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酒精酒充斥的市場上,為什麼貨真價實的白酒反而沒人相信?

普濟


現在的白酒業,已是酒精酒充斥的天下,最大的問題是白酒業自降標準,允許這樣的“垃圾酒”進入市場,真正傳統純糧釀造白酒又營銷炒作成天價,進而攫取商業暴利,愛酒者也只能望天價而一聲長嘆,所以,想要在這麼瘋狂的白酒業現狀下選純糧釀造酒難上加難,特推薦如下:清香型:53度出口汾酒、56度紅星二鍋頭(小扁瓶);濃香型:52度劍南春、52度瀘州老窖特曲、55度古井貢酒、46度純糧綿竹大麴;醬香型白酒:53度茅臺鎮的酒(嚴選定製)、53度四方醬酒(瀘州出品)、52度北大倉醬酒、53度武陵源醬酒、53度賴茅(2000年之前生產);鳳香型白酒:55度西風酒等。


生命之舞4


真正的純糧酒是有粬子味的,沒有粬子味的酒是什麼酒就不知道了。我喝三十多年酒了,喝酒首先看度數,度數比較高的好。

真正的純糧酒雖度數高,但口感好,入口不辣,不上頭,尤其喝頭一口時,酒從嘴到胃,流到哪熱到哪。因度數高,一般到量再喝,下嚥就費盡了。

我是東北老家,每年都從老家往回帶酒,大約一年一百二十斤。

瓶裝的,從來不喝,過年親友給我買的,我也讓孩子送禮了。

人個有好,也有不喜粬酒的,對口就好。


用戶826912038760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這些做酒人長期會遇到的問題。

經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開這樣的玩笑:"我有個外地的客戶來茅臺,我把家裡面最好的酒拿出來招呼他,他說不好喝,喝不習慣,還問是不是假酒,不待見他。"一臉很無辜的樣子。

還有人說:"哎,現在的人是怎麼了,好酒喝不來,假酒喝的特得勁兒!我能怎麼辦?難道不做這個生意了麼"聽到這樣的話語,真是又好氣又好笑,氣的是這樣的情況如果太普片,那市場充斥著的酒精酒就會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迎合消費者去做酒精酒,不再會有人願意去堅持傳統工藝,堅守匠人精神。

我以自身經驗這麼多年酒行業總結一下幾點,為什麼好多酒友"不識廬山真面目","反把他鄉認故鄉"。

對酒不瞭解,隨波逐流,聽風就是雨

互聯網沒來到之前,很多信息都是比較傳統的,尤其是在白酒這樣的小眾行業裡面,更多的人更關心的是喝酒的目的,而不是太在意喝酒的酒質本身好與壞;更在意酒的價格,不在意酒是否值得起這個價格;更在意有面兒,不在意務實.....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酒不瞭解,如果真的對酒瞭解,瞭解其工藝,瞭解其成本,瞭解其特有的屬性,明明三百能夠定的,誰願意話五百八百,明天這酒值得起一千,誰會相信三百就能買到呢!

所以還是要呼籲廣大的酒友們,一定要學會一些識別酒好壞的的方法和技巧,找準可靠信任的買家。


養成了消費習慣——"假作真時假亦真""真作假時真亦假",真酒假酒難辨。

當市場上酒精酒充斥大街,人們隨處可見的便宜酒無處不在,貪貪小便宜,說務實點,就是這個消費水平,所以假酒喝著也開心,也習慣,也好喝。長此以往其實就養成了消費習慣,就像你用慣了頭條,用不慣某號,用慣了某寶,用不慣某東,用慣了某團,用不慣某米,喝慣了酸奶,喝不慣純牛奶,習慣了面試,吃不慣大米一樣。

所以才會有喝著酒精酒是好酒,喝著純糧酒都不相信這是純糧酒的情況發生。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到之處,或有更好的見解,歡迎下方留言批評指正,相互交流學習。


茅酒小六


酒精酒,應該就是液態法釀酒的俗稱吧,說白了就是乙醇加水加四酸四酯等香味物質,其中乙醇就是酒精,水負責稀釋調度數,香味物質負責口感和香味。

我本人不推薦這種所謂的酒精酒,說不好聽的,品質沒法保障,不是專業人士都不知道喝的是什麼,假酒都當真酒喝了。講個故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幾年前去東北出差,一個酒廠,醬香型的,幾十年前茅臺廠援建的,雖然已經停產了,但是窖藏的酒真是太好了,真不比茅臺差,當然喝的不是基酒,是總工親自勾兌的酒,懂酒的應該明白。這位總工老師,以前是瀘州老窖的,退休後被聘請到這個酒廠,老爺子矍鑠,而且絕對專業。給我說了很多故事,比如瞧不上五糧液,沒有瀘州老窖的援建,五糧液還就是個作坊,哈哈。

重點來了。我不太懂酒,但是跟老爺子相處了一段時間,也算學了些知識。比如,白酒都是要勾兌的。老爺子經常會說現在的白酒廠都黑了心了,一開始我不太理解,直到,有一次我倆聊到這個話題。老爺子拿出一些試劑,就是酒精水酸酯什麼的,給我調了一小杯酒,然後拿出一瓶五糧液,也倒了一小杯,然後端給我,說嚐嚐哪個是五糧液,哪個是調的酒。我試了一下,以我品酒的水平,真的是無區別,口感,香味,辣度,完全一樣。我真是服了。

說這個故事是為了說明,如果想要,這些所謂的名酒,幾乎都可以通過液態法仿製,除非的真的品酒師,根本喝不出來。各位到底喝下去的是什麼,自己琢磨吧。而且,更黑的,一個酒廠的產能是有限的,擴大超能,不光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還要耗時。所以,即使是名酒,今年產量五千噸,看賣的好了,明年就一萬噸,您猜猜這多出的五千噸哪來的?哈哈。


舞癲的形而上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酒精酒和純糧酒的區別:

白酒按工藝可分為三個類別

1、固態法白酒:釀酒所需要的材料採用固態糖化、固態發酵,又經固態蒸餾而成,為我國傳統蒸餾工藝,也就是常說的純糧酒。拿醬香型白酒為例:一瓶好的醬酒=用不同輪次的酒調度+調香酒+調味酒。簡單來說就是用糧食酒與糧食酒進行勾調而成的,不加任何外來的呈香物質。

2、液態法白酒:就是以食用酒精為基礎加入香精香料等添加劑勾兌而成的白酒。它在配料表上顯示的是:食用酒精+香精香料+水=這瓶酒。

3、固液法白酒:按照國家規定是不能低於30%的純糧酒+70%的食用酒精進行勾兌而成的白酒。大部分純糧酒的含量都在30%一下。

為什麼對貨真價實的白酒沒人相信?

主要是缺乏辨別糧食酒與酒精酒的知識。以上三種只是工藝的不同,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怎樣能夠通過包裝區分他們是哪種類別的酒至關重要。根據國家在配料表一欄必須標註是液態法還是固態法,他們的執行標註也是不一樣的。

液態法白酒執行標準:GB/T20821(就是酒精勾兌酒)

固液法白酒執行標準:GB/T20822(30%純糧酒+70%的食用酒精)

固態法白酒執行標準:GB/T10781.1(濃香型白酒固態發酵標準)

還有醬香型、米香型、等不同香型的白酒,他們的執行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凡是國標的酒只要記住液態法和固液法就可以排出80%的酒精酒了,不是GB(國標)的最好就不要選擇了,因為水分很大。

只要記住這些標準在選擇白酒時就不會再迷茫了,我為能做您的白酒顧問而自豪!


慢溫妙酌


我是茅臺鎮上做坤沙醬酒的,在白酒行業上絕對有資格說話!

如今的白酒市場魚龍混雜,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數不勝數,真的讓人心寒,劣質酒充斥好酒,假酒氾濫成災,特別是國內市場上的名優酒,是酒販子的重點造假目標,酒販子通常用酒精酒冒充純糧食酒,這樣造成酒友對酒精酒的一片痛罵,也不再相信貨真價實的純糧白酒。

現在的白酒市場是被酒精勾兌酒充斥嗎?

在我國中低檔白酒市場中,酒精勾兌酒佔據了統治地位,其中牛欄山二鍋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酒精酒,但依然不能阻擋消費者的喜愛。在很多地方,你都能夠看見有牛欄山二鍋頭賣,而且牛欄山二鍋頭一直在擴充市場。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純糧食酒,但喜歡喝像牛欄山這種已經標註為液態法白酒(即酒精勾兌酒)的酒友卻是人數最多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白酒的價格比較實惠,大部分的人都消費的起,能接受這種酒的口感,還有人調侃牛欄山才是“國酒”。

實際上,液態法、固液態法生產的白酒在我國是合規的,在工藝、衛生檢測都是有專門機構檢測驗證合格的,是有國家保證的,要不然也不能在市場上售賣。作為一個純糧食醬酒釀造人,我並不反對酒精勾兌酒。很多人盲目的一同呼叫抵制酒精勾兌酒,但你知道什麼是酒精勾兌酒嗎?

在我國,白酒按生產工藝分為固態白酒、液態法白酒以及固液態法白酒,其中,後兩者就屬於酒精勾兌酒。

液態法白酒:以含澱粉、糖類物質為原料,採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國家標準為:GB/T 20821-2007。
固液態法白酒:固態法白酒(不低於30%)、液態法白酒勾調而成的白酒,國家標準為:GB/T 20822-2007。

為什麼貨真價實的白酒反而沒人相信?

在這裡,貨真價實的白酒我就定義為純糧食酒吧,為什麼現在的純糧食酒反而沒人相信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假酒、劣質酒充斥純糧酒太多了,純糧食酒的成本本來就高,所以價格肯定比酒精勾兌酒要貴的多,在今天假酒氾濫的白酒市場,很多酒友表示花了大錢卻買到假酒買到怕了。下面請看2019上半年關於假酒的案件:

2019年1月9日,宜賓警方破獲特大製售假酒案,案值7600萬,涉及五糧液茅臺等酒;
2019年2月,重慶警方破獲一特大生產銷售假冒名牌白酒案,涉案金額逾千萬元;
2019年5月,杭州公安破特大製售假酒案,涉案金額2000多萬;
2019年5月,溫州周先生花1950萬元買了一批茅臺酒準備開店,次日被溫州警方查獲,證實為假茅臺白酒929箱。

這是被查獲假酒新聞報道出來的,還有很多的假酒製造點還沒被發現。因為利益的驅使,更多的不法分子走向了造假,這樣嚴重阻礙了市場貨真價實的白酒的發展,現在人們出外面吃飯喝酒時,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很多都是這瓶酒是真的嗎?然後在討論酒的口感。

造假分子為了獲取更大了利潤,多數是用幾元一斤的劣質酒精酒冒充各種名優酒,正是因為這種跡象越來越多,導致消費者對市場上的白酒抱有一種對抗遲疑的態度,會不會幾百塊買回來的酒萬一是價值幾元的酒精酒?萬一收藏了10年的茅臺口感喝江小白一樣?

好酒也怕巷子深

白酒專賣店專門賣假,這不是第一次發生的事,假酒不僅僅對市場上的名優酒帶來不良影響,也給我們茅臺鎮上的醬酒發展帶來極大的障礙。鎮上有兩千多個酒廠,通過註冊登記的有300多家,生產出好的醬酒數不勝數。也是因為利益的誘惑,一些本地酒商為了賺快錢也紛紛投入造價大隊,外地酒販子的也把目光投在我們茅臺鎮醬酒上,因此多了個諺語“茅臺加個鎮,購買需謹慎”,作為白酒同行,看到這樣的情況確實很心涼!

現在茅臺鎮走出去的醬酒只有茅臺一家,茅臺鎮醬酒的發展更應該是多家競爭、百家齊放,我們要一起抵制假酒,讓全國各地酒友品嚐到真正的茅臺鎮醬香酒。

我是老梁(deyujy)


醬紫品酒


因為懂酒的人特別少。因為我是做純糧酒的,所以我經常碰見各種各樣的客戶,有的人說,純糧燒酒,尤其是你民間的那種酒廠,根本就不能喝。想想都可笑,我這種固態發酵的高粱原漿酒,居然被人說不能喝。但是你知道嗎?好多大型酒廠,良心一點的都是從小型酒廠進行收購,然後回去包裝的。沒有良心的酒廠直接進行勾兌了。你以為,瓶裝酒貼的標籤,就那麼幹淨,那麼可信嗎?

最近茅臺的案子相信大家都聽到了,15年的基酒勾兌出來之後,稱為30年的陳釀。並且一噸只放了很少的純糧原漿酒。但是沒辦法,有的人就是為了他的品牌,就就是為了他的包裝就可以買單。

只有真正懂酒的人才不會在乎品牌包裝與價錢,去尋找這些純糧食的酒。我再給你說個例子吧,江小白這種酒大家都知道,都知道他是勾兌酒,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不懂去買這種酒,而且江小白的銷量還比較好。所以說懂酒的人非常少,會喝酒的人也不多,像我們這種純糧燒酒,不要追求市場,只賣給懂酒的人。

…我用良心做好酒,你反而不認可無所謂,我只賣給那些認可的人。











良心哥的糧芯酒


何謂貨真價實?是相對於酒精酒而言,純糧釀造白酒,一分價錢一分貨,物有所值。

現今白酒市場上,酒的種類非常多。有固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液態法白酒。有大型酒企、中型酒企、小型酒企、個人酒坊。有清香型、濃香型、醬香型、兼香型、鳳香型、藥香型、芝麻香型、老白乾香型等十幾個香型。按用曲,又有大麴酒、小曲酒、麩曲酒等。按糧食又有單糧酒、多糧酒等。按獎項又有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布魯塞爾金獎、銀獎、青酌獎等各種獎項。價格從十幾塊錢一瓶到二千多一瓶,有很多價格帶。如此林林總總,消費者眼花繚亂,難以區別。

白酒到底是糧食酒還是酒精酒,只要正規廠家生產的,看原料一欄,一目瞭然。現在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有這個覺悟,可以從標籤辨別糧食酒與否。糧食酒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普通的糧食酒和添加食用酒精、香精的白酒,口感上並不好區分開來。頭部白酒企業,已經從田間地頭開始,主要原料放在優質產區種植,保障食品安全和酒質。

白酒利潤率比較高,拿白酒一哥茅臺來說,一瓶飛天成本不到一百元,市場價貳仟多,賣的已經不僅僅是酒了。同樣的售價,有的錢在酒上花的多,有的在包裝上花的多。典型的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新瓶裝舊酒,換個包裝上市,很普遍,甚至有些酒,就是賣包裝了。加上因為白酒利潤較高,賣的好的白酒都面臨著假酒困擾。一朝被蛇咬,十年不敢摸井繩。

說到底,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好的白酒常在,消費者知道並認可的很少。需要產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企業品牌,與消費者有效溝通,通過建立品牌化解信息不對稱。使消費者認知到,XX是代表著什麼,值得信任的,飲前、飲中、飲後,有什麼特點。


知行合一162


1.這是一個信任的問題,主要是現在市場上勾兌酒太多,導致消費者即使遇到了好純糧酒,也不敢相信了,主要是被坑怕了。

2.另外,好的純糧酒一般價格稍貴些,也導致很多人遇到這種酒,不敢嘗試,怕被騙。

3.消費者心理問題,總想低價買好酒,價格稍貴又不捨得,導致一直在酒精酒裡面兜圈,最後形成一個誤區,反正買不到,就買便宜貨唄。

因素很多,白酒市場的酒精勾兌、包裝過渡實際上是消費者和商家共同作用的結果。

故交固態發酵純高粱酒,酒如名,名即酒,價格200元以下,五年以上老酒。

原來我寫這句話的時候,有的朋友說“騙”,剛開始覺得氣憤,後來為他感覺悲哀,不知故交,怎交故交?做人做事,還是坦坦蕩蕩為好。



酒品故交


這裡引用下我們汾酒董事長李秋喜先生的話:“固態制曲、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的傳統工藝白酒與勾調食用酒精的新工藝白酒在文化內涵、附加值以及品質方面的顯著差別。在所謂的“消費者主權時代”,如果消費者還不清楚自己購買的是否為新工藝白酒,是不公平的。

從他的話中透露出“三個”很重要的信息。

一是:“新工藝”白酒和“傳統工藝”白酒之所以有現在不堪的競爭局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酒企,渠道,乃至社會對白酒的知識傳播是非常有限的。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健康白酒的認知與選擇,大多數消費者是沒有很清晰的認知的,是分辨不出白酒的工藝與品質的。這是中國社會對傳承文化的白酒產品所缺失的認知責任。

二是:從李秋喜先生的發言立場可以判斷,汾酒作為中國歷史第一文化名酒,始終保持著“從品質出發,為健康釀酒”的經營理念,且千百年來傳承不變,以健康,消費者主權,品質白酒等概念來定位汾酒的形象。

三是:李秋喜先生對當下中國白酒市場表現出的“畸形”所做的“呼籲吶喊”。從本世紀開始中國白酒的宣傳形式一直圍繞“高(xu)大(jia)上(kong)”的形式進行媒體宣傳,在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的環境下,各路酒企(除汾酒外)爭先霸佔媒體,打造高檔次產品形象,逐漸忘卻了白酒的本質——喝到肚子裡的東西,再加上“新工藝”白酒的成熟,市場自然而然地來了一手“移花接木”,撐起來的利潤空間讓這些釀酒企業悶聲發大財,卻不管不顧白酒,一個作為最能表達中華文化的產品,所該有的品質與形象。

汾酒,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傻傻地”甩在了後面。汾酒蘊含著一種山西人的樸實,山西人的靦腆。不喜歡張揚,不喜歡展示,埋頭在那裡做“最真”“最踏實”的簡單事,代代的汾酒人接過前輩們用心釀酒的擔子,走過千年,沒有任何一家白酒企業能在如此浩長的歷史大河中穩步前行直到如今。這一切都該讓人們知道,李秋喜先生不遺餘力地為此奮鬥著。

我相信,任何商業都會迴歸本質——品質。汾酒一直堅持,且在這樣的核心下發揮各方能力來為社會,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最方便,最真的信息——汾酒做的永遠是好酒。

當下白酒市場品質雖然不堪,但會好起來的,人們會慢慢認識到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工藝與品質,會認識到何為底蘊,何為文化,何為精神。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後用一句話建議:想買真正的糧食釀的好酒,就買汾酒。

(注:關於李秋喜先生表達的信息僅為作者理解,不代表本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