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初二处于叛逆阶段,每天回家就抱着手机玩游戏,孩子成绩越来越差,该怎么办呢?

平凡的小蚊子


题主的这个问题非常的具有代表性。

孩子每天回家抱着手机玩游戏,成绩却越来越差。这都快成了孩子的“标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诱惑。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科技氛围里,你如果期望孩子不玩手机是不现实的。假如我们小的时候有智能手机,我们也不会去玩泥巴、捉迷藏。因为玩智能手机要比这些游戏要有趣的多。

其次,孩子的学习压力非常大,玩手机其实是一种自我减压。孩子试图在游戏里找到成就感,每款游戏几乎都设有许多关卡,这能够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通过每一次“通关”来获取成功的满足感。

第三,父母的“不良示范效应”。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其本身就非常喜欢玩手机。当孩子在无趣的写着作业时,你却在那“津津有味”的打游戏、刷抖音、聊微信。你又如何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呢?你又如何让孩子“服气”呢?

第四,智能手机是时代潮流,我们处于这个时代,是没有办法回避的,我们总不能退回到原始社会吧?这个是不现实的!

既然我们不能逆时代潮流而行,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我们不要粗暴的禁止孩子玩手机,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

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才能玩手机。而且还要限定时间,周一到周五,每天可以玩十分钟;周六、周日每天可以玩半小时。到点就收掉手机。要鼓励孩子有“契约精神”,大人与小孩都要遵守约定。

第二,父母做好示范,坚决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作业,你可以选择在边上读书。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公平。

第三,可以引导孩子多兴趣发展。比如经常带孩子去看看电影,注意去看电影时,坚决不用带手机。再比如带孩子去游泳馆、图书馆、健身房、出去短途旅游等,达到转移孩子注意力的目的。这样就会让孩子觉得手机不是生活的唯一。

第四,要注意沟通的方式,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尽量不要粗暴干涉孩子。要换一种方式,“柔婉”的进行,当然这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育孩子,原则是不能丢的。否则,我们会非常的被动。并且,你的权威性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要主要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沟通的技巧,巧妙的破解这一难题。


365学堂


青春期很不好管,但是如果一旦游戏上瘾那说明已经很严重了。

我家女儿刚上初三,我也明白青春期孩子真的不好教育,整个暑假我也头疼不已。但是随着开学孩子的状态已经调整过来了,初三面临着中考,她也知道这一年的重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一定要和他好好沟通。回家玩游戏这事可以答应让他玩一会。一定要有规定,比如每天晚饭后可以玩20分钟,这样他会容易接受。如果他能按规定你能要回手机,就要一定表扬鼓励他。说白了你从心里要学会接纳他。


孩子的一切习惯不是几天养成的,很可能因为大人们的一些影响。我建议孩子在家的时间大人们做好榜样,不要玩手机或者聊天视频。



我家孩子现在初三,为了联系方便我们一直配备的是老人机。小升初孩子很努力的考上了市重点初中,提出来让我们给买一部智能手机作为奖品,当时我差点答应下来。我说考虑一下再说,经过周围打听才知道好多上初中的孩子因为配了手机都不好好学习,玩游戏的、早恋的、聊天的都影响了学习。


后来我果断拒绝了她的想法,奖励了一套她很想要的书作为奖品。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她每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总是以书或者学习用具作为奖品。作为我们取消奖励手机她也欣然接受,并未不高兴。


我从这件事和她沟通说明,智能手机我们暂时在上学期间不会给她买,会考虑上大学给她配一部。虽然她有点失望六年后才给她买智能手机,但是她没说什么。


升入初二开始看到周围同学有拿智能手机,她又提出来如果考试进入班级前十或者前五让我给她配一部智能手机,理由是查阅资料方便。


因为学校规定不让学生佩带智能手机,我就没有答应。我说晚上查资料可以回家用我的,她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有说什么。后来每天晚上吃完饭就拿我的手机看一会,我就答应让她玩20分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晚饭后拿手机的时间慢慢越来越长,我到时间要手机变成了斗智斗勇。因为每次快到要手机的时间她开始查资料,有时候要读英语,手机我按时要不了就这样整整走过初二学年,我和她在争吵、生气、反抗中迎来了初三。


还好开学前我和她进行了一次交谈,关于学习和中考,就中考在人生中是多么重要给她讲了很多,她虽然不耐烦但似乎听去了一点。


开学后又经过老师对初三这一年的重要性的强调,第一周上学立即投入到了学习中,整个状态完全和初二和暑假截然不同,看着她努力学习的样子我很欣慰。只希望她能保持下去,好好面对中考,相信结果不会很差。


初二这个时期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希望大人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树立信心慢慢去引导。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孩子,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加油!!


冰月月


怎么说呢,我侄子就是迷上玩手机,之前初中时没有给他买手机,然后我妈一直用的是诺基亚手机,只能接打电话!他也能拿出来玩贪吃蛇玩的不亦乐乎!后面没考上高中,去读那种老师不怎么管学生的高中学校,然后因为离家远,没办法就给他买手机,只买接打电话他还不要!后面还是买了智能手机给他。结果现在天天沉在手机里了,在家时耳机没有摘过,眼睛天天盯着手机!作业也没看他写!然后我妈和我哥嫂的文化也不是很高,经常也就是骂骂他,说说他!他也听不进去!

造成他现在这样可能大部分都是父母不在身边,我侄子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然后他现在大了我妈也管不住!偶尔我回去我会说说他,希望他自己看清未来!他也会听点!

首先真的不要一看到他这样就脱口骂,还是要跟他说说现在读书玩手机的坏处!然后也给他说说他现在这么大了,有什么事可以跟父母或者奶奶说出来,得尊重他!多沟通。再就是多让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手机可以玩!但学习的时间就不是玩的时候,玩的时候可以规定时间!其他时间多给他自由,不要管过多!现在的孩子都不太喜欢大人天天啰啰嗦嗦的!


誰是谁的谁


初中的孩子沉迷手机,是当前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就是因为玩手机而“玩物丧志”,本来一个聪明上进的孩子,最后可能连高中也考不上。

同事家的孩子,今年7月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最后连了全市的联考招生线都没到,最后父母交了5万多块,才勉强读了一所比较差的高中。要知道,这位同事家孩子初中可是读的全市直属的七所重点中学之一,这所中学还是寄宿制私立初中,可以想象,父母的投入和结果确实相差太悬殊,更关键是孩子的未来堪忧。

他家孩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沉迷游戏”。这位同事时候回忆起初二初三时的点点滴滴,仍然痛哭流涕。

“孩子读的是住校,所以,每周五放学才回来,我们也觉得他辛苦,所以周五晚上一般大吃一顿,然后就孩子自己安排时间。起初孩子还做一会作业,然后就说学校老师要求,必须到群里发英语配音文件,还有英语背诵视频,父母当然支持,就让孩子自己用手机了……”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了,我们父母太过于信任孩子,完全不对他手机进行监管。一次,她妈妈凑过去一看,明显孩子是在玩游戏。第一次也没当回事,说孩子少玩一会,早点休息……孩子点头答应了。家长睡了,也不知孩子玩了多久,只是第二天早上一直赖床不起……开始都以为孩子是太累了。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孩子熬夜玩游戏……”

“实际上,孩子就是以学校作业为幌子,在我们大人都不注意的情况,完全没有自控力。”

“后来,有一次,我们被班主任通知去学校一趟,才知道孩子的手机被缴了,这还不算,老实说,他已经缴了孩子3部手机了,都一模一样的……这时我们才引起警觉,在追问之下,孩子说偷偷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3部手机,就为了躲过家长和老师的搜查……”

谈起游戏这事,这位爸爸痛心疾首,觉得自己当初管理孩子确实出了很大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如何做才好呢?

首先,要明白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这个阶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孩子头脑里哪有什么理想,哪有什么远大目标,他们的目标就是不做做作业,不上学。但是,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一项爱好,也包括打游戏,有的同学可能疯狂追星,有的可能热爱上一项运动,比如打篮球。所以父母应该跟孩子多交流,多关注他们的爱好,进而将他从“水深火热”的手机游戏转到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篮球、足球。不能强行采取堵的办法,而是要“疏堵结合”,这一点非常关键。

其次,要对孩子加强监管,就如同我们同事的这个案例,就是对孩子太过于信任,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不闻不问,“如果孩子都懂事,还要家长干什么”?

第三,换种方式跟孩子沟通。青春期的孩子叛逆,说话带刺,很呛人,一句话都可能引爆,所以,如果当面沟通效果不好,那就要采取一些其他方式,比如给他发邮件,写书信,写便笺条等,一些书面的方式可能让孩子更加深入地思考,而不会急着反驳。

要废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话有点夸张,但之所以引发大家的热议,更因为他似乎也很现实!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多试试小学科学


前段时间我们这边六年级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班级的孩子发生了一件事情。

我们班里面的一个男孩子回家之后就抱着手机,晚上睡觉也抱着手机,父母管的时候非常的生气,有可能会和父母闹翻脸。并且孩子很戏剧性的欺骗家长说,许多作业需要在手机上完成,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手机作业也就是半个小时,绝对不会时间太长。

家长和我说起这件事,因此在课间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和孩子谈一谈,但是谈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从游戏开始就是一个网络游戏最火的那一个,然后聊着聊着说我们班有个孩子非常不懂事,玩游戏的时候用父母的手机充了5000多块钱,我问他,你知道吗?

他好像意识到什么,然后和老师说,我没有玩手机。其实我也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暗示她任何事情。

晚上的时候他的家长打了电话说,在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在自行车上和他说过,他再也不玩手机了。

家长是非常的开心,她非常喜欢这样的一个结果,孩子可能有些不开心,但是孩子能够意识到玩手机已经影响了自己。

其实对于孩子玩手机,首先我们应当持一种理解的态度,毕竟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个时代的学生就是和手机绑在一起,只是我们要客观的看待,并且合理使用手机才是正确的


义诚老师


现在很多时候,往往孩子一出问题,我们就把原因归咎于叛逆,其实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就说孩子玩游戏的问题,根据描述来看,孩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我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往往都是到了无可挽回、无药可救的时候才会想到问怎么办,才开始想方设法想要挽回呢?越来越差,那肯定不是几天几周的事,那孩子第一次出现成绩下降的时候,我们又干啥去了呢?

我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头两天外出研学一周,跟他同住一起的几个男生每个人都拿着手机,不是王者荣耀就是其他乱七八糟的游戏,玩的那叫一个带劲,回来后我们几个家庭一块聚餐,我就发现我儿子出问题了,那几个孩子在那里玩,他连饭也不吃,就一直趴在别人肩膀上不动眼珠的看,非常的入迷,我知道他已经被游戏吸引了!


回到家第二天做暑期作业,突然跟我们提要求,意思就是说他保证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做到了,每天要求玩半小时游戏,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有点动心了,心想孩子的要求也不过分,但是妻子的态度与我截然相反,坚决不同意,孩子开始哭闹,哭闹了大半天,最终也没能得逞,依然没通过妈妈的同意,到了晚上孩子睡了,我们两个又聊起这件事,我觉得我媳妇的做法比我的想的周全,因为游戏这东西不是谁都能控制得了,孩子一旦接触,心心念的都是游戏,甚至上课学习的过程中,脑子里也会反复回忆游戏当中的情节或者人物,那种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还能保持第一的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我们毕竟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去做实验!

所以我想说,如果想要预防孩子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在事情刚开始阶段就要及时介入,比如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就应当及时阻断他的想法,或者说我们可以采用激将法,比如保证考试都能拿到98分以上,每天可以玩最多半小时,成绩下来了就不能再玩,要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再行定夺,这样的话把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玩游戏直接挂钩,从而有效的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而我们却无计可施的窘境!


现在孩子游戏已经上瘾,成绩已经变差,实话实说,想要改变很难,太难了,最简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父母要天天盯上靠上,可以跟孩子探讨,比如从现在开始每天可以玩,但是逐步压缩玩的时间,等到成绩上来以后,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时间,但是前提是成绩必须要上来!当然,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环境,我们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对症下药,方能有效!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大家要认清一个基本事实,孩子的自杀,主因是孩子玩手机网络游戏导致。其它因素几乎是借口。因为,中国有5000万网瘾的孩子,网瘾就是脑残,而且,脑残就是精神病。一个孩子神经不正常才去自杀、才去杀人,所以,恶性事件频频,特别是孩子自杀的多,多,是脑残孩子多。2012年10月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所已经报告,网络游戏可使青少年致脑残。2018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网瘾是精神病,这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实际,6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卫生部已经定义网瘾是精神病了,同样,只是国内媒体没有报道而已。我是一个研究家庭教育的老师,每每看到孩子自杀,说是什么压力,什么挨老批评了,挨家长批评了,我就感觉非常荒唐,荒唐至极!我呼吁,有良心的自媒体工作者,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是国民,我们要作为。不能等。在网上把这些数据查清楚,然后展开宣传,最后的目标挽救我们剩下的的2.5亿青少年。这是国难当头之际,你也许不样看。我宣传、呼吁:停止网络公司开发游戏软件已经20多年了,虽然位卑言高,但我还是要坚定不移的宣传下去。大家可在百度上搜索《脑残与邪淫危害中国青少年》!


科学教育法


叛逆不是老虎,游戏不是炸弹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要经过这个“危险期”,叛逆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点。优先反叛的对象就是和他亲密相关的旧体系中的家长和老师。你要我干啥我偏不干,你不想让我干啥,我一定要干,而且如果要杠上的话,胜利的一方不可能是家长。

沉迷于手机游戏,这种叛逆现象不危险,首先你要知道他为什么沉迷于手机游戏。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渴望了解父母、老师以外的天地,而互联网平台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这比死读书的孩子有出息,游戏只是他比较感兴趣的一种!

二是既然学习是给爸爸妈妈学的,不想学,不想学的后果就是跟不上了。在学习上没有找到做男子汉的自尊,就在游戏中找到自我!找到成功感!这里有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尊重!

三是亲子交流不顺畅。妈妈的事无巨细的关心,不是交流,是噪音;爸爸的高高在上、讲道理、发脾气、偶尔还给两巴掌等。父母那里我没有话语权,我不给你们说,找互联网;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尊重,找互联网。



很明显,孩子青春叛逆期的表现,都是爸爸妈妈之前给自己埋下的雷!解铃还须系铃人呀!为了帮助孩子度过危险期,家长得做好“排雷工兵”。

这里给您提几点建议:

请您读些孩子成长方面的书!

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做父母。

0-2岁怎样呵护?3_6岁怎样立威?7——12岁怎么引导孩子,逐步形成乐观、阳光、积极向上的性格?12——18岁怎样帮助孩子度过危险期?这些父母必备结婚之前学习了吗?既然不太明白就是无证上岗。

前期功课落下了,现在补一补还为时不晚。隔行如隔山,认真的挑两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你会在学习中逐步反省自己,认识自己!成长自己!

为了孩子的成长,值得学习!

请您降低自己的身段!

咱们做家长的也许习惯了还孩子面前牛,但是到了孩子的青春期你会发现,老爸成孙子了,不仅不听话,偶尔还顶嘴……

为了帮助孩子安全的度过青春期,你需要降低自己的身段——不做父母做朋友!

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理解孩子的心情与做法(成年人不会叛逆)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有事儿商量,给他选择的空间,不否决,不但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支持孩子的想法与做法。(越不支持越干)

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说他说的话,玩他玩的游戏,积极寻找共同语言。

请您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孩子喜欢的方式就是——平等,而不是说服!试图通过说服教育让孩子幡然醒悟的做法最不可取。

静静的倾听、默默的点头、此处无声胜有声!

不讲道理是有效的,讲道理对孩子而言就是“不讲道理”。

请您多陪陪孩子!

星期天,推掉应酬,扔下手机,他做作业,你做自己的事儿;他看课外书,你看你喜欢的书;他打游戏,你拜他为师……陪伴是有效的爱!

请您先把自己扔出去!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需要说教,需要的是引领、榜样!可以各自设定目标,老子上阵,儿子跟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哪有青春不叛逆!叛逆的孩子有主见,叛逆的孩子有想法!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叛逆的孩子更有出息!


天地之间孩子王


我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的老师。青春期孩子叛逆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我研究和进行教育实践的工作方向之一。

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有别,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经历不一样,性格爱好差异很大,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就完全不一样。对于成天抱着手机玩,学习成绩不好,完全不把父母老师的劝导当成一回事的孩子而言情况并不算太糟糕。比起那些早熟、敏感、封闭、自私、霸道,控制欲强,情绪不稳定、玩酷称大、心理脆弱,攻击性强的孩子要强得多。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是复杂的,不排除有社会引诱,同伴诱惑,玩物丧志等因素,手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是肯定的。在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一个追逐的目标,甚至连这种意识都没有。但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父母缺乏和孩子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

可能父母会疑惑:没有啊!我们和孩子相处的很好,也常常和他交流沟通,怎么是我们缺乏和孩子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

是的,你可能和孩子相处的不错,但你必须弄清楚“相处”不等于“相知”,“交流”不等于“交心”。

扪心自问,有多少事情你真心诚意,非常尊重,非常信任的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什么时候你与孩子之间进行过推心置腹的谈心?你知道他想什么吗?你知道他需要什么吗?扪心自问,孩子虽然已经上初中了,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拥抱,没有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和他一起吃吃饭,轻轻松松聊聊天。你有多久没有和孩子一起散步,一起运动了?

孩子所接到信息全部是父母强制要求的,所做的事情也完全是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回到家没有人和他交心谈话,家人虽然在一起,但各忙各的事,没有情感交流,甚至连语言交流都没有,孩子在家除了吃穿之外,除了接受父母的督促要求之外,什么也没有,他的心别人不懂,他不抱手机作伴干什么?

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得到的不是帮助,鼓励,尊重,谅解,而是指责,指骂,压力和强硬的要求。既然学不进去,就干脆破礶子破摔,爱咋咋地,你说也好,骂也罢,反正已经习惯了,也就无所谓。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回归正轨,是一件痛苦而艰难的事情。这是痛苦与成长同在,否定与重塑相伴的过程。

我提几点建议,只要你真心诚意去做,努力去做,坚持去做,就一定有所改善。

一、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给孩子和自己创造更多交心交流的机会,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心灵陪伴。给孩子和自己都放一个心灵的假,自己和孩子一起共同反思,放下架子,放平心态,坦诚的向孩子说说父母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真诚的道歉,并表达愿望,引导孩子进行自省。真正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他的衣食保姆。

二、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

谁能打开孩子的心扉,走进孩子的心灵,谁就能赢得孩子。真诚的,坦率的和他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真正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重视,父母懂他,促使他自我教育,自我矫正,痛改前非。

三、尊重你的孩子

他已经上初二了,是个大孩子了,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有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认识,他更多的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能支持自己,能尊重自己,而不是武断的强加,严格的教训。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青春期孩子更希望被平等对待和受到尊重。父母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他成长的伙伴,成为他心理依赖的对象,成为他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他困惑的艰难进步历程中的扶持、帮助者。

第四、信任你的孩子

他长大了,你该信任他了。只有信任才能赢得他对父母的信任。父母能与他相知、相融和相通,对他们而言或许就是干涸心灵的一场雨露。只有信任才能得到他更多的信任,才能一步步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的打开他的心结,融化心灵的坚冰。

第五、要变换形式的尝试和他沟通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些娃适宜于谈话交心,有些适宜于书信交流,有些需用纸条交流,还有些可以用微信聊天交流,有些可能需在同娱同乐,共同劳动中交流;根据你的孩子情况选择一种交流方式,选准沟通的切入口,从他最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营造宽松氛围,解除心理顾虑,打开他的心扉。多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心灵世界的深处。多了解一些他最爱与最讨厌的事,与他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进行沟通,站在他的立场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相信,即使是一块坚硬的石头也能被捂热和融化。

第六、善于激励你的孩子

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与鼓励,青春期渴望独立的孩子这种心理需求更为强烈。父母要善于把握他的心理,完全掌握他的细微变化和感情轨迹,触动触动他心灵,适时地给予他鼓励,期待,让他切实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并产生强烈进步愿望的心理暗示。

我们是父母,有这样的体验,很多问题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孩子需要成长,父母同样也需要成长。我是家长,也是教育工作者,很多问题身在其中深感困惑,欢迎大家关注多多交流。我的体验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自己,如果父母自身不改变的话,孩子很难转变。

躬耕教育基层,根植校园之中,身兼教师家长,用心用情做教育,欢迎大家就这个问题也发表不同见解!


教育探微


初二就是差不多十三岁左右,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可是有一种“成人感”,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这时候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就需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开始就说一些你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你应该怎样怎样做才是对的之类的话,这样子,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加重。

第一个是立场的问题,家长跟孩子沟通是不能一直以种我是大人,我经历的事情多,所以我说的你必须听的态度跟孩子交流,而是可以以一种平等,类似于朋友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问题。

第二个我们可以借助旁人来管教自己的孩子,比如孩子的老师,家长可以跟老师了解孩子在在校的情况,然后在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寻求老师的意见和帮助。

第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功课,比如玩电子游戏,不要立即阻止,否定说他玩电子游戏就是不好的,而是可以试着去参与,然后了解孩子喜欢玩的原因,然后再去提醒孩子,玩游戏可以玩,但是应该节制,自己规划好时间。

总之,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做好自己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关键在于尊重孩子的人格,其次就是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