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原省琼山监狱民警王忠助死缓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24年前,侯干因绑架勒索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而入狱服刑。王忠,现任海口监狱纪委书记,时任琼山监狱民警。他们的人生因侯干入狱服刑开始交集。1996年至2002年7年间,王忠持续不断地给侯干在江西的家人写去100多封信,一封封信传递信念,一句句话嘘寒问暖,一个个字饱含真心。一段绝望的人生,一个已接近支离破碎的家庭,在王忠100多封信的修补下重获新生。

“这是我省监狱文明执法,实行宽严相济人性化管理的经典案例 。”省监狱管理局局长陈晓昆表示,这一事件对监狱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滴石穿,春风化雨,我相信坚持就会有收获。”5月10日,王忠这样告诉记者。

7年间100多封信助死缓犯人减刑5年9个月

1994年8月,侯干7人团伙绑架勒索案宣判,6人被判死刑立即执行,侯干虽为主谋,但因没有出现在犯罪现场而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送往原琼山监狱服刑。入狱后,家人因绝望而选择放弃,对他不闻不问;侯干自觉无望,一门心思想自杀。

其时,王忠正担任侯干所在监区的管教民警,察觉到侯干心态消极,便派人在暗中关注,才使侯干多次轻生都“幸运”地被人发现并制止。

除了找侯干谈心,王忠开始默默地给侯干家人写信,从1996年至2002年,王忠平均每个月写一封信,把侯干改造的情况通过字纸告诉侯干家人,并留下监区办公室电话号码,希望侯干家人能给予他温暖,让他好好改造。这份坚持感化了侯干的家人,而家人的鼓励和关心,让消极的侯干重新振作起来。

2000年,由于表现积极,侯干减刑为有期徒刑19年半,至2013年10月25日刑满释放,侯干在19年半的服刑期共获得3次“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2次“单项记功”,共减刑7次,减刑时间5年9个月。

“王警官每次写信都不忘提醒我家里人,说年轻人都会犯错,要多给我一些信心。”2013年10月25日,刑满释放的侯干向记者说,“请帮我告诉社会上的人们,监狱里也有阳光。”

原省琼山监狱民警王忠助死缓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5月10日,现任海口监狱纪委书记的王忠(左)与同事探讨工作 记者 王慧 摄

持续给服刑人员家人写信只为表示“不放弃”

因工作调动,5月10日,记者在王忠的新单位省海口监狱见到他。“侯干当时好几次想轻生,自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被我们发现及时制止了。”回忆起那段时间想尽办法帮助侯干重拾信心,王忠说,“他刚入狱是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在海南服刑,举目无亲,我们不帮他谁来帮他呢?”作为侯干的包管民警,王忠每周都会找侯干谈心,不断开导他,但如何真正让侯干从内心建立起生的希望,王忠想还是要把侯干与家人之间亲情的桥梁搭建起来。

为了让侯干感到家人的温暖,王忠想到了给侯干家人写信,这一写就是7年。“那个年代电话还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写信就成了沟通的基本方式。”王忠说,最初一两年,他写给侯干家人的信都是有去无回,但“为服刑人员排忧解难是我们的工作常态,不能说写了十几封信没有回复就算了,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侯干当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只要他身上的‘危险’因素没有排除,我们就要继续帮助他感化他,让他积极改造。其实每次写的信也不长,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持续写信这种方式向侯干的家人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我们对侯干都没有放弃,请你们也不要就这么放弃他。’”

只要他遵纪守法我就觉得对得起这身警服

“很遗憾,侯干已于去年11月离世了。”说到这里,王忠的表情开始凝重。“就像一个老朋友突然离世,那段时间我很不开心。”王忠告诉记者,侯干离世第二天他才得知消息,刚获得自由不久就离世了,没能在生前见一面他感到非常可惜。

其实,王忠也有感到欣慰的地方,“他出狱一年多后才和我联系,那时他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娶了媳妇,觉得自己算得上‘重获新生’了才来联系我,这符合他的性格。”

王忠说,作为一名监狱民警,侯干出狱后的表现让他十分欣慰,“我当初给他家里写信,对他进行教育改造,并不是希望他出狱后大富大贵甚至报答我,只要他遵纪守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就觉得对得起这身警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