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新舊基建邏輯對比


新舊基建邏輯對比


新基建較為寬泛,主要包括定義下的信息基建,如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電動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而實際上大部分人說的新基建僅僅是指5G產業鏈的建設。按照目前的預估,中國5G網絡建設的總投資額大概是1.5萬億,這,但是相比於傳統基建來說還是體量太少了。

大家走知道,因為這次疫情,經濟影響比較大,國家需要進行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託底經濟,保證就業,順帶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新型產業,這個是進行大規模基建的核心原因。於是,我們看到很多省份的大規模的投資,據相關媒體的報道,7省份推出25萬億重點項目,當然毫無疑問的是老基建佔據巨大多數。

5G網絡建設,涉及到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小基站、光纖光纜、PCB、主設備、光模塊。其實這些板塊在18年底就已經開始逐漸的發力,比如PCB去年漲幅就非常大,而今年的光模塊逐漸的發力,但是很顯然的是,光纖光纜的需求預期仍舊處在底部。5G網絡建設對相關產業鏈的帶動都會比較明顯,這個是新基建的投資邏輯。5G更下游包括數據中心產業鏈,這個更長,就不再展開,投資的規模相對有限。

而隨著城鎮化的進程進一步的提升,城市老路需要進一步的改造升級,無人駕駛對道路的要求其實是非常高的,這就對傳統的基建提出了新的內涵。輕軌,交規等生產必須的領域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比如磁懸浮技術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改變人們的出行模式。對比目前主流的新基建的相關行業,老基建的估值明顯的有很好的吸引力,加上“新舊”的概念是逐漸的變化的,比如我們說在13年我們回頭看,08年的水利鐵路屬於老經濟,那麼當時的高鐵無疑是新經濟產業。

傳統的基建,這是被用來作為對沖經濟下滑的主要手段,中國目前仍舊是以投資為主要方式拉動經濟的模式,基建地產佔據了投資大大頭,其產業鏈也比較長,包括上游的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屬,中游的工程機械,建築材料,化工材料,鋼鐵等等。其投資邏輯更多是以週期的角度去分析,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拐點或者預期出現拐點的時候出比較好的投資方向,由於傳統的投資嚴重依賴融資,因此利率寬鬆週期,信貸放鬆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好的買點。

新基建的內涵在於為未來的經濟轉型奠定基礎,帶動5G的大規模應用,帶動數字經濟,信息經濟發展,調節目前經濟下滑的結構性問題;傳統基建在於補上發展過程中的短板,託底經濟保障就業,使得經濟不能出現大的下滑,出現不可控風險。一個屬於現在能吃好飯,一個屬於未來要吃好飯,當然二者同樣都重要,但是立足當下,還是要先吃飽飯才有力氣幹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