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枇杷果怎樣保存好?

wangYi諾


常溫保存法

這種辦法只適合還沒有完全熟透的枇杷,一般來說,將未熟透的枇杷放在常溫下,保存最長時間是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後,枇杷本身就會慢慢開始腐爛,枇杷常溫保存的環境是乾燥通風,切記不能放進陰暗潮溼的環境,這種環境很容易讓枇杷受潮,從而加速腐爛的速度。另外如果已經很成熟的枇杷,在常溫下只能保存三天的時間。

鹽水保存

枇杷剝皮之後怎麼保存呢?這時後只能用鹽水來保存,將剝了皮的枇杷,直接放進鹽水中,這樣可以保存2周的時間。等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用清水反覆清洗,就能繼續使用了。

罐子保存

去皮放鹽清洗後的枇杷,在開水中煮熟,可以放入適量的冰糖煮的時候。冷卻後放入冰箱,這樣可以保存一個月的時間。不過水果還是新鮮的好,建議大家吃新鮮的水果。


超子小廚


這兩天的枇杷還正是上市的時候,枇杷多的不得了,哎不過說實在的,今年的水果還真是貴,昨天去菜市場買菜,看見枇杷還比較好久買了一些,一般的都是6.5一斤,不過還真挺甜,好吃,稍微大一點的就是9塊,再大的就是15了。應季水果都吃不起了,我的天。不過貴是貴,枇杷醬得做,因為每年都會做一些枇杷醬備著,家裡人老是抽菸咳嗽,所以就會做一些枇杷醬給泡水喝。枇杷怎麼保存呢,這個還真是巧了,以前教學練站被分到一個小鎮,和老師出去調查的時候看到整座整座的山全是枇杷,那幾個月還真是吃了好多,那時候就有點好奇怎麼保存這個枇杷因為真的太多了,那時候老師就給我說了這麼幾種方法,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哈。

因為枇杷保鮮期大約為8天左右,而枇杷適宜的貯藏條件是:溫度為0℃,溼度為90%左右,所以往這個溫度方向靠儲存時間就會相對長一些。

完好無損的枇杷

1.溝藏 : 在陰涼乾燥處挖一條土溝,長10m左右,深和寬各0.9m,鋪上20-30cm厚的乾淨細沙,然後放入盛有枇杷的木箱或者竹箱,每箱裝15kg重。在溝上搭一“人”字形支架,保持溝內溫度在20℃以下,相對溼度在80-85%之間,採用此法可貯藏一個月左右。

2.窖藏 : 貯藏前最好仔細把窖消毒,將窖中的細菌病毒黴菌都殺死,然後將裝有枇杷的竹簍裝入打孔的塑料袋,以“品”字形堆碼貯藏。垛與垛、垛與牆及四壁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此法可貯25天左右。

3.壇缸法: 將完好的果實裝於酒罈或小缸內,壇缸的低部鋪稻草,上面蓋麻袋或竹簾。採用此法也可貯藏20天左右。

4.松針法 : 先將新鮮乾淨的松針鋪於乾燥的地面或樓板上,再把枇杷果實鋪在松針上面。此法簡單方便,可用於短期貯藏。

5.簡易氣調貯藏 : 將枇杷簡單處理後,在通風的地方放置1至3天,將它的熱量祛除。接著使用比較薄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裝起來,然後放入竹簍或竹筐中,最後在表面套上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子上打幾個小圓孔,便於它的氣流湧動,然後紮緊袋口貯藏,這樣就可以了,這種方式適合於長期儲存,將枇杷這樣處理後然後再冷藏可以儲存3個月左右。

剝了皮的:可以洗乾淨稍微晾一下水份,然後用涼的鹽水和糖水泡著,這個泡的罐子一定要乾淨無水無油,而且在泡之前在鍋裡煮或蒸一下,消毒。這樣可以保存的稍微久一點。

還有酒可以可以做成枇杷醬保存,這個是人們比較常保存的方法,而且還好處多多。

枇杷醬得做法:去皮:把枇杷洗淨放進裝有六七十度左右熱水的鍋裡,浸泡5分鐘。

切塊:經過熱水浸泡後的枇杷,非常輕鬆滴就可以撕去表皮了(哈哈,這個是去皮的一個小竅門)。我們把枇杷去皮去核,取果肉,將果肉切小丁。

醃漬:將切好的果肉倒進乾淨的鍋裡,加入白砂糖,攪拌一下,靜置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後,我們會看見枇杷出了很多汁水,嘿嘿。——這也是為啥說“不加一滴水”,因為加了清水進去,還是要費時費火把水熬幹,基本上,我覺得把果肉切小塊一點,還是很好熬的。

熬醬:開煮。中途記得時不時地攪一攪,避免糊鍋。(喜歡細膩一點的口感,可以一邊煮一邊用勺子壓一壓)

熬成裝罐:當熬至比較粘稠時,將檸檬汁擠入,繼續熬七八分鐘,感覺夠稠就ok了。自然冷卻至六七十度時,裝入可以密封的盒子或者罐子,待完全冷卻後放進冰箱冷藏。吃的時候,記住要用乾淨無水無油的勺子舀哦。

小貼士:1、許多人說枇杷去皮很難,其實是有小竅門的,把枇杷在60、70度水中浸泡五分鐘後就可以非常輕鬆的去皮去核,但這方法只適合做醬時用,如果平時吃這樣處理那枇杷的口感肯定會差很多。

2、要選用較深的鍋子,剛煮開後的幾分鐘,液麵會保持比較高的狀態,邊煮邊攪拌,否則果醬受熱會濺出;

3、加入檸檬汁可以讓果醬的味道更香並且吃起來不甜膩,且有防腐的作用。這個量的話就靠感覺和自己習慣了,可以用新鮮檸檬擠得汁,也可以用超市買的小瓶裝100%的純檸檬汁;

4、白糖本身有很好的防腐作用,所以不要用冰糖代替;

5、因是自制的果醬,沒加任何防腐劑,只是用糖和檸檬防腐,所以最好在半個月至二十天內吃完。

6、除了放白糖還可以放蜂蜜熬,看自己習慣愛好哈。

還有就是如果時間喜歡弄這些的朋友,還可以做些枇杷幹泡茶,做些枇杷蜜餞

不過這個蜜餞我還真沒做過,做法就只能問度娘了(笑哭)

文中的內容有可能有些不全,如果有小夥伴有補充的可以在評論給我說。我到時候加上,嘿嘿。還有就是文中的圖不一定和內容描述的一樣,因為是在網上找的圖,但絕對是琵琶(笑哭),所以見諒啊


吃啥子嘛QAQ


關於枇杷,也是我最喜歡的水果之一,它是枇杷樹結的果實,味道甘美,形如黃杏。枇杷果柔軟多汁,風味酸甜,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應用如今的枇杷口味甘甜,肉質細膩,每年三、四月份為盛產的季節,枇杷果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是營養豐富的保健水果。

枇杷果的保存也有很多

1:乾燥通風處保存,這種方法適用於短期儲存,大約可以儲存一週左右。

2.簡易氣調貯藏法,將枇杷簡單處理後,在通風的地方放置1至3天,然後用比較薄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裝起來,放入竹簍或竹筐中,在表面套上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子上打幾個小圓孔,然後紮緊袋口貯藏,這種方式適合於長期儲存,將枇杷這樣處理後然後再冷藏可以儲存3個月左右。

3.壇缸儲存法,把完整的枇杷放置在乾淨的壇缸內,在壇缸的低部鋪一些乾枯的草,在壇缸上面蓋一些麻布,減少壇缸內的空氣流動從而減緩枇杷損壞的速度,可以儲存半個月

4.鹽水儲存法,將剝皮的枇杷放入到鹽水中,減少它與空氣接觸的時間,這種方法僅僅侷限於當時吃不完的枇杷保存。

總之枇杷果不能放久,還是吃新鮮的比較好,所以大家買來還是儘量不要放太久。希望以上回答能給大家幫助。






小聰來了


現在正是枇杷上市的時候,我們這邊無論是店裡還是街邊,全是賣枇杷的。這邊是枇杷的產地,所以家家戶戶都有枇杷,都吃不完,枇杷雖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它又不好儲存,那怎麼辦呢?接下來我就告訴你們怎麼去做?

一、枇杷表層有毛毛,我們先把它們用流動的水洗乾淨,然後撈出來晾乾水分

二、我們開始剝皮,去核備用

三、準備一口鍋,放入冰糖(冰糖熬出來的顏色漂亮、口感清甜)熬化

四、再倒入準備好的枇杷熬到粘稠即可了

五、晾涼裝瓶子冷藏(枇杷醬除了抹面包吃,還可以泡水喝)。

除了做枇杷醬,還可以做枇杷露(也就是枇杷罐頭)

步驟跟上面差不多,就是不要熬的太軟、太爛,水也要多放點,就成罐頭了。

看著很有食慾的,趕緊動起手來吧!


鄉野之涼菇


這段時間,枇杷都在逐漸的成熟了,由於枇杷果肉肥嫩,汁多味美,因此,在枇杷成熟的時候,會有很多人選擇購買,嘗一嘗它的味道,有些時候買的枇杷會有些剩餘,那麼應該怎麼保存呢?

方法—

乾燥通風處保存。這種方法適用於短期儲存,大約可以儲存一週左右,一般完整,的枇杷不利於放置冰箱中保存,那樣會使枇杷顏色變黑

方法二

簡易氣調貯藏法。將枇杷簡單處理後,在通風的地方放置1至3天,將它的熱量,祛除。接著使用比較薄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裝起來,然後放入竹簍或竹筐中,最後在表面套,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子上打幾個小圓孔,便於它的氣流湧動,然後紮緊袋口貯藏,這樣就可以了,這種方式適合於長期儲存,將枇杷這樣處理後然後再冷藏可以儲存3個,左右

方法三

壇缸儲存法。把完整的枇杷放置在乾淨的壇缸內,在壇缸的低部鋪一些乾枯的,草,在壇缸上面蓋一些麻布,減,內的空氣流動,從而減緩枇杷損壞的諫度,這樣也,以保存枇杷,但是儲存的時間並不會太長,一般可以儲存半個月的樣子

方法四

鹽水儲存法。將剝皮的枇杷放入到鹽水中,減少它與空氣接觸的時間,從而防止,它在這段時間內變色,猶如蘋果一樣,破開皮的蘋果會很快的變色,就是因為與空氣的接,觸時間過長,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變色,但是這種方法不利於長期的儲,存,需要儘快的食用,僅僅侷限於當時吃不完的枇杷保存

方法五

窖藏儲存法。儲存前,食用消毒藥劑將窖以及容噩的細菌消滅,減少細菌對枇杷,的破壞,然後將枇杷放入欄子中,將欄子放入塑料袋,並在塑料袋外面打幾個小孔,然後,將它們放入窖中,擺放時一定要將袋與袋之間留一些間距,保證其中的空氣流通,這種方,式適合於大量的枇杷儲存,但是儲存的時間並不長,大約20來天的樣子。

方法六

加工處理儲存法。有機會的話可以將枇杷加工成為果醬、枇杷膏、枇杷酒等產,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延長枇杷的儲藏時間,加工後枇杷的保存時間一般為3個月以上,甚至可能半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枇杷加工之前需要先將枇杷洗淨、剝皮、去核,處理,後放入瓶子中,放置與空氣的長期接觸,加工時可以選擇一些調味品或者一些助於保存的,物品。


山老頭彝州紀食


枇杷最好吃的時候在五月中,可是枇杷吃不完怎麼保存呢?很多人保存了冰箱存鮮的地方,這樣枇杷會變黑。正確保存方法是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即可。

枇杷最好吃的時候在五月中。它冬季開花,春來結子,夏初成熟,承四時之雨露,為“果中獨備四時之氣者”。浙江餘杭的“軟條白沙”,肉白味甜。福建莆田的“解放鍾”,果肉厚嫩,汁多味美;江蘇吳縣的“照種白沙”,汁多質細,風味鮮甜,都是枇杷中的上品。

枇杷的保存方法:

枇杷不能放冰箱,這種水果不喜歡冰箱。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內,會因水汽過多而變黑,儲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即可。

另外,枇杷除了果核不能吃外,全身都是寶呢。

枇杷的保鮮方法:

枇杷果實保鮮期大約為8天左右,枇杷適宜的貯藏條件是:溫度為0℃,溼度為90%左右。

1.溝藏 : 在陰涼乾燥處挖一條土溝,長10m左右,深和寬各0.9m,鋪上20-30cm厚的乾淨細沙,然後放入盛有枇杷的木箱或者竹箱,每箱裝15kg重。在溝上搭一“人”字形支架,保持溝內溫度在20℃以下,相對溼度在80-85%之間,採用此法可貯藏一個月左右。

2.松針法 : 先將新鮮乾淨的松針鋪於乾燥的地面或樓板上,再把枇杷果實鋪在松針上面。此法簡單方便,可用於短期貯藏。

3.壇缸法: 將完好的果實裝於酒罈或小缸內,壇缸的低部鋪稻草,上面蓋麻袋或竹簾。採用此法也可貯藏20天左右。

4.窖藏 : 貯藏前,用40%的福爾馬林燻蒸窖及器具,殺死病原菌,或者採用硫磺粉(20g/立方米)殺菌消毒,將裝有枇杷的竹簍裝入打孔的塑料袋,以“品”字形堆碼貯藏。垛與垛、垛與牆及四壁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此法可貯25天左右。

5.簡易氣調貯藏 : 果實經採前處理後,於通風處放置兩天,除去田間熱。然後用0.02mm厚的PE袋(聚乙烯薄膜袋)包裝,放入竹簍或竹筐內,再套上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上打8個直徑為1.5cm圓孔,紮緊袋口貯藏,用此法結合冷藏可貯藏3個多月。


名軒閣餐飲中心


方法/步驟

6/6 分步閱讀

方法一,乾燥通風處保存。這種方法適用於短期儲存,大約可以儲存一週左右,一般完整的枇杷不利於放置冰箱中保存,那樣會使枇杷顏色變黑。

2/6

方法二,簡易氣調貯藏法。將枇杷簡單處理後,在通風的地方放置1至3天,將它的熱量祛除。接著使用比較薄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裝起來,然後放入竹簍或竹筐中,最後在表面套上一個聚乙烯薄膜袋,在袋子上打幾個小圓孔,便於它的氣流湧動,然後紮緊袋口貯藏,這樣就可以了,這種方式適合於長期儲存,將枇杷這樣處理後然後再冷藏可以儲存3個月左右。

3/6

方法三,壇缸儲存法。 把完整的枇杷放置在乾淨的壇缸內,在壇缸的低部鋪一些乾枯的草,在壇缸上面蓋一些麻布,減少壇缸內的空氣流動,從而減緩枇杷損壞的速度,這樣也可以保存枇杷,但是儲存的時間並不會太長,一般可以儲存半個月的樣子。

4/6

方法四,鹽水儲存法。將剝皮的枇杷放入到鹽水中,減少它與空氣接觸的時間,從而防止它在這段時間內變色,猶如蘋果一樣,破開皮的蘋果會很快的變色,就是因為與空氣的接觸時間過長,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導致變色,但是這種方法不利於長期的儲存,需要儘快的食用,僅僅侷限於當時吃不完的枇杷保存。

5/6

方法五,窖藏儲存法。儲存前,食用消毒藥劑將窖以及容器的細菌消滅,減少細菌對枇杷的破壞,然後將枇杷放入欄子中,將欄子放入塑料袋,並在塑料袋外面打幾個小孔,然後將它們放入窖中,擺放時一定要將袋與袋之間留一些間距,保證其中的空氣流通,這種方式適合於大量的枇杷儲存,但是儲存的時間並不長,大約20來天的樣子。

6/6

方法六,加工處理儲存法。有機會的話可以將枇杷加工成為果醬、枇杷膏、枇杷酒等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延長枇杷的儲藏時間,加工後枇杷的保存時間一般為3個月以上,甚至可能半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枇杷加工之前需要先將枇杷洗淨、剝皮、去核,處理後放入瓶子中,放置與空氣的長期接觸,加工時可以選擇一些調味品或者一些助於保存的物品。

注意事項

不同的量和不同的儲存時間有著不一樣的儲存方式


牛扎爆米花糖妹


想要枇杷好,必須做到一下3步:

(1)方法一:

把枇杷放在家裡乾燥、通風的地方,千萬不要放在潮溼悶熱的環境。

在常溫的環境下,枇杷能放上一個星期左右,如果熟透的枇杷只能放兩三天

(2)方法二:

剝了皮的枇杷接觸到空氣就會變色,可以把剝了皮的枇杷放在鹽水中保存,這樣就不會變色,用清水清洗乾淨,還是可以吃的。

方法三:

為了讓枇杷保存的更久,更好吃,可以自制枇杷罐頭,經過加工後的枇杷一般能夠保存三至六個月。

枇杷罐頭的方法:

1.消毒罐頭瓶,並晾乾。

2.枇杷剝皮去核,剝好後的枇杷一定要用淡鹽水泡著,防止剝皮後的枇杷變黑。

3.用比例為3:1的水和枇杷大火煮開。

4.大火煮開後,放冰糖,轉小火煮5分鐘。冰糖用量看自己喜好。

5.煮好後的枇杷放涼後裝瓶。


盜國家礦物744員工


家庭版,不洗。保鮮膜包好。放冷藏。個把星期沒事

水果商家那些果一般都是8成熟。然後過保鮮水劑後風乾表面。家庭也搞不來。保鮮配方咱也不懂。


大米花兒鼓吹樂


枇杷的保存方法:

枇杷不能放冰箱,這種水果不喜歡冰箱。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內,會因水汽過多而變黑,儲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