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扩大但影响有限 麦价短期仍以上涨为主

目前,主产区麦收工作逐渐进入尾声。其中,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基本结束。截至6月11日山东已收割4136万亩,占应收面积的71%;截至6月12日,河北省已收获1829万亩,占应收面积3410万亩的54%。

随着新麦上市量的增加,主产区小麦减产、降等的态势进一步明朗。即使是前期受灾并不明显的河北、山东、江苏等部分地区,收割之后的产量却明显低于上年。据反映,河北省前期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相对较小,一直以来看着大部分麦田长势比河南要好,但收割之后,很多农民反映减产在30%左右,而且往年河北省小麦品质以一二等为主,今年则普遍下降了一个等级。苏北地区今年也普遍减产20%左右,小麦品质也从去年的以二等为主下降到三等为主。综合预计,在全国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小幅下降的情况下,受不利天气等影响,今年国内小麦生产将呈现出面积减、产量降、质量降的“三减”态势。

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扩大但影响有限 麦价短期仍以上涨为主

受此影响,市场各主体对质量好的小麦收购积极性普遍较高,带动小麦价格普遍快速上涨。其中,目前河北地区小麦的基层贸易商收购价1.17元/斤左右,粮库及面粉厂收购价达到1.23-1.24元/斤;河南郑州地区面粉厂收购价1.18-1.22元/斤;江苏地区三等以上小麦价格在1.15-1.18元/斤不等,山东地区三等以上小麦收购家1.16-1.24元/斤,安徽省收购价1.15-1.16元/斤、部分质量差的在1.05-1.10元/斤。另外,南部受灾地区的质量差的等外小麦价格多在0.75-0.93元/斤不等,其中湖北地区等外小麦价格在0.75-0.80元/斤。

从收购主体来看,近日市场收购主力主要是粮库轮换、面粉企业收购,对品质要求较高,收购心态较为积极。但主产区农民惜售心理较重,很多地区反映市场上量不大,贸易商在品质好、价格低的产区四处找粮源。

同时,随着新麦上市量的增加,部分地区小麦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公布的2018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根据托市收购预案规定,在6月6日安徽省第一个启动2018年小麦托市收购之后,江苏省于6月12日、河南省于6月13日也相继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尽管今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相比去年每斤下调了3分钱,但随着托市收购启动范围的扩大,对市场上小麦价格较低的地区将启动支撑和拉动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小麦最低价收购,对小麦卫生指标(主要是赤霉病引起的呕吐毒素检测)要求有所提高,粮库对每车粮都将进行检测,检测耗时40分钟左右,这将使得小麦入库时间延长,粮库售粮的排长队现象也将比较多。

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扩大但影响有限 麦价短期仍以上涨为主

另外,针对部分地区的小麦质量下降较为严重的情况,目前只有湖北省出台并启动了超标小麦临时收购处置工作,收购截止日期与托市收购一致,都是9月30日。据湖北日报报道,针对今年小麦收获期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连续暴雨、大风天气,部分小麦出现不符合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指标情况,该省已于6月8日启动超标小麦临时收购处置工作。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该工作,旨在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维护粮食食品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方案规定,超标小麦为整理后仍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小麦及真菌毒素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要求的小麦,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收购处置主体责任,按要求决定是否启动、何时启动本地区小麦临时收购,收购价格由县市区粮食、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不出现农民“卖粮难”、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和质价相宜的原则,根据超标小麦的质量、市场等因素,共同协商,依质分类,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一次性确定(指同等次的超标小麦收购价格)。同时,临时收购的超标小麦有县(市、区)负责及时组织销售,2019年3月底必须销售完毕。

受收购主体积极抢收带动,以及部分省份托市收购的陆续启动,预计短期内国内小麦价格仍将以稳步上涨为主,其中质量好的小麦继续受到青睐,价格涨幅可能会更大。等外小麦受质量好的小麦价格带动,也会有一定的涨价空间,但相比于玉米价格(芽麦的饲料加工用途主要是以禽料为主),目前的价格优势已经缩小,预计涨幅也将有限。

小麦托市收购启动范围扩大但影响有限 麦价短期仍以上涨为主

有市场人士分析,从中长期来看,综合当前国内小麦的整体供需状况和库存水平,小麦价格持续走高的概率较小。主要原因:一是陈麦库存水平较高,初步估算往年产的(2014-2017年产)托市收购小麦库存有7000万吨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河南产,当前新产小麦价格的走高与国家将于6月18日暂停拍卖2014-2016年产托市小麦存在一定关系,后期一旦拍卖重新启动,价格必将承受压力,毕竟经过今年的两次下调拍卖底价之后,目前国标三等小麦拍卖底价为1.175元/斤。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往期几乎都全部流拍的河北产小麦拍卖近三周都有成交,而且本周(6月13日)的成交量明显放大,其中2016年产白小麦投放10120吨,成交7100吨,最高成交价2570元/吨,最低成交价2430元/吨,平均价2527元/吨。分析其原因,应该是面粉加工企业因为今年新产小麦减产及质量下降,需要从拍卖市场备一些质量好的粮源。

二是当前很多粮食收储企业在新麦刚上市初期,集中大量轮入,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小麦价格。但由于这部分采购需求量不大,随着收购任务的完成,对市场的影响也将消退,届时市场收购主力将以面粉加工企业为主。但对于面粉厂来说,在市场上还有粮源的情况下,并不会选择大量的建库存,更多则是采取边收购边加工策略,届时小麦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也将会减弱。

三是山东、河北两省启动小麦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小,再加上随着主产区小麦价格普遍走高,其他已经启动的省份在小麦市场价格超过托市底价之后也会暂停托市收购,这意味着往年托市收购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将会下降,托市收购量的减少也意味着市场上可流通的粮源相应增加,尽管今年小麦减产较大,但往年每年也都有2000万吨以上的托市收购规模,且这部分进入临储库存的小麦暂时退出市场流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