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從"李躍華事件"談家庭教育,過分看重結果,會迷失"雙眼"

很久沒有寫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了,一直很想寫,卻沒有靈感,不知道從何寫,直到“李躍華事件”的出現,讓我有了些許的想法,姑且寫出來與大家分享,討論。

從"李躍華事件"談家庭教育,過分看重結果,會迷失"雙眼"

李躍華,在一夜之間,從普通人變成了名人。有人稱他為“神醫”,有人稱他為“神棍”。而事實上,他是一個沒有“證”的醫生,卻在幹著醫生的事。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支持,有那麼多的人為之搖旗吶喊?因為據說他治好了十幾例新冠肺炎患者。(不知道是真是假,官方沒公佈,患者也沒有出來證實)

從"李躍華事件"談家庭教育,過分看重結果,會迷失"雙眼"

我們總是喜歡通過結果去判斷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因,且不論這個結果是否合理,是否正確,然後就妄下結論!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決勝法庭》裡有這樣一個情節:檢查官高劍的女兒高霜因為被同學辱罵,於是動手推了一下,該同學於是通過剪輯技術,製作了一段高霜推倒她,導致自己手臂受傷的視頻,並且發到網上。不明真相的網友義憤填膺,在網上發帖檢察官的女兒仗勢欺人,毆打同學,要求嚴懲。最後在同事傅小柔的幫助下,才弄清楚事實真相,同學受傷的手臂是母親毆打所致。

從"李躍華事件"談家庭教育,過分看重結果,會迷失"雙眼"

李躍華治好了新冠肺炎患者,這個結果是否具有合理性,我們不得而知,僅僅是通過自述,缺少事實依據。而且,所謂治癒,又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是靠病人的感覺嗎?不發燒,不咳嗽,能吃能睡,能走能跑就是治癒嗎?核酸檢測幾次陰性?14天后有無復陽?肺部炎症是否完全消除?這些一系列的問題都不是靠感覺能夠解答的!

我們的家庭教育往往也存在著這樣的只看重結果,而不去考慮結果的合理性,正確性,草率得出結論。

本人曾經遇到一個孩子(臨時稱為A)被老師和全班同學稱之為"小偷"。A的同學一支鋼筆找不到了,價格比較貴,最後在A的書桌裡找到了,於是所有的人都一致認為是A偷了鋼筆,是"小偷",包括老師也這麼認為,因為A成績不好,調皮搗蛋!但事實是什麼呢?這支鋼筆是A撿到的,他很喜歡,於是就沒有交給老師,自己留著了。(最後調取教室監控,才發現事實真相)A雖然學習不好,調皮搗蛋,但是從不去偷別人的東西。

從"李躍華事件"談家庭教育,過分看重結果,會迷失"雙眼"

所以我們看問題一定要全面,客觀,不要只看到一個結果,就武斷下結論,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學會獨立思考,切忌用一個不合理的結果去推斷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