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亞太茶業】全媒體 訊:近日,一場轟動雲南茶山的炒茶大賽完美落幕,可背後隱藏的愛心故事卻才開始……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茶人,對茶樹萬物有靈論的精神信仰,每年當春都會對新芽的綻放有所慶祝。炒茶鬥茶便成了精神與物質完美融合的表達方式,也是對春茶盛宴的一種致敬。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簽到現場)

做茶,我們是專業的

在勐庫冰島印象茶廠人聲鼎沸,來自勐庫、沙河、昔歸等地的24位製茶好手齊聚一堂,茶山論技,互相切磋。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比賽規則宣講)

4月1日上午8點30分, 由廣州的愛心企業燕語茶業主辦的第三屆“燕語杯”勐庫金炒手大賽在雲南省雙江縣勐庫鎮拉開帷幕。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比賽炒茶場地)

燕語茶業創始人叢海燕女士表示:春茶季舉辦金炒手大賽的初衷是為選手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有利於大家找出不足,不斷提高茶山製茶技術,重視製茶工藝。讓每一片茶葉都能釋放出最好的味道,讓茶友喝到最純正高品質的好茶。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比賽現場)

提升工藝,互相成就

本次大賽經過鮮葉篩選、殺青、揉捻、甩條、曬乾等工序後,嚴謹遵循時、間、法、度的製茶過程,由茶葉工程師、茶學碩士、資深品茶師、普洱收藏家等組成的評審團對選手在各個環節的表現及作品呈現,從手法、外形、湯色、香氣、口感、葉底、損耗等方面進行綜合評比,選出本屆最佳“金炒手“。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評審現場)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

來自壩卡的寨主納小江憑著精湛的炒制技藝榮獲第三屆“燕語杯金炒手大賽”冠軍。他表示:“作為茶農,能參加本次大賽感到榮幸,現在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一片茶葉都能做成好茶,原料是基礎、製作是關鍵,以後一定會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金炒手頒獎:納小江女兒【左)】叢海燕女士【右】)

本次比賽,本地(縣、鎮)政府部門的代表、參賽選手、專業評委、熱心觀眾、當地媒體等各界人士進行了輕鬆愉快的茶文化交流,對賽事提出了寶貴建議,對全程網絡直播的時尚形式表示點贊,這不僅是一次技術的碰撞,更是一次製茶經驗的分享,也為茶行業帶來了一抹歷久彌新的力量。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現場採訪)

愛心呼籲——以愛之名,攜愛前行

“這茶山,給了燕語太多太多,我們應該留給茶山的是愛和希望,愛會為山區的孩子插上希望的翅膀,讓每一個小朋友快樂健康成長。這是一份不需要回報的愛,感恩愛的路上有你們同行”,叢海燕女士這樣說。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合影留念)

為貫徹這種理念,在堅持做好茶、練好技藝的同時,燕語茶業也積極把愛心傳遞出去。金炒手大賽的所有優秀製茶師完成的茶葉成品經過評比後,都會進行愛心拍賣。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據悉,2017年第二屆“燕語杯”金炒手大賽作品義拍共籌得115984元資金,已作為“燕語愛心基金”捐獻給勐庫的小學,用於各項日常所需以及公共設施的完善、獎勵優秀的學生和老師們。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自2015年開始,“燕語”正式設立了“燕語助學基金”,資助雲南臨滄雙江勐庫鎮中心小學、勐庫鎮完小等六所學校,為兩千餘名學生提供生活及學習物資,併為其中貧困家庭的孩子設立獎學金,提供學習費用一直到大學。與此同時,獎勵優秀的學生和老師們,並幫助燕語茶山基地所在茶寨裡的貧困失贍老人。燕語愛心基金累計捐款107.9餘萬元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企業也自從2003年起,就一直在助殘、助困、助學路上默默地堅持行走。企業不僅通過廣州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以每家每月匯款的形式資助了一批貧困殘疾家庭學生,獲得廣東省“十大助殘先進個人及企業”的榮譽稱號,此外常年以各種方式參加多種公益捐助。隨著“燕語茶山聯盟”在雲南的建立和壯大,燕語公益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和追隨。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我們要留給茶山的,不應該只是腳印和背影,而應該是真正的希望。本次金炒手大賽作品將一如既往進行義拍。為茶山獻出一份愛心,為保護茶樹、改善茶農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守好山,護好樹,做好茶”——茶山論技,為愛而制

愛的路上,感恩有您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