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此人处世之道影响后世深远

当时,全国八名总督中,有三名是湘系(分别是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此外四川总督骆秉章和两广总督毛鸿宾也和湘军关系密切;全国十五名巡抚中,也有七人属于湘系;另外放眼大清帝国,担任各地官员的湘军将领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势力,几乎把持了半个大清帝国。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此人处世之道影响后世深远

▲1864年的曾国藩,掌握着大清帝国最庞大的军力。

眼看湘军势可倾国,湘军高级将领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四人也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称帝,1864年7月后的一天,以曾国荃等四人为首的三十多名湘军高级将领齐聚曾国藩军营,企图重演一出“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剧,没想到正当众人鼓噪之际,曾国藩却当场写了一幅对联: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他委婉向部下们说,自己效忠大清帝国,并无意称帝。

100多年来,关于曾国藩为何不称帝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热点,今天,最爱君也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曾国藩放弃称帝、激流勇退的原因所在。

其实,在太平天国陨落前,想劝曾国藩自立称帝的人,已是一拨接一拨。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此人处世之道影响后世深远

1861年8月,湘军攻下长江要镇安庆,直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此时,恰逢咸丰皇帝驾崩,年仅六岁的载淳(同治皇帝)登基,慈禧等人随即发动辛酉政变夺权,实行垂帘听政。

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不到一年,大清帝国随即帝位更替、中枢动荡,眼看主少国弱,湘君将领李元度随即写了一副对联“王侯无种,帝王有真”进呈给曾国藩,没想到曾国藩却勃然大怒说:

“你们只知道我上草案树(湖南土话,草案树为荆棘),以取功名,图富贵·····”

曾公无心,但属下有意。

趁着曾国藩生日的名义,友人、湖北巡抚胡林翼前来祝贺,交谈间,胡林翼偷偷写了一张纸条:

“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曾国藩不说话,只是悄悄将纸条撕了个粉碎。

眼看满清帝国风雨飘摇,汉人势力迅速崛起,老部下左宗棠也写来了一幅对联:“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后,将“似”字改成“未”字,悄悄退回。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此人处世之道影响后世深远

为了激流勇退,最终就在湘军攻破天京一个多月后,1864年8月,曾国藩决定自削兵权,并自裁湘军25000人,这其中,削的都是他直接控制的湘军核心部队;1864年11月,曾国藩又自己奏请停征了作为湘军军饷的厘金、亩捐;此外,曾国藩还让弟弟曾国荃主动“抱病离职、回原籍调养”。

通过自我裁军、主动交权等一系列举措,没有反清称帝的曾国藩,最终实现了激流勇退和自我保全,而清廷对他“再造大清”的回报则是,一个御赐的所谓“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的“殊遇”。

八年后,激流勇退的曾国藩,最终以两江总督的身份,死在任上。对此清廷给予他的待遇是:追赠太傅,谥号“文正”,并下令各省建立专祠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