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上了年纪的青海人,尤其是农村的,相信基本上都见过“跳大神”的,旧社会时崇尚迷信,生病不看医生,跳大神的是很常见的,但是你知道这种活动,是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西宁历史上的“唃厮啰”政权,和它留下来的“跳大神”习俗。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唃厮啰,注意唃读gu,是宋朝时期建立在青海西宁的一个政权,唃厮啰是河州语,意为“佛子”,他是人们对唃厮啰政权创立者欺南凌温的尊称,同时也是这一政权部落的名字,简单来说,即是人名,又是国家名,唃厮啰还和吐蕃有关系。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和吐蕃和亲的故事,其实唃厮啰(人名997-1065)是吐蕃雅隆觉阿王系后裔,吐蕃后期内部叛乱,唃厮啰于是随家人逃到了西域,唃厮啰原名欺南凌温,12岁的时候,由于“相貌奇伟”,被甘肃临夏的商人从新疆吐鲁番逮到了今循化一带,并且尊称为“赞普”(王),号召族人,建立的部落联盟,后被拥立为首领。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当时的宋朝由盛转衰,党项族建立西夏国,唃厮啰也发展很快,虽然中间唃厮啰内部也发生了叛乱,丞相温奇差一点就弄死唃厮啰,但是很快就被平复,终于在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唃厮啰(部落)迁居青唐城(今西宁),建立唃厮啰政权,此后西宁成为了湟水流域的文化中心。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虽然当时青唐城(西宁)是东西方贸易中心,但却没有流通的货币,市场交易还是“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那时候唃厮啰人中妇女喜欢穿绯、紫、青、绿色的锦缎衣服。而虎豹皮则是非常珍贵的物品,通常会镶嵌在衣服的边缘作为装饰。吃的方面,则和如今的青海人有点像。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据史料记载,唃厮啰人极爱喝酒,饮茶,喜欢吃生的食物(开锅肉?),食物调味只用盐,没有酱油,没有醋,没有其他调味品,粗野豪放。讲的是吐蕃语,用的是吐蕃字,没有正规纪年,只用十二属相为年号,比如北宋屯田员外郎刘涣奉命到青唐(今西宁),唃厮啰召见刘涣,谈及旧事时说是“兔年如此,马年如此”,《宋史》称是“吐蕃遗俗也”。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除此之外,唃厮啰人崇尚佛教,非常迷信,一旦患病,从不求医服药,而是请巫婆神汉治病,点燃木柴发出噼里啪啦的着火声,加上神神叨叨的咒语,用来“驱鬼”。唃厮啰的这种习俗,倒是在青海的许多农村地区,都能找到遗踪。比如回家晚,就要点燃一张报纸“过”一下,小孩生病,也要点燃报纸“过”一下。“跳大神”的神婆神汉,小编小时候听说过,现在在一些偏远地方,相信也是有的。

青海人的跳“大神”,其实是从宋朝时期的“唃厮啰”开始的!

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您的每一个赞,每一个评论,都是对小编的莫大鼓励,如果喜欢,可以右上角关注下小编哦,带您一起读不一样的青海历史。(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