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外电报道:“返工难”拖累中国企业复工复产

法新社3月4日刊载题为《中国工人隔离期因无所事事而苦恼》的报道,关注那些因疫情仍滞留在家乡的中国工人。报道摘编如下:

对工人胡爱华(音)来说,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春节的家庭团聚变成了强制隔离,他被困在家里,无法返回工作岗位。

他是中国2.9亿农民工之一,很多人像他一样陷入到未知当中。自1月底以来他一直被限制在家里,对长期无法上班感到担忧。

随着新增确诊病例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当局鼓励各公司复工,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包下大巴、火车和飞机去接员工。

但许多人仍滞留在家乡。

胡爱华无法离开他位于湖北省中部大堰乡的家。实际上,由于湖北省是此次疫情的中心,自1月底以来一直处于封锁状态。

他说,他和家人只能在指定的日子通过电话把要买的生活必需品告诉社区工作人员,由他们帮助购买。

他说:“我现在仍拿全额工资,但不可能一直这样……如果我们老板缺钱了,他不会为那么多工人支付工资的。”

据野村证券经济学家陆挺估计,排除政府部门、金融和医疗等行业,中国企业的复工率在45%左右。

胡爱华所在公司约600名员工中只有一半左右复工,原因就是难以从外省返回。

胡爱华所在公司的总经理徐航(音)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开销变少。我们必须要支付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比如水、电和工人的工资。”

该公司生产的卫生产品所使用的无纺布成本价格上涨了10%。为应对疫情,该公司还预留出资源用于一条新的口罩生产线。徐航说,公司贷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款,以暂时缓解财务困境。

甚至连湖北省以外的工人都难以返回工作岗位。

28岁的工人刘志双(音)与家人被困在东部的安徽省家中近一个月了。“我们无法离开,”他说,“公共交通都没运营。”

由于旅行限制,29岁的张洪武(音)在返回河南老家探亲后,无法回到上海附近的工作岗位。

“我不回(原公司)了。”他说。他现在正在另外一个限制不那么严的城市找工作。

一些公司提供现金奖励来吸引员工,苹果手机制造商富士康公司向四川省的当地求职者提供每人3750元的奖金。

胡爱华所在公司也向成功推荐别人来上班的员工提供现金奖励。

据新华社报道,天津滨海新区安排了150辆大巴帮助天津以外的员工返岗。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东部城市杭州市当局包火车去接工人们复工,而浙江嘉善县则出资包机。

不过,并不是所有城市都有能力这样做。

上海东部的一家自动化设备技术公司的总经理施敏星(音)说,由于公共交通中断,一些员工不得不自驾回来工作,有一名员工从重庆开车回来,两地相距约1600公里。他们回来后,还必须自我隔离。

施敏星预计,到3月10日公司的生产才能恢复正常,即约95%的产能。

对于像安徽的刘志双这样的工人来说,恢复得还不够快。

“我感觉很无助。我想出去,但我不能。”他说。

“在家里,除了长肉,什么也干不了。”

外电报道:“返工难”拖累中国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旅客在兰州火车站站台准备乘车。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