蜂獾


现在对魏忠贤有两种意见,一说他是“明朝柱石”,另一说他是“祸国殃民”。先且不下结论,观其所作所为,应该能发现真相。

忠贤发迹。魏忠贤出身贫苦之家,是一位混混,非常好赌且贪色。一次惨输之后,走投无路便恨而自宫,改名李进忠入宫。能对自己的子孙根痛下杀手,可见其人心够狠。

李进忠入宫后善于谄媚讨好,先是巴结上了司礼监秉笔王安的手下魏朝,两人拜了把子,也因魏朝的美言,王安对李进忠也另眼相待。



当时还是神宗朱翊钧在位,其长孙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与魏朝是“对食”关系。因为李进忠善于讨人欢心,客氏逐渐冷落魏朝,转投李进忠的怀抱。连自己把兄弟兼恩人的相好都撬,可见其人甚无底线。

转眼到了1620年,神宗、光宗一月内相继驾崩,年方15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登基。久居深宫,缺乏温暖,尚未成年的朱由校特别依恋乳母客氏,登基后即封客氏“奉圣夫人”,对其亲属也大加封赏,并赐李进忠名魏忠贤,大为重用。



抛去熹宗皇帝的光环,他就是个大孩子,其父朱常洛一直不被其祖父神宗待见,登位不久,则被郑太妃下大黄(烈性泻药)毒死。这就能理解明熹宗为何如此恩宠乳母客氏,这也是魏忠贤无法无天的物质条件。

魏忠贤伙同客氏祸乱后宫。杀死怀孕的裕妃,革除成妃的封号,甚至将怀孕的张皇后流产,使得朱由校始终没有子嗣。有一说这是为篡夺皇位做准备。个人推测是担心熹宗得子分宠。



铲除异己,结私营党。魏的党羽甚多,文有“五虎”专门帮他谋划,武有“五彪”充当打手。还有“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徒子徒孙沆瀣一气。对于所有反对他的,不听话的一律铲除,一时间朝堂惊恐,人心惶惶。

说魏忠贤忠的,完全是无稽之谈,天下皆知号称“九千九百岁”,这在君权至上的古时,完全够得上灭族的大不敬之罪。甚至为达目的,多次假传圣旨。



把持东厂,祸害天下。作为特务机关东厂首领,派出大批密探分布,凡言语稍有触犯魏忠贤的,一律动用酷刑捉拿杀戮。说有四个人喝酒,一人喝醉大骂魏阉,余人未敢做声,骂音未落,东厂密探冲入,将骂人者寸磔,而赏其余未骂三人。可见当时的高压恐怖到了何种地步。

说魏忠贤守土有功,力保大明,是颠倒黑白。从其1620年上位到1627年被诛,边防事务分别是熊廷弼和袁崇焕两人掌持,两人皆由东进党人举荐,而东林党和阉党正是死敌。



熊廷弼与王化贞因经抚不和,致使大败,两人皆获死罪,熊廷弼曾许魏忠贤四万金免罪,但因为拿不出来,魏大为恼怒,发誓除掉熊廷弼,大兴污蔑之事,最后致熊廷弼被判传首九边。

而袁崇焕之死据载也与魏余党污蔑有关。唉,有关这段历史太乱了……各说各话,也没人管管…但是宁远、宁锦大捷,就摆在那里,任人评说吧!



明朝的倾覆,罪过不在哪个人或是哪个党,这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大明从上到下烂掉了。百姓有饭吃,何来闯乱。政治清明、约束群臣,何来党争。为君者勤快些清醒些,又哪来的阉党之祸?


史海寻踪


魏忠贤只是起监督在京官员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对老百姓并沒什么伤害,明朝伤害老百姓的是一百多万明皇族成员,明朝黑暗与魏忠贤无关,因为魏忠贤并不贪财只是贪权,只与官员有过节与老百姓人吃人沒有半点关系,因为魏忠贤不会伤害老百姓。


jhlllll


准确的说魏忠贤把握朝政之前,朝堂就黑了。反而是魏忠贤把握朝政之后为明王朝续命。明朝自万历开始就夕阳西下,等到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国内就是一片烂摊子,四处起义军不断,关外努尔哈赤完成了辽东势力的统一,成了为刺在明王朝的一把利剑。

万历年间的农民起义,天灾虽有更多的是人祸,朝堂的昏暗,土地的兼并,过重的赋税。这时的起义军只是苗头,规模势力都不大,还没伤及明朝根基,只要朝堂能拿出政策,力挽狂澜绝对可行,可惜是万历不是太宗皇帝。

天启登基后,一批自诩清流的士大夫高谈阔论,以圣人标榜,干的都是男盗女娼的事。

魏忠贤的阉党并非早有计划的组织,阉党早期成员都是被东林党排挤走投无路投靠魏忠贤,人多了自然形成党派。魏忠贤把持朝政更多的自保。朱由校登基初的朝堂言论东林党占七成,看不惯魏忠贤的行为上书弹劾魏忠贤。更多的是魏忠贤妨碍了这些人的利益,找个理由除掉魏忠贤。

天启四年六月,杨涟疏劾魏忠贤,列数他共二十四条罪状,其他大臣也纷纷弹劾,不下百余疏。而魏忠贤找到阁臣韩炉,希望他从中调解。这是一种妥协的姿态。韩炉不肯合作,其他大臣也不肯息战。魏忠贤为求自保联合客氏对熹宗投其所好。逐渐朝政的议决权逐渐为魏忠贤把持。

魏忠贤以杨莲为突破口打压抓捕东林党人,东林党这一时期算是栽了。大权独揽的魏忠贤也不傻,他知道他的权力是怎么来的,所以他要保明王朝,对内平息起义,对外防住后金。要想做到这两点钱是关键,明朝的钱万历时就空了,在向农民伸手只会加剧起义步伐。因此魏忠贤把目光转向士绅,东林党派系。大力征收商税,减免民税,这一时期的起义浪潮有所缓和,辽东局势由倾覆转变僵持。

朱由检登基后,魏忠贤没了倚仗,东林党反补,朱由检处死魏忠贤,废除商税。辽东打仗要钱,赈灾也要钱,不征收富人的税只能加重徭役,恶性循环开始,一边是不堪徭役的农民纷纷加入起义大军,一边是镇压起义白花花的银子。

明亡不在后金,是在朝堂,魏忠贤不死,或者向秦惠文王一样,处死商鞅而保持变法。安抚国内,韬光养晦,如汉破匈奴,大有可为。


道极万物


魏忠贤家境贫寒。从小就是个无赖,没有上过学,经常赌博喝酒。因为输光了身上的钱,被逼无奈,情急之下自阉进宫当了太监。起初是在太监手下当差,直到1620年7月,万历皇帝死,太子明光宗即位。这时进宫整整30年的魏忠贤已经53岁。因为与太子关系亲密而备受明光宗尊重。

明光宗登基一个月就死了,其长子朱由校(明熹宗)即位。这时的魏忠贤成了皇帝最信任的太监。魏忠贤特别会哄人,经常陪熹宗玩各种游戏,哄他开心。明熹宗喜好木匠活,整天一门心思做木匠,也不读书,成了个地道的文盲。

魏忠贤还救过落水的明熹宗,更是取得了信任。不久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帮助皇帝批红,处理公务。由于魏忠贤不识字,只能令人把批文说给他听,然后再把他的命令写在奏折上,常常一处理就是一天。

1623年,魏忠贤掌控了东厂等特务机构,权势日益显赫,开始专断国政,排除异己,为所欲为,每次出行都是坐四匹马拉的豪华车。他的左右卫士都身穿锦衣腰系玉带,脚蹬长筒皮靴,佩上宝剑,而且还有厨师,戏子跟随,人数上万,尘土飞扬,声势浩大。

每到一处,一些逢迎拍马的官员热情迎接,高呼“千岁”。朝廷之事,无论大小,都须派人快马加鞭赶到魏忠贤面前请示,经他认可才得办理。

而明熹宗近在咫尺,却无人问津,真是朝廷上下只知有魏忠贤,不知道有皇帝。

魏忠贤的胡作非为引起正直官员的强烈愤慨,东林党人为此进行揭发和斗争。由于明熹宗偏信魏忠贤,东林党人和其他正直官员们哪里斗得国他?

1625年,魏忠贤及其党羽兴起大狱,以受贿之罪逮捕了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等东林党六人。杨涟被折磨死于狱中,顾大章自杀。第二年,魏忠贤又捕杀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周起元等7人。史称这两次事件为“前六君子”,“后七君子”


魏忠贤及其党羽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治集团,人称“阉党”。从朝廷内阁六部到各地总督,巡抚及州县尽是阉党之人,网络严密,盘根错节,热焰熏天,东厂,锦衣卫的特务布满天下,大批不满人员惨死狱中。讨好魏忠贤的官员为其修建生祠,劳民伤财,弄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

熹宗病逝,没有太子,其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皇帝即位后严厉惩治阉党,定了魏忠贤10条罪行,发配到凤阳。魏忠贤自知罪不可恕,在途中自缢而亡。

所以,魏忠贤把政期间,明朝是暗无天日,百姓有苦难言。

期待您的关注!请赐教


史里淘声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据说他原本是河北一个地痞无赖,好与人赌钱,因为欠人赌债,没办法只好自愿进宫为太监,凭借着机敏会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上司的提拔,有借机结识了当时太子的乳母客氏,从此二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宫中很多人都怕他们,也都巴结着他们。

太子即位后,因为感念乳母客氏的养育之恩,对客氏的话总是言听计从,魏忠贤也因此升为秉笔太监,从此掌握了朝廷奏章的发布,也就间接左右了朝廷大事。

这夫妻二人不仅在宫中无法无天,他们害死了 不听他们的太监宫女,草菅人命,连皇帝的妃子也不放过,甚至还敢害的皇后堕胎。因此遭到以东林党为主的朝廷中很多正直官员的弹劾,他们不断向皇帝上书痛陈魏忠贤及其党羽的很多罪状,可惜皇帝昏庸无能,闭目塞听,只听魏忠贤等人的谗言,导致朝政腐败,吏治黑暗。魏忠贤对东林党人非常憎恨,于是就借用手下的东厂和锦衣卫等特务组织大肆迫害忠良,他们不择手段,造成很多冤狱,弄得人声鼎沸,百姓们对他们避之不及,痛恨不已又不敢言语。

魏忠贤还指使他收的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义子义孙们在全国各地给自己建了很多本来是百姓们给清官好官们才建的生祠,强迫百姓年年给魏忠贤祭祀供奉。一时间魏忠贤的势力权倾天下,一手遮天,被称为“九千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就连当时小孩不听话,大人吓唬小孩就说魏忠贤来了,吓得小孩都不敢哭了。后来新皇帝即位,这皇帝借机将魏忠贤流放了,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在半路上就自己吊死了。

真实的魏忠贤

真实的魏忠贤究竟是怎么样的?不能单一的从史书对魏忠贤的评价中判断,毕竟史书工笔也是由人写的,难免会有不客观的地方。

明朝亡国是亡在崇祯皇帝手上的,而崇祯皇帝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了魏忠贤,崇祯皇帝还曾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可见崇祯皇帝对他掌权时的这些臣子心里是有些意见的。我们都知道魏忠贤倒台之后,被魏忠贤打压的东林党上台,崇祯皇帝指的亡国之臣应该就是这些人了。

天启年间,排的上号的民间叛乱只有苏州那一次,五人墓碑记所记的事件就是这一次。而到了崇祯上位之后,张献忠、李自成等人都开始造反了,可见这个时候是一个更不稳定,人民更不适合生活的年代。这其中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东林党人。东林党人一般多是江南大夫,而江南一带正是当时工商行业和对外贸易高度集中的地方。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对这些资本家进行了征税,商税、海税都是魏忠贤制定出来的。到了东林党上位之后,为了保障东林党人自己的利益,东林党建议皇帝停掉了这些税收,转而将这些税收加到了农民的头上。所以造成了明末许多各地农民都开始起义造反,这也是加速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而且东林党上位之后,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孙承宗,袁崇焕都被杀害了,但是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两位将领打了不少胜战,立下不少战功。

魏忠贤是哪里人士

魏忠贤是明代有名的宦官,一度被成为是“九千岁”,朝野上下一度流传着“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的传言。

1568年,魏忠贤出生在今天的河北沧州肃宁县一带,原名是李进忠。早年间魏忠贤就是一个混迹在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家境贫寒,但又不思进取,整日都沉迷在神色全麻和赌博当中。而且还和宫中的一些太监都有联系,这给魏忠贤进宫制造了机会。

直到有一次,魏忠贤因为赌博大输之后非常的苦难,所以心中积怨成恨,一怒之下就自宫了。万历年间魏忠贤就被选入皇宫当差。后来也有传言说,因魏忠贤与宫中太监的交情,魏忠贤没有净全身。后来魏忠贤巴结别人,进入到了甲字库。之后魏忠贤又通过关系,做了皇长孙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这一次的机会是魏忠贤人生的转折点。

皇长孙朱由校的亲身母亲早亡,所以一直都是有乳母客氏哺育喂养长大的,所以朱由校非常的依赖客氏。魏忠贤通过这一次的机会,接触到了客氏。客氏原本是与另一位大太监魏朝,结为对食之好,私下客氏都服侍魏朝。但客氏结识魏忠贤之后就开始冷落魏朝,与魏忠贤的关系也土匪猛进。因为客氏的关系,魏忠贤进入到了朱由校的视线。之后魏忠贤和客氏两个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将明朝廷搞的乌烟瘴气,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魏忠贤扮演者

魏忠贤一直是影视剧中的常出现的人物,凡是涉及到明朝锦衣卫东厂的电视剧都会有魏忠贤这个大反派出现,彷佛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当时皇帝的昏庸,朝廷的腐败,锦衣卫的凶狠,大臣的忠诚,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

因此有很多明星都扮演过魏忠贤。像是刘威、李立群、李丁、王刚、李国华、台湾演员金士杰等明星。这些明星的扮演都十分传神,都把魏忠贤那阴险、狠毒、奸诈而又两面三刀的阉人形象表演的很到位,有些电视剧中还把魏忠贤刻画为为武艺高强大内高手,他指挥者锦衣卫、东厂的走狗们到处追杀江湖儿女,迫害忠臣贤良,无恶不作,当然免不了一番争斗厮杀权谋,当然最后总是以魏忠贤的失败结局,魏忠贤不是死在对手刀下便是被叛徒杀死,总之死于非命。真实的历史是魏忠贤是上吊自杀的,大概是后人都对他恨之入骨,觉得自杀太便宜他了,便设计让魏忠贤死于非命吧。

不过毕竟有很多大艺术家都演过魏忠贤,所以而是魏忠贤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大奸臣,没有一点好的,亦忠亦邪,非常丰满的,毕竟魏忠贤无权无势,又是个太监,最后却能成为一个令人闻风丧胆,人人害怕的厉害角色,自然是非常有权谋有手段的人。魏忠贤的成长之路也是一个由善良变成邪恶的过程,如果没有早期的贫困艰辛,受人欺负,到没有得势后的凶狠奸诈,前后对比之强烈,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