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傳化智聯業績快報亮眼 首創公路港模式保障物流不斷“鏈”

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馮思婕

2020年的春節與以往不同,新冠疫情的突襲讓全國民眾無暇享受家人的團圓與新春的喜悅,轉而投身於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之中。這場戰役中,運輸抗疫物資和保障民生物流配送成為物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無數物流企業與數百萬物流人衝鋒在前,為打贏這場戰鬥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在國內首創公路港物流模式的傳化智聯經受住了這次考驗,在這場特殊的戰爭下凸顯了公司物流供應鏈的價值,也證明了在供應鏈物流全環節、全鏈條解決方案的能力。

疫情之下物流不斷“鏈”

自1月25日起,荊門傳化公路港快速響應,積極承擔起作為城市智能物流平臺的社會責任,聯絡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組建“荊門疫情防控-貨運車輛支援群”,為荊門市醫療物資、救援物資、緊急生產生活物資的城際運輸儲備運力。

2月8日,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南充紅十字會向南充市一線醫護人員、公安捐贈20噸食用菇,南充傳化公路港組織物流車輛免費承擔該批物資運輸保障。疫情發生以來,南充傳化公路港多次協助各方運輸抗疫物資,目前已完成12批次,貨運物資價值300多萬元。

2月12日中午,經過約700公里的長途運輸,60噸“84除菌液”從杭州率先抵達湖北黃石,在黃石傳化誠通公路港內,該批物資將由黃石政府調配送至黃石各醫院、社區等防疫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傳化集團第一時間捐贈3000萬元現金和物資,集團旗下各大產業板塊紛紛行動起來,全力阻擊疫情,其中智能物流板塊無疑是主力。

面對抗疫物資急需的物流保障,傳化智聯線上線下全國聯動,整合倉儲、運力、配送、支付服務、智能信息服務等資源及服務,提供運力對接並全面開放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50餘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倉儲資源,為各類抗疫救援物資免費提供超過20萬方的倉儲服務。

在外界眼中,看到的是滿載物資的車輛在路上疾馳,但特殊時期的物流運輸並不輕鬆。疫情中,單個物流企業、單個司機在保供應、保暢通中,面臨“斷鏈”等諸多難題,這就需要打通物流供應鏈上下游的平臺企業能夠整合資源、凝聚力量、發揮作用。“抗疫戰”下,無疑是對傳化智聯“線上+線下”物流平臺的一次抗壓測試和效能評估。值得慶幸的是,傳化智聯成功應對了這次考驗,疫情面前,物流不斷“鏈”。

智能物流平臺覆蓋全國業績快報亮眼

近日,傳化智聯發佈業績快報,2019年度公司累計實現營業利潤16.46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21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8.24%及85.78%。此外,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較去年同期增長88.00%。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面對當前經濟的增速放緩,許多企業都在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傳化智聯的這份業績快報無疑亮眼。細看其增長,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於物流主營業務毛利增加以及公司物流業務中城市物流中心項目收益增加。

記者注意到,2015年,傳化智聯以20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集團子公司傳化物流100%的股權。重組後,也曾有人認為傳化智聯在整合物流資產後被低估,傳化智聯的高管對此表示,傳化集團做的是百年企業,要的是企業穩步前行,並不是進行資本操作。

同年,傳化智聯在四川省佈局了第二座公路港——南充傳化公路港。南充傳化公路港建成營業至2019年,營業額從4.75億元上升至22.4億元,貨物吞吐量由最初的200萬噸增長到850萬噸。

傳化智聯佈局的南充傳化公路港敏銳地把握了三線以下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消費需求增長,從而迅速崛起。而這,也正是傳化智聯20年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從2000年開啟物流平臺發展模式,到2003年首個公路港項目落地,歷經迭代更新,現在的傳化智聯已建立起一張覆蓋全國智能物流平臺網絡。這張網以全國化城市物流中心、智能化系統、支付平臺為三大基礎,結合共享理念、平臺模式和數字化技術,成為一個互聯互通的中國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在國家推進物流樞紐佈局與城市建設規劃中承擔著重要角色。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