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地球人口飞速增长,这样下去地球会怎样?

鹏学天下


感觉人口增长也是人类向外太空拓展的动力,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地球能有资源养活人类之前,有盈余出来的物质力量让人类突破向外的技术。但这些不需要一般人去担心的,因每若干年定会有新的科技出现,许多偶然的技术其实是必然会发生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顺说中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们知道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

并且人类所需的食物、水和能源也是有限的

不断增长的人口会不会对地球造成某种威胁呢?


现如今,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73亿人。

据联合国预计,到了2050年,地球上将拥有97亿人口;

而到了210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10亿。

那么人口逐渐增加,是否会引起饥荒问题呢?

联合国农业组织已经做了相关的统计,

如今全世界的粮食增长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率,也就意味着人们有着足够的粮食去面对饥荒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球上不存在饥荒问题,

不过很多地区的饥荒问题是由于粮食的分配不均所造成的,跟人口并无关系。


问题不是地球上有多少人,而是有多少消费者,以及他们消费的规模和性质

可以这么说世界上的东西足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无法满足每个人的贪心

另外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也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就个人生活方式而言,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

许多低收入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低,几乎没有造成任何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即使地球上有110亿人口,也不会对地球资源造成太大的压力。

但世界是会变化的,低收入城市中心的碳排放量也许不会就这么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所以: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之内,地球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也必须找出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这显然需要我们控制自己的消费规模,尤其要向低碳的生活方式转移

只有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减轻对全球气候、资源和浪费问题带来的压力。


52赫兹实验室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世界人均土地逐年下降,发展中国家土地退化,粮食产量赶不上人口增长,使世界粮食供应日趋紧张。

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人口过分增长势必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使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人口增加使能源供应紧张并缩短了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

人口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口增加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减少,同时,生活水平提高,城市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人均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量大大增加,导致出现大范围的缺水现象。人口增长扩大了对耕地的需求,“围湖造田”严重地破坏了地表水资源,使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大大减少。

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影响

人口激增,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加剧,造成资源供给的长期供求压力,也诱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因呼吸,燃烧和工业发展使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增加,可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事故。


Eins田


当前中国人口仅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适龄劳动人口(15岁至64岁)正在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迅速上升。这些趋势一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构成了严重限制。尽管如此,我们仍有理由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相对强劲的势头。最明显的原因是,就业岗位从农村向城市的持续转移将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已利用了巨大的人口红利

人口结构在近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GDP在1979-2010年间以年均10%的步伐增长。在开启改革开放红利时代之前,中国人口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政府采取了各种计划生育政策,并最终于1979年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后来生育率的下降,女性人均生育率从1969年的略高于6个孩子,下降到1990年的略低于2个。

由此产生的人口机制导致适龄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大幅波动。如下图所示,这一比例从1966年的1.2(当时中国人口非常年轻)飙升至2010年的历史记录高位2.8,而这正反映了老年人口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青年人口在中国总体人口中所占比例的下降。

中国经济从被抚养人口相对于适龄劳动人口的大幅下降中获得了“人口红利”,东亚其它高度成功的经济体也是如此。研究表明,这些经济体强劲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异常庞大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例。

不过,中国的抚养比例现在已进入稳步下降通道。联合国的一项预测显示,抚养比将从2017年的2.5降至2030年的2.1再到2050年的1.5。具体来说,适龄工作人口正在减少,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却在飙升。如下表所示,发展中国家适龄劳动人口的这种下降是不寻常的。报告将联合国对中国适龄劳动人口的预测与对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进行了比较。印度和印尼分别是人口第二和第三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两个国家的适龄劳动人口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人口老龄化也降低了中国的抚养比例。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7%上升到2015年的10%。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7%。同样,印度和印尼的预测趋势也与中国大不相同,这两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群比例仅从2015年的5%上升到2030年的8%。

人口膨胀的结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崩溃吗?

越来越少的工人支撑着不断增长的退休人口,这对中国经济无疑是一项挑战。但正如日本发生的那样,人口结构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被延迟退休部分抵消。事实上,中国的官方退休年龄还很年轻——男性为60岁,而一些在工厂工作的女性可以低至50岁——人们预期,对于那些想工作更长时间的人,退休年龄将会增加。

最终,抵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最强劲增长可能来自旨在支持可持续城市化的政策。如下图所示,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36%上升到2017年的59%(请注意,城市化的推动因素既有农村人口的迁移,也有城市向周围农村的扩张)。

从劳动力供应的角度来看,人口继续向城市地区迁移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因为当工人转向城市工作时,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将得到提高,而城市工作通常比农村/农业工作要资本密集得多。事实上,这种从农村向城市就业的转变解释了过去30年里,中国是如何将GDP的40%用于实体投资的。尽管中国的投资率已在2011年达到顶峰,且随着经济向消费“再平衡”,目前正在逐渐下降,但城市化应能支撑较高的投资率和未来的生产率增长。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中期内将稳定在略低于6%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产出将继续大幅增长,考虑到未来5年中国人口将每年仅增长0.3%。这种观点基于这样一个合理的假设,即城市化带来的好处还远未完全实现。

人口趋势也代表着财政挑战

强劲的经济增长将有助于中国应对财政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特别是,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有限,政府支出高度倾向于投资支出,而社会保障体系支出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部分问题在于,中国高度分散的财政结构将85%的政府支出责任推给了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往往有限。

中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将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其通过提高税收和从投资支出转向社会支出的方式来应对人口结构的转变。管理这种财政调整,将是中国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中,维持较高人均增长这个总体挑战的一部分。


经常用了


地球人口飞速增长,同时对地球资源的吸取也会飞速增长;但地球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无限度的增长,再用高科技的手段,加以破坏自然环境的代价来吸取资源!那么人为的自然灾害会接踵而来,污染加剧、植被破坏,物种互成的链接容易断裂……从使遏制细菌、病毒的物种逐步消失,再加上人口密度大容易传播的因素,便会产生细菌病毒肆意的传播!

期待者我们人类要有组织地呼议,建立全球控制人口增长的机制,在科学调控的机制下,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开发地球资源,才能给我们共同的子孙后代有个繁衍而安康的家!


钱老大q


人口再多地球也不会崩溃的[呲牙]佛说万物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人多了物资就会消耗更多,地球什么是都不会有的,只是人口多了,地球环境会破坏严重,必须好好的,保护环境!

环境污染了,只是对生命有危害!地球妈妈没事的!在过个千万年,她都能回复如初



恍然如梦一念之间


你不用担心。当人口大幅增加资源无法养活时。生活成本的大幅提高自然会降低人们的生育意愿。同时老人没有更好的养老条件也加快死亡。人口就会出现下降。很多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就是生养高成本引起的


阿帆带你游宇宙


地球照样生生不息,它照样自转和公转,但人受不了,地没了,没粮食,都成了食草动物,水没了喝什么,只能喝污水,疾病丛生,爭斗不止,人类退到远古,再从头来。


平常人246089341


地球会怎么样???。。。

地球还是地球。。。人类的那些,污染,生物,核放射,臭氧空洞,大气增温。。。能把地球怎没样。。。

几百年后,几千年后,几万年后。。。又还原了。。。

倒是地球上的人类危险了。。。


天天等你兔爸


地球人口飞速增长,对地球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危害性很大。比如对植物生物环境等,都没有好处。尤其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加大工业发展的热气排放,给地球带来了严重伤害。这样下去,人类将面临更大更多的自然灾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