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花了七万五,把儿子塞进最好的高中,现在工人老张却后悔死了

张山是镇里一个普通的工人。

但张山又不普通。职工们嘴里常说两个名字,一个是厂长王传龙,另一个就是张山刚上高中的儿子张小古。

张山早上来上班。

“诶呦。”看门的李大爷喝道,“张小古去市一中咧?”

“是的,劳您关注。”张山对李大爷稍一弯腰,以示谦逊和尊敬。

“市一中可好。人家市里一中,高一和高二上学期就上完高中所有课程,剩下来一年半全都用来准备高考。你说说,人家这么学,就是冲华京大学咧。”李大爷又开始跟附近的人宣传了。很快全镇就都知道,向来成绩最好的张小古去了市一中,要考全国最好的学校华京大学。

张山习惯了别人夸他儿子,只管埋头干活。张山干活麻利是全厂出名的。他的工作就是拿着手弧焊往钢板之间的接缝处怼。被他怼的钢板,二十年来永远是那些,焊好多少又运来多少。焊好的都去了哪,又做了什么,张山也管不着,对他来说和凭空消失无异。张山简直是带着焊工帽的西西弗斯。但他是高兴的西西弗斯,只因为张小古能给他长脸。

花了七万五,把儿子塞进最好的高中,现在工人老张却后悔死了

王传龙来视察西西弗斯们的工作了。他来和张山聊。

“张山啊,听说张小古也去市一中了?”

张山放下手头的工作站正:“厂长,您好您好。小古是去市一中了。”

“你在市里也有房子?不会吧。”

“哪有哪有。”张山摆手,“学区房这辈子咱也买不起。我给学校交了钱了,五千。”

“我不信。我儿子也去的市一中,怎么办的我也清楚。”

张山便凑近了王传龙的耳朵:“一万五。”

王传龙把脑袋移开:“还放屁。没有学区房,就得去中外合作班。七万五。”

张山赶紧做手势让王传龙收声:“是七万五。厂长你别让旁人听见了,我怕小古知道。”

王传龙便压低了声音:“你也真牛啊,一年工资才多少。你这爹当的,称职。”王传龙就要走。可刚走几步,他又转过头来。

“中外合作班跟老外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个收择校费的噱头。”

张山点点头,他早就知道。

“还有。”王传龙补充道,“交这份钱去的学生,和那些留级的混子安排在一个班。”

张山笑着摆了摆手。王传龙见他不信,也不自讨没趣,走了。

但张山就有点不对劲了。

中午吃饭,工友们都和往常一样,抢着盛饭夹菜,其间不免为了几块肉打筷子架。叫外卖倒是不用抢,可厂长嫌统一订太贵,只给职工提供大锅饭。大家都抢得满头大汗。

张山却在旁边傻站着。

张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活这么大年纪了,头一次感觉,肚子很空,却什么也不想吃。

但第二天张山就好了。他该是把这事忘了。

市一中到张山家的距离,一个小时的车程,每天来回坐两次吃不消。张小古平时都是住学校宿舍,周五晚上回家,周日晚上再回学校。

张山和媳妇平常就是方便面火腿肠,偶尔加鸡蛋。到了周五晚上,就变成了红烧排骨清蒸鱼烤鸡翅。张家每周多一个节日。

这周五,张小古回来时乐呵呵地。他要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张山和他老婆最爱听这些。张山他老婆在镇里纺织厂上班。女工平常都爱聊天,但张山老婆不爱。她平时话都很少说。所以,只有小古和张山热火朝天地聊着,张山老婆就在旁边笑着默默听。

“爸,我入学时就发现,有个同学长得特老。”

“你别说人家啊,让人听见了不好。”

“不是,爸,他是真老。那同学都二十八了,我们叫他老大哥。老大哥的梦想就是考华京,考不上就复读,一直拖到现在。学校早就不让他读了。可他爸妈一直往学校塞钱,学校便留着他。”

“那他得在高三复读啊,怎么在高一?”

“他上了这么多年高中,语文英语什么的还行,但数学极差。他平时测验就拿十几分,连最简单的数学题都不会做。就这样,到重点线都难,还整天嚷嚷着考华京。由于成绩太差,他多数在高一,偶尔去高二。”

花了七万五,把儿子塞进最好的高中,现在工人老张却后悔死了

“他是精神病吧?”张山这样以为。

“老大哥精神稍有点不正常。不过只要不提华京大学,是看不出来的。他这人特好,总给我们讲有意思的事。他说,前几届的一个同学,和他不是一个班的,常常笑话他。他就趁一天晚上八点半那同学放学时天黑,跟在他后面,冲后脑勺就是一铁饭盒。那人给打躺下了,后来只记得突然断片,一点也没想到是老大哥打他。”

张山老婆皱了眉。张山一拍桌子:“这不是混子么?该叫警察把他抓起来。你以后离他远点。”

“不是,爸,你不知道那人有多讨厌。之前,那同学听说了老大哥的事,主动找他,要帮他补习。老大哥特高兴,跟着学了一个月,天天包他午饭,还替他取外卖。结果,人家是在玩老大哥,教他的故意都说成错的。被老大哥发现后,他每次见到老大哥都说:‘你好,傻逼。’老大哥这才趁天黑打的他。”

张山拍了拍小古的腮帮子:“那也不能下这么狠的手啊。然后呢,他考到哪里了?”

“华京。”

“啧啧。”张山感叹道,“幸亏没伤到人家脑袋。”

“爸,他那种人,满肚子坏心眼,上了华京那就是祸害人家华京大学去了。真不如一饭盒把他打成傻子。”

张山拍了一下张小古的脑袋:“你这是什么屁话。谁不是爹生娘养的。人家孩子是顽皮。”

张小古有点生气。他猛扒拉几口饭,然后放下碗筷,“我吃完了。”便要走。张山媳妇叫住他:

“小古,他们为什么八点半放学啊,你们不是六点半放学么?”

“他们班有晚课,学校组织的。”说完,张小古进屋写作业去了。

张山媳妇的表情严峻了。张山还在想之前那件事。这世上竟然还有为了去华京把自己逼疯的。可怜他爸妈,现在只能把这儿子当精神病养了。

张山媳妇收拾好桌子,打断了张山的胡思乱想。

“你儿子为什么不上晚课?”张山媳妇的关注点在这里。

“他会不会是逃课,刚才说露了嘴?”

“我觉得不是。你去问问他。”

“算了,他写作业,还是别打扰。”

张山和媳妇对待张小古学习的态度十分谨慎。他们夫妻俩都是初中文化,深知自己教不了孩子什么。更何况他们又听无数人说过,什么样的大人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为了防止小古变得和他们一样,张山夫妻俩想方设法地减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和学校或学习有关的事,夫妻二人更是三思而后行。

“这样。”张山媳妇出了主意,“我明天去找王传龙老婆打麻将。她儿子不也在市一中么,我问问她。睡觉吧,别忘给孩子倒牛奶。”

张山把热腾腾的牛奶轻放到小古桌前:“爸妈先睡觉了,有事就去把我摇醒。晚上饿了就喊爸起来给你做夜宵。”张山说完便进屋睡了。

张山和他媳妇白天干的是体力活,所以到了晚上,手机电视都懒得看,只想倒头大睡。张山铁了心要让儿子将来能做上脑力劳动者。可是他不清楚,脑力劳动透支对生命的热爱,体力劳动直接透支生命,很难说哪个更好。

“张山媳妇,以前叫你来都不愿意来,今天咋主动要来?”

说话的是王传龙媳妇。王传龙家有钱,王传龙媳妇穿的就像暴发户。她也知道土,但是显出金贵就够了。

“以前孩子小,得管学习。现在孩子去市一中了,我除了上班也没事,就来玩玩。”张山媳妇答道。

她的话一下就被王传龙媳妇戳穿了:“你家张小古还用管?他出了名的听话。别人孩子拿笤帚疙瘩赶才能学习,张小古学起习来撵都撵不走。就王传龙那死货他儿子,和他爹一个样,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干啥事都不上心。幸亏遗传了我的聪明劲,学习还跟得上。若遗传的王传龙,早完犊子了。”

四个女人都笑了起来。

花了七万五,把儿子塞进最好的高中,现在工人老张却后悔死了

“小王他妈,你家孩子上晚课么?”张山媳妇抓紧问了一句。

“天天上到八点半。下个学期要上到十点呢。你说要不要命,那么晚,我还得给做饭。”

“那你叫王传龙去做嘛。或者雇个保姆。”另一个打麻将的女人说。

“厂里事多,王传龙一个月也不进城一趟。我这是双休日带孩子回镇里才能跟你们打麻将。保姆的事别提了。王传龙说我整天没事做,不进城看孩子做什么?依我看,就是他抠门,舍不得花雇保姆的钱。”

“王传龙的钱不归你管啊?”一个女人问。

“他每个月给我一笔钱。其它要用钱时也都是他出。厂子总得用钱,都放我这不现实。不过我若真想要,他敢不给我?厂子倒闭也得掏出来。”

张山媳妇怕话题被拐走,赶紧问:“我儿子不上晚课,他是不是逃课了?”

“你儿子在哪班?”王传龙媳妇问。

“二十三班。”

“那不是逃课,本来就没晚课。只有一二三四这四个班有晚课。”

“为什么呢?同一个学校,咋还不一样了?”张山媳妇不理解。

“前四个班是好班。全年级一千五百多人,考试排前一百的,这四个班加起来能占八九十个。”

张山媳妇有点木了:“那……二十三班是最差的么?”

“这我不知道。除了那四个,剩下的班都叫平行班,平行班之间不会差那么多吧。诶呀我胡了。”

“最近有考试么?”张山媳妇都顾不上洗牌了。

“前两天考了,月考。我家小王考的全学年一百一十,在班级排二十一。你家小古呢?”

“我还不知道。我得先走了,我去问问他考多少。”

“诶呀别走,三缺一啊。”

“你们三个斗地主吧。”张山媳妇落下这么一句。

“小古他妈对孩子也太上心了。”一个女人说。

“是啊。”王传龙媳妇说,“听说他家为了去市一中交了七万五呢。就他俩那工资?啧啧。行了,不说她了,赶紧再找个人。”

张小古正在打游戏。再呆一会,他就要坐车回学校了。

“小古,听说你们考试了?”张山媳妇问道。

“月考,没什么。”张小古的游戏没有停。

“月考也是考。你考了多少?”

“全班第一。”

张山媳妇笑了:“全年级排了多少?”

“一百三十多。”

张山媳妇没再说话,进屋去叫张山。周日上午工厂也加班了,张山刚回来不久。他正躺在床上刷搞笑真人小视频。

“张山,小古的成绩都没有王传龙儿子好。”

张山扑楞坐起来。张山是个普通工人,但他在厂子里见任何人都能抬着头,包括厂长王传龙。因为他的儿子比他们所有人的孩子成绩都好。但现在不一样了。张山要去找张小古,被他媳妇拦住:

“等等,我话还没说完。小古考的全班第一,王传龙儿子考的全班二十一,但小古的全学年排名都没有王传龙儿子高。”

“王传龙儿子排二十多就灭了小古全班?”王传龙没反应过来,“儿子他班这次全都没考好?”

“你去问儿子吧。”张山老婆嫌丈夫反应太慢了。

张山能看出妻子的情绪,感觉莫名其妙。他去儿子房间,看见小古在打游戏,便有上去扯网线的冲动。张山克制住了。他问道:

花了七万五,把儿子塞进最好的高中,现在工人老张却后悔死了

“你们班怎么连考进前一百的都没有?”

“前一百的都让那四个班包了,普通班能进去一个就不错了。”

“那四个班有那么厉害?”

”入学时按成绩分的班。班主任配的是一个班出过三个华京大学的王牌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省市优秀教师。”

这之后,张山没说话,就站在阳台上抽烟,一下午抽了半包。张山媳妇则在厨房打转,把灶台擦了十来遍。终于,张小古喊一声:“爸妈我走了。”便带好东西出门。张山和他老婆聚到一处。

“张山!你交了七万五,把孩子送到了最挫的班,你长没长心啊?”张山老婆带着哭腔。当初为了这七万五,她连娘家人都得罪了:“上哪上学不是上?砸锅卖铁上学,就能考上华京大学了?鸡窝里还想飞出金凤凰?更何况你嫁的就是个扑楞蛾子!”她当时是哭着把钱拿走的。

“小丽,都是我不对。”张山给了自己一嘴巴子,“我哪知道,好学校还有这么多门道。你还有多少钱?我想凑五千块。”

“你要干啥?”

“我去找校长。我不信不能把儿子弄到那四个好班去。”

张山媳妇翻了白眼:“五千块钱够干什么的。再说了,咱们现在五千也拿不出来啊,又要收水电燃气费了。”

“那好。”张山说,“明天我先探探风,实在不行,找王传龙支工钱。别告诉孩子。”

看见张山有计划,有行动,张山媳妇就没再说话。

“明一早我就进城。”张山收拾睡了。

本文节选自 神渔夫 的短篇小说《进城》,讲述了一个以儿子为生活重心的父亲,为了儿子上学几经奔走,最后却闹得父子反目,夫妻大打出手的悲剧故事。本文正在参加豆瓣阅读「戏剧时刻」征文大赛,点击了解更多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