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只是做到了這些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本:《曾國藩家書》。通過這本書你可以全面瞭解一個資質平庸、出身農門的曾國藩,如何一步步成為“千古第一完人”,我們可以從曾國藩身上學到什麼?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只是做到了這些

01

前面我們為大家講述了《曾國藩家書》第一個重點內容:一個人如何修身,要做到恆而專,不傲不懶,不忮不求。咱們接下來說第二個重點內容:一個人如何齊家?

俗話說的話,富不過三代。但你如果去翻看曾國藩的家譜,會發現曾家打破了這個定律。有人統計,曾國藩八代中,沒有一個敗家子,三代之後,依然人才不斷,比如曾孫曾昭權是美國麻省理工學士、湖南大學機電系主任; 曾約農,臺灣東海大學校長;曾憲森,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這與曾國藩治家有方有莫大的關係,也就是說他的齊家做得非常好。那麼一個人如何做到“齊家”,將自己的家訓代代相傳呢?你依然可以在曾國藩的家書裡找到答案。我給你總結了一下,大致三個要求。

02

第一個:家庭和睦

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所謂的家和,你可以理解成家庭成員之間和睦共處,團結互助。曾國藩在這一點上值得你我學習,他在寫給家人的心理多次強調“家和”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家之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團和氣,那麼這個家庭就一定會越來越興旺。

道光二十三年,曾國藩接到父親的來信,得知其四弟和六弟希望外出求學。父親不太同意,在信裡表示出了強烈的不滿。在當時的家庭條件下,也確實沒有必要外出求學。如果是你,你該怎麼辦呢?曾國藩站在家和萬事興的角度,勸說父親放寬心,並承諾負擔起兩個弟弟的學費。這樣一來,既滿足了兩個弟弟的求學願望,也安撫了父親的情緒,最終化解了家庭矛盾。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只是做到了這些

曾國藩多次在家書裡提到兄弟要和睦相處,尤其是作為老大,以身作則,做好榜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家的幾位弟弟逐漸長大成人,也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看著大哥在京城做官,而自己卻待在鄉下一事無成。難免心中有所埋怨和不滿。這就需要當大哥的,有足夠的包容和理解。

有一次,曾國藩讓家人給寄送回來的錢一部分給窮親戚。在家的弟弟聽了過後,非常生氣。在曾國藩那個年代,外出工作的人所掙得的錢在某種意義上屬於大家庭的財產。把錢分給親戚,意味著家庭財產的流失。因此,弟弟們的生氣是正常的。於是曾國藩反覆寫信,不過並沒有擺出大哥的架子進行訓話,而是予以理解,進而耐心說服。

03

第二個:孝順父母

對你來說,孝順父母是一個毫無新意的要求。人人都知道應該孝順父母,但如何做到呢?我們來看一看曾國藩,他是怎麼做的?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只是做到了這些

在《曾國藩家書》裡,你會看到這樣的描述,比如“曾孫數日內添吃粥一頓,因母乳日少,飯食難喂,每日兩飯一粥”等等非常具體的小事情。其實這就是孝順父母的一種方式,你可能和曾國藩一樣,因為工作不得不離家萬里。父母最擔心,最想了解的就是你吃的好不好,你的小孩過的怎麼樣。對此,曾國藩不管大事小事,一一向父母稟報。

我們生活在現代,通訊工具比過去不知道快了多少,有智能手機,可以語音,甚至視頻。但常常一個月忘了與父母打電話。即便打了電話,最多就是幾句問候的話,比如吃了飯沒,天氣怎麼樣,身體如何就匆匆掛了。其實,我們可以學學曾國藩,多聊一些瑣事。在你看來,非常平凡,但在父母眼裡,他們卻非常關心。

另外,曾國藩還時時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以及他們的情況。看到父母煩惱,會想辦法勸說他們。比如兩個弟弟考試成績不好,曾國藩父親曾麟書很焦急。曾國藩即勸他:“我看我這兩個弟弟,都將大器晚成,父親大人您就不用擔心了。”這一點,也值得你我學習。現在有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更需要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以及瞭解他們的具體情況。

當然,曾國藩常常給與父母財力支持。你如果細讀他的家書,會看到很多諸如“寄家銀三百兩”等文字。你可能認為,曾國藩當了大官,自然應該支持家庭。實際上,曾國藩即便作為京官,常常負債累累,直到後來當上兩江總督才把所有的債務還清。在這一點上,我們不一定每個月都寄錢回家,但過年過節多少應該給自己的父母送上紅包,或者買一些實用的禮品。

04

第三個:勤儉持家

曾國藩在生活上非常節儉,給你講一個關於關於他的故事。有一次,曾組織火燒圓明園的英國軍官戈登到安慶見曾國藩。他驚訝地發現,曾國藩衣著破舊,衣服上居然還有油漬,而且吃飯用的器皿居然是瓦盆。

《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打破“富不過三代”怪圈,只是做到了這些

他對於家人也是這樣要求的,他認為做官雖然能夠擁有很大的名望和富貴,但都是暫時的。只有生活簡樸,勤儉持家才是保持福運長久之道。一次,曾國藩讓他的兒子曾紀澤改造老房子,計劃用幾百兩銀子。結果卻花了五千兩。曾國藩於是在信裡嚴厲質疑:“修理舊屋,何以花錢至七千串之多?”後來得知新修了書屋才罷休。

這一點與前面提到的不求相應,曾國藩在錢財上看的很淡,甚至他認為錢財過多會給後人帶來災難。他曾在寫給家人以及朋友的信裡多次提到,不留錢財給後人。他認為:“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飢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意思是說,當官的人,不能考慮給自己的子女留太多的遺產。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子女的獨立能力,避免成為好吃懶做之徒。

簡單小結一下今天我們講的內容: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的“齊家”之道,包括家庭和睦、孝順父母、勤儉持家,看起來這三個是再平常不過的家訓了,但是曾國藩將其體現在他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每一個都做到了極致,這才成就了“千古第一完人”的美譽。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