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三国末期,蜀汉如何灭亡的,大家结局如何?

橙子橙子Vincent


关羽丢掉荆州以后,蜀汉政权仅占据益州和汉中郡,为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人口,经济均远不如实力强劲的中原地区和富饶的江南地区,加之诸葛亮和姜维连年北伐,民生凋敝,使得蜀汉更加孱弱。诸葛亮死后,蜀汉再无理政之材,国力日益衰竭,后主也是个混日子的主,无能左右局势,亲信宦官,使得朝野再无忠君报国之言,被钟会三路大军兵临城下,最后自缚出城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蜀汉大多数官员因为赞成投降,因此大多得到善终,包括后主刘禅,大将军姜维投降钟会后得到钟会重用,欲利用钟会复国,但风声走漏,姜维和钟会均被魏兵杀死,至此,蜀汉政权再也没有复辟的可能。


Ryu1947


准确的来说,蜀汉灭亡并非一时之间,或者某一件事而导致,而是一连串历史事件的连锁反应。下面小逸谈谈自己的看法:



顶级谋士之死

  • 公元208年,刘备三顾茅庐后得到谋士诸葛亮,君臣相见恨晚。此后在其辅佐下,先是联合东吴,大破曹操,随后又趁着刘表病逝,荆州动乱之际,收复荆襄各郡,开始有了自己真正的势力范围。
  • 公元209年,刘备派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襄,自己率领法正、庞统、张飞等人进军益州,虽然最终夺取了巴蜀之地,但却先后丧失了两位顶级谋士法正和庞统,刘备不得已命诸葛亮入川,留关羽守荆州,此时刘备手下人才已经渐渐有捉襟见肘的势头,也为日后埋下了一个伏笔。
  • 公元217年,刘备同曹操在汉中交战,最终获胜,夺取了汉中大片土地,自己也进位汉中王,势力也达到了蜀汉政权的巅峰。


关羽失荆州 蜀吴夷陵之战

  • 正当刘备攻下汉中、益州等地,打算进一步巩固政权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转折:公元219年,东吴孙权破坏“孙刘联盟”,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最终上将关羽被斩,荆襄九郡被夺。
  • 公元221年,刘备一方面为了夺取失地,另一方面欲报关羽之仇,率军东进,不料出征前夕,上将张飞被部下张达、范强杀害,而东吴这边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迎战。先前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却轻敌冒进,最终在夷陵地带被陆逊击败,损失惨重,退回到永安。
  •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刘禅即位,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从这个阶段开始,蜀汉政权走向衰落,国力空虚。


诸葛亮、姜维北伐无果 邓艾入川灭蜀

  • 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全权负责国内事宜,为了完成刘备遗志,六出祁山,北进伐魏,最终国力日益空虚,劳民伤财,而诸葛亮也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
  • 诸葛亮死后,姜维又九伐中原,更进一步的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公元263年,姜维同钟会相战于剑阁,却不料邓艾景谷道偷渡,最终姜维自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宣告灭亡。


综合来说,蜀汉灭亡并不是某一历史人物或者某一历史事件导致,而是长期以来种种问题的连续爆发,最终导致的。刘备本身出身贫寒,没有自己的支持者和势力背景,三国初期只是奔走于天下之间,一直到攻下荆襄才算是有了自己的家业,而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统一江东,刘备输就输在了起跑线。后来稍有起色,却又顶级谋士先后死去,关羽张飞先后被杀,在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没有了跟魏吴叫板的实力。但是刘备又急于收复失地,自己命丧白帝城,刘备一死,后主无能,蜀汉政权已经无法跟魏吴相提并论,国力国情摆在那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诸葛亮、姜维等人苦苦支持数十年,已经很不错了。这便是蜀汉发展过程中的一连串历史事件,导致的最终结果便是蜀汉灭亡,无法挽回。

聊水浒,侃三国,粗略的文笔,有趣的故事。我是小逸,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小逸一起交流学习!


凉州牧001


蜀汉强盛到衰弱变化:

赵云夺荆州———庞龙身陨汉得巴蜀———吴蜀联盟破赤壁;此时蜀汉到达巅峰,如诸葛亮三足鼎立之势. 关于丢荆州身落麦城野地———范疆张达送翼德头颅于东吴———逸林火烧连营备托孤白帝城———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鞠躬五丈原,蜀汉进入衰弱期. 好下面明哥来分享一下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的故事。蜀汉命运!三武三文

王平原本是曹操手下的大将,在曹操与刘备汉中大战时,因徐晃不听其计谋而投降刘备,被刘备封为牙门将,自此开始为蜀汉政权效力。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镇守街亭,因马谡将大军屯于山上而致使蜀汉全线溃败。在张郃大军进逼时,王平使用疑兵之计使得张郃不敢进军,最终蜀汉残余将士得以安全撤回,此后便深受诸葛亮器重。在诸葛亮死后,王平被封为镇北大将军,率领蜀汉的精锐部队“无当飞军”镇守汉中。公元244年,曹爽统兵十余万进攻汉中,当时汉中守军不过三万,在危急时刻,众将都想着带兵撤退,但王平力排众议,调兵遣将,相互配合,最终大败曹爽,震慑曹魏,虽说此战的存在感不强,但是对于蜀汉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后身死!

二、据南中以震蛮夷—马忠

三国时期有两个叫马忠的,巧合的是,一个是刘备的死敌,另一个却是刘备的爱将,虽说名字相同,但是胆略才能却是大相径庭。马忠第一次出场的是刘备败于夷陵之战时,为了补充兵员,巴西太守派遣马忠前往永安,刘备与他交谈的时候称之为与黄权一样的贤才。诸葛亮主政之后,马忠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刘禅封为镇南大将军,统兵镇守南中。在驻守南中时期,他处事果断,恩威并济,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后于公元249年病死于任上。

三、驻永安防御孙权—邓芝

说起邓芝,可能就会想到赵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赵云就充当先锋,与邓芝相互配合,三番两次大败魏军,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其实早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时候,邓芝就因成功说服孙权止战而大放异彩。诸葛亮死后邓芝被升为前军师、前将军,这个职务比当年的关羽还要高了,足可以见蜀汉对其的重视程度。公元243年,邓芝率军平定涪陵叛乱,因其曾和东吴打交道,所以被派往永安防御孙权。他为将二十多年,赏罚分明,体恤将士,不贪分毫,深受百姓们的敬重。后因奸臣谋害.

文臣一蒋琬:诸葛亮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

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9]

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出类拔萃,位处百官之上,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如同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10]

延熙元年(238年),刘禅下诏蒋琬:“贼寇反乱未除,曹睿又凶狠骄横,辽东三郡人民难于忍受暴虐,于是相互连结,与魏分离。曹睿又大举兴兵征夫,与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如今有此变故,这是天赐良机。您应严整治军,总率各军屯扎汉中,一待东吴举兵北进,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击。”于是命蒋琬开府治事,加大司马。

文二臣: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

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费祎主政时,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文三: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三文三武在执行了诸葛亮死后方针第29年,蜀汉无明君 文臣武将 绝迹情况下覆灭!






戴眼镜的明哥


应邀。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蜀国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过得了初一也过不了十五。

首先战争最重要的肯定是整体国力,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从地图上看曹魏面积可能与蜀国差距并非那么明显,但曹魏可用之地的面积,土地能开发度都远胜于蜀,这代表人口上的优势,有足够的人口当兵,也有足够的劳动力和土地可种庄稼提供战争所需粮食,另外经济开发度也远高于蜀国,就是比蜀国有钱的多,打仗就是打钱直到现代也是一样。

蜀国唯一优势就是地利,易守难攻,作为偏安之地还是合适的,可是诸葛亮多次北伐除了进一步消耗本来已不足的国力外,更把地利变成自己运粮上的大难题,不用说什么以战养战这些摆明不合理的说法,孔明北伐几乎每回都缺粮,屯田只适用于大后方,在对手的前线屯田是不可能的事情,记载中孔明有过一次屯田,但时间短收获少,更像是一个计谋,所以粮食肯定是由大后方供给,以蜀国的国力折腾的起吗?强者以逸待劳,弱者千里迢迢。

撇开国力不说,其它所有因素都注定蜀国必亡。先说人才,孔明死后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刘禅包括人才断档,蜀灭亡时姜维和廖化在剑阁与钟会对峙,另一方邓艾偷渡阴平后,诸葛瞻领兵与邓艾的几千残兵交手居然战败导致邓艾直接兵临成都城下,可见蜀国已没什么可担重任之人。再说民心,刘备如何夺西川不用多说,本来就是外来人夺西川已不光彩,得后不停的发动战争,西川本土势力面和心不和是肯定的,更不想战争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另外蜀灭亡是263年,曹操挟天子时东汉已和剩下一层皮的傀儡没区别,也与汉朝220年正式灭亡也隔了四十多年,人口大多已是汉灭亡后出生,何来思汉?

最后就是刘禅偝了个大锅,刘禅最多也只能称平庸之君而非演义那接近白痴的模样,刘禅一直认为北伐毫无胜算还会加速灭亡,孔明死后马上把军事和行政分开避免再有孔明式的独揽大权,不允许为孔明设庙同时禁止民间的祭祀,这是有多大的仇恨啊?另外敌军兵临城下时大臣们商议的不是战和降的问题,而是逃跑还是投降的问题,在这情况下还能战吗?首先死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有兵吗?有粮吗?就算有也没用,那些大臣最希望的就是投降,这样自己还能当官,与蜀共存亡死战? 开玩笑吧,马上开城门夹道欢迎还差不多。刘禅这傻子形象说白了就是演义要为蜀汉找下台阶而严重丑化的,刘禅偝个历史罪人名义,留意罪人这名义也只是对于蜀国支持者而言,而在历史上,这是保存了西川的老百姓,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刘禅不做安乐公而选择殉国的话,也没那么多可以给喷子乱喷的材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