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自己惹了祸却不承认,孩子“爱说谎”的真正原因,家长知道吗?

风之眼


自己惹了祸却不承认,孩子“爱说谎”的真正原因,家长知道吗?

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三个,最后的时候讲两个案例,一个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是自己的孩子:

1. 怕挨打/惩罚

犯错之后,如果如实跟家长说,就很可能会挨骂。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是更多的是担心惹家长不开心了,爸爸妈妈不高兴,我就不说了,我就不承认,这样爸爸妈妈可能就不会不开心了。

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孩子,他们是害怕受到惩罚,这种判断依据是根据过去父母对待孩子犯错时的处理方式,孩子自行总结的经验所得出的行为指导。

2. 怕负责任

怕负责任和担心惩罚这是不一样的。对于逃避责任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行为习惯,或者说是性格缺陷。

通常形成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家庭成员喜欢推卸责任或逃避责任,孩子学会了;另一种是孩子觉得后果很严重,不敢出来承担,例如初中生偷吃禁果,然后怀孕了,孩子觉得他讲出来他承担不了,不如直接偷偷做了算了。

3. 从说谎中得到过好处

例如偷了钱,然后说没偷,基于父母的信任或者是粗心,没发现孩子撒谎,一次得手之后,孩子就会不断的用撒谎来解决问题,这是他的唯一的行之有效的行为,以此为依赖很正常。

综合性案例(别人家的孩子):

face是接触过的一个学生,偷钱,偷小卖部的东西,考试作弊等等,妈妈束手无策。他这种形成原因,是上面三种类型相结合的。

在幼儿时期,他发现自己只要犯错,就算是吃饭把饭掉地上了,爸爸妈妈也会非常不开心,他就选择了各种借口,找各种理由;在这种前提下,到了他上小学的时候,他的成绩很差,一看到成绩单爸爸就一定会打他,骂他废物,妈妈相对温柔一些,给孩子讲道理,也以利诱之,达到一定成绩就给孩子奖励他想要的东西,但是妈妈所定下的目标孩子根本达不到,因为他是不及格的主,一下子就要到达90分,不太现实,努力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放弃了,但是他又想要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漫画书)。

一开始,他就去偷拿人家小卖部的漫画书,几次之后,老板发现不对劲查监控,发现是他,叫来了家长,一顿暴打;没办法,他发现只有通过成绩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奖励,但是自己已经落下的课程怎么学都学不会,做个作业,爸爸又打又骂,妈妈也气炸肺,他又想了一个方式:作弊,用自认为非常隐蔽的方式(在铅笔盒上藏答案),没被发现,屡试不爽,科科90分,生活乐滋滋的。父慈子孝的画面出现了。

然后,一次考试,由于玩游戏入迷,忘记准备作弊的东西,语文从90跌倒30分。暴打。

而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赌鬼,没干活靠着妈妈打工和征地的钱过日子。从不养家,也不容得家里人指责他,推卸责任的能力是一级棒。

自家的案例:

女儿6岁,除了自己不撒谎,还叫弟弟不撒谎。

在她3岁以前,我是很粗暴的教育的,反正犯错就打骂。她也很怕我,在自觉这种教育方式就是自己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方式的情况下,必须砍断这种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在不断学习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同理心,一次我在她犯错的时候,她确实撒谎了(自家孩子,还是3岁小孩,摇摇尾巴就知道...),我拆穿了她的谎言,不断的给她保证,而且是很柔和的态度,跟她说,把事情说出来,我不会打也不会骂(中间省略引导N字,这个引导的时长跟你过去在孩子心里造下多大阴影面积成正比,换句话说,孩子不信你的话),终于承认了。而她发现这次我没粗暴的对待她,在她平静下来之后,我就问她,为什么要撒谎,她回答我说:我怕爸爸妈妈不开心。这句话,从一个三岁的孩子口里说出来,那别说有多震撼了,那一刻感觉自己非常非常自私,非常非常无能。

我不断的和她强调(植入= =1),允许犯错,不要怕犯错,犯错才会进步,重点是知错要改。

她也慢慢的懂了这个道理,也知道我会言行一致,不会惩罚她,反而是会帮助她分析问题,找解决方案。

和上述的例子一样,也会给孩子一些目标性奖励,5岁之前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以利诱之。但我定下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根据孩子情况不断调整标准),到后来慢慢的提高标准,让她不断超越极限,这个过程有多虐心就不讲了,跑题了。

随着弟弟的出生,我还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一旦弟弟犯错,姐姐会帮忙教育他,俨然一个小大人:“你乖乖说出来,爸爸不会骂你的,姐姐会帮你的!”


以上,就是我所接触的,文笔不好,大家将就着看,希望能提供帮助。


淅爸育儿记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目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事情发生在江苏,9岁的小男孩撞碎了学校的玻璃,经过六七天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没有告诉自己的奶奶,选择了跳楼自杀。

看到这则新闻我真的是震撼了,我无法理解对于小孩来说,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或许是他的父母只给了他生命,没让他理解生命的意义。

看到上面的新闻,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小孩不承认错误,爱说谎,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教育问题呢。从人性来讲,不仅仅是孩子,每个人都不愿意承认错误,当我们工作失误被领导骂时,我们是不是也会在第一时间给自己找借口,实在是找不到借口才承认错误。这不跟孩子一样么。

所以,孩子犯错不承认,是我们教育有问题,从小不要给他们压力,比如杯子摔碎了,第一时间不应该责备,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去承认错误。比如说“杯子,你是不是摔得疼啦,是谁弄疼你啦,是不是该向你道歉”之类的话。

孩子的教育不是小事,从小开始教育,让宝宝们能够健康成长!





憨爸日记


说谎在孩子犯错时,特别是当老师追问纠正时,有的孩子就是死不承认,在别的孩子证实面前,才不得不认错!有个学生背后骂任课教师,恰巧被该教师的儿子听到了,中午吃饭时儿子就告诉了自己的妈妈。下午上课时这位教师就在全班不点名的说了此事,并指出了骂教师的性质及危害性,告诉同学们对教师有意见可以找教师当面提,可以沟通交流,但骂是不文明的行为,今天就不指名道姓的批评这位同学了,我也原谅这位同学的不礼貌言行,此事到此为止,不再追究了!

可有一个女生不怕事大,在中午就挑拨这位骂教师的同位,说别的班有人陷害污告你!这位骂人的同学一听火冒三丈,直接到那个班找挨骂教师的儿子理论,正好被这位教师碰到了,就拉着这位骂人的同学到校长室评理,被其她三位教师拦住了。挨骂的教师越想越委屈一节课边讲边流泪。对此班主任替这位骂人的同学向任课教师道歉!并在第二课讲这个问题,这位骂教师的同学还是不认账,气的班主任也哭了,此时这位骂教师的同学引起了众怒,部分同学纷纷指责他,他才不吭声了。可悲的是两个教师几乎哭了两节课,还不知道这桩事是那个隐藏的很深的女同学挑起来的!希望这位女同学早日勇敢地站出来担责!





小学生理性教育研究


孩子“爱说谎”真正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孩子曾从说谎里得到过好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与纠错,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爱说谎的习惯。其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问题,如果父母在孩子说谎时不予以深究,或是发现即用最严厉的惩罚导致孩子畏惧,都会加深孩子爱说谎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撒谎,编造事实的坏习惯,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担当。


雪落无痕1961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被家长骂,自己知道闯祸了,害怕承认后的后果,比如被骂、被指责、被排斥……

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好奇心强、能动性强,所以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家长要给试错的空间;如果平时家长说错了、做错了,要勇于说“哎呀,爸爸忘了,对不起,是爸爸错了!”并进行补救措施。

大人给了空间、做了表率,孩子也会这样的。


孩儿爸陪娃日记


孩子的撒谎有很多原因,也是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

父母的高要求,高于孩子的实际能力。

亲子关系的融洽度低。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一直处于强势位,对孩子的意见缺少尊重。

孩子不愿意承担,由自己造成的后果。

长期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撒谎将可能成为终身习惯。

根本家庭教育,纠正成长中的不良习惯。



根本幸福


谢谢缴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培养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家长不利的诱导,是孩子走向企图的不利因素。


WangjinZhi


这种问题应该跟家长的教育有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不无道理的。

家长如果平时有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纠正,一般不会教出爱说谎的孩子。

所以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桃桃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这样,家长先检讨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