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白酒知識:所有白酒都是需要勾兌的嗎

在蒸餾白酒中,大約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2%是微量成分。

這些微量成分雖然很少,卻能決定著白酒的不同風格和質量。

白酒知識:所有白酒都是需要勾兌的嗎

酒廠不同車間,同車間不同生產時間生產出來的白酒。

所含的主要微量成分的量或者量比關係肯定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口感上就會參差不齊。

要使酒的質量完美、符合品牌的傳統風格、出廠產品質量統一,勾兌便必不可少。

現代化的勾兌是先進行酒體設計,按統一標準和質量要求進行檢驗。

最後按設計要求和質量標準對微量香味成分進行綜合平衡的一種特殊工藝。

白酒知識:所有白酒都是需要勾兌的嗎

應用介紹:

各種國際著名的蒸餾酒,如五糧液、威士忌、白蘭地、金酒、朗姆酒等都是用高品質的基酒勾兌出來的。

技術起源:

《周禮·春官·司尊》載:“盎齊涗酌,凡酒修酌”。

《禮記·郊特性》載:“盞酒涗於清”,“明水涗齊,貴新也”。

涗,古同“挩”。古人的解釋有多種,其中有人說:“凡酒初成皆濁,以清者和而泲之,謂之涗。”

白酒知識:所有白酒都是需要勾兌的嗎

周朝時釀酒,渣與汁同飲,故曰齊,分五等,盎齊是第三等。

盎齊用來祭祀,不能混濁,必須加工,加水(有說酒)過濾澄清。

“凡酒修酌”一句,古人註釋說,平常人吃的酒(齊),用來作祭祀供品,必須“修治之,以致其味”。

這些記載說明,周朝時人們已經懂得初釀出的“基礎酒”進行再一次的加工--摻入液體混合物、評嘗來提高酒質和口味。

北宋蘇軾《酒經·釀酒》由載:“投(釀)者必屢嘗而增損之,以舌為權衡也。”

初釀酒,烈而微苦,三投(釀)而後平和。

“以舌為權衡”,在當今勾兌、調味和評酒工作中仍然如此。

當然。古代那些都算不上是勾兌,可是那種提高質量、口味、注重嘗評的思想和作法應為濫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