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降息?抓紧买房?别听中介的风和雨

事件:最新一期LPR利率下降。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由4.85%调整到4.80%。

于是市场上所有人都在高呼:放水了!降息了!刺激房地产市场消费,抓紧事件买房!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北京为例,按现行房贷利率与LPR挂钩加点后的结果是:

  • 商贷首套房:4.80%+0.55%=5.35%
  • 二套房:4.80%+1.05%=5.82%

降了吗?和上个月相比是的。0.05%的利息差,如果贷款一百万会少几百?

然而和之前基准利率时代呢?

当下的5年期及以上基准利率为4.9.%,上浮10%后也就是5.39%。

貌似差不多?

但更实际的情况是,此前“去库存”时期,很多人拿到了9折、8折,甚至更低的贷款利率。

我们仍在高高的山谷上

人们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因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上,房屋的总价是相差不大的。

比如,前几年去库存的时候,由于利率的打折,变相促使了房价的上升;而如今,利率上浮,在市场上的直接反应则是房价开始下降。

北京近一年房价下降的幅度恰恰和利息导致的购房成本上升相差不大,因为价值的锚点就在那里。除非出现额外的刺激,否则这种现象是没办法改变的。

因此,对于购房者而言,购房成本并未有多大的变化。没必要一听到降息就觉得好像会出现几年前的状况。

当此之时,防止金融流向房地产被看作是房住不炒手段的重要一个手段。

降息?抓紧买房?别听中介的风和雨

什么是LPR

老百姓没必要弄懂它是怎么计算的。只需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 原先的基准利率是颁布的,固定的,自上而下的。

  • LPR则是浮动的,变化的,自下而上的。

直白地说,就是尽量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让更贴近市场的人反馈利率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可能是加息,也可能是降息。

所以我们也看到,当前越来越多的贷款利率开始按照LPR来计算,相比来说更能及时地反映市场状况。需要加了就加,需要降了就降。

但是!利率降了,怎么避免资金流入房地产?再额外加点就好了啊,和之前的利率上浮一个区别。最终的结果就是

贷款买房的成本仍居高不下。

当然,还有额外的考虑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什么意思?就是说,新的按新办法,旧的按旧规矩。

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规则都在变化,于是乎这种解决方式也逐渐成为合适的替代方案。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同一拨小孩子入学,结果有人学习好,有人学习差。那就好学生分到尖子班,这样两不耽误。

此前,讨论为什么不能降息的时候,提出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基准利率下降,会导致之前购房者成本同步下降,如此会直接导致房屋持有成本下降,不利于房价的稳定。

但是利率一直上浮也不是办法,如果一直遏制住房地产市场消费,往大的方面讲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更直接的则是:那些想买房的人,压力会变的更大!

于是乎,聪明的大脑开始发力,既然瞻前顾后,那就将两方面分开好了!

基准利率不变,那么此前发生的按基准利率交易的房产,仍然按照原先的合同执行,一切照旧。而之后的购房,则按照LPR来计算。

在当前维持房地产稳定的时候,可以仍然保持加点。未来需要促进消费,更可以降低或减点。总之,好处就是,所有的事情向前看,不会导致过去的市场发生变动。

至于什么时候买房?老百姓量力而为,觉得合适就买,买不起就赶紧赚钱。

小的方面讲,房价就算不崩盘,也会有起伏。但大角度来说,房子作为一个锚点,和经济发展一样缓慢上涨将会是常态,英美房市皆如此。

当然,我们的计划从来都是这几年,长点的周期我们实在等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