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早就聽說新疆有個山水畫家叫毛雪峰,畫作不同凡響,但久聞其名未見其人,直到2019年有幸見面,始知他臨洮,我隴西,同屬甘肅省定西市人,便有了“老鄉見老鄉”的親切感。他在新疆生活工作二十年,錘鍊成了具有獨創性和開拓性的重彩山水畫家;我也多次到過天山南北,寫過幾篇邊疆題材的文學作品,因此一見如故,成了“忘年交”。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雖說舞文弄墨多年,但本人的美術知識少得可憐,只能說是喜歡而已,遑論寫什麼畫評。對一幅成功的畫作,只能像閱讀文學作品一樣,認真地閱讀,仔細地品味,或大或小或淺或深的感受,都是“讀”出來的。

“讀”毛雪峰的重彩山水畫,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視覺衝擊力,真可謂大視野,大境界,大手筆。概括為:

滄桑邈遠的歷史感

奇幻瑰麗的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先說“歷史感”

新疆是個好地方。它地域遼闊,佔著六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它山河壯美,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它民族眾多,十三個民族抱團生活在天山南北;它歷史悠久,自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一條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商旅不絕,文化交流不斷,逐漸地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緣文化。新疆古稱西域,描寫西域的邊塞詩代有才人出,盛唐時期達到頂峰。天寶十三年(公元754),三十五歲的岑參出任安西節度判官後寫出如下的詩章:“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今庫車)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對戈壁大漠飛沙走石、八月飛雪的絕唱。詩人筆下極端嚴寒的天氣是“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在熾熱難耐的驕陽下,詩人質問天地“陰火潛燒天地爐,何事偏烘西一隅?”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新疆是邈遠的,蒼涼的,悽苦的,詩人們大多是為疆土的征戰而歌,因此更多是“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喟嘆。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上世紀中葉,沉睡了萬千年的新疆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人們驚喜地發現,被巍巍天山阻隔的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是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崑崙戈壁覆蓋的地下蘊藏著無盡的寶藏,空前規模的開發和建設吸引了眾多的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於是便有了詩人聞捷的《天山牧歌》,音樂家王洛賓的新疆民歌,畫家黃胄的新疆毛驢,科學家彭加木對羅布泊的捨身探求……

毛雪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語境中成長起來的畫家。他用二十年的時光踏遍了新疆的戈壁荒漠、雪山峽谷、激流瀑布、寺廟古蹟,把對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歷史文化的感知融入到血脈中,孕育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觀、美學觀、價值觀。他畫新疆山水,不以鮮花豐草增色,不用任何現代化的標識哪怕是一根電線杆來增美,也不用或古代或現代的人物作點綴,在他的畫筆下,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涉及任何媚俗的元素。巍峨雪峰、激流峽谷、千年不倒胡楊樹、萬里奔波駱駝群,是他的畫作的基本元素。欣賞這些氣勢磅礴、雄渾壯美的濃墨重彩山水畫,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美學享受,初學繪畫者可能看他的顏色搭配和黃金分割,像我這樣的文字作者,感受到的則是“視通萬里,思接千載”的歷史感。《絲綢之路萬里行》是一幅1300CM×45CM的長卷,畫面由行進中的五十多峰駱駝、延綿起伏的沙丘、挺拔昂立的胡楊樹三種要素構成。一隊一隊的駱駝個個活靈活現,神態各異:奮力奔跑者、飢渴難忍者、昂首嘶鳴者、左顧右盼者、年邁的老駝、歡快的幼駝……它們穿越歷史的隧道,從邈遠的古代走來,從遙遠的天地走來,長途跋涉是悲壯的,蒼涼的,悽苦的,然而正是這種悲壯與悽苦,才顯示出絲綢之路不朽的生命力。《母親都是神》畫面上是一座錯綜的紅色山岩,旁有清澈小溪,正中一尊石雕,面目模糊,似神非神,正襟危坐,凝視著遠方,像在思考著什麼,憧憬著什麼,整體氛圍是神秘的,宗教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新疆悠久的歷史文化,譬如維吾爾人民的智慧之星、著名學者默罕默德-喀什葛裡編撰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突厥語大辭典》所記載的那些人文地理;又譬如絕頂美麗、聰慧勇敢的伊帕爾罕姑娘被風流皇帝乾隆選為“香妃”,而死後僅帶著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返回邊陲家鄉的故事。這幅畫的寓意給人以啟迪,大地是母親,歷史是母親,所以“母親都是神”。《往事越千年》的主要畫面是被夕陽染紅了的巨大頑石,夕陽西下,乏力地高懸在山背後,而一輪彎月卻升起在寺院的塔尖上,奇特的藝術構思是否寓意著山河依舊、日月輪迴?《千年不老的勃起》有兩個獵人模樣的男女背影,站在雅丹群峰上遙望著遠天遠地,既是讚美永恆的宇宙,也是追問邈遠的歷史。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學者用文字記載歷史,詩人用情感抒發歷史,畫家用畫筆描繪歷史。毛雪峰的重彩山水不是藝術化的攝影,不是素描化的寫生,他追求的是神似、神韻,以宏大廣闊的藝術視野,描繪著他心目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雄關漫道》《悠悠天地間》《天涯共此時》《離天還有三尺三》……讓人們從色彩斑斕的畫面中感悟歷史的厚重。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再說“詩意美”。

新疆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新疆廣袤的大地上有著奇特的冰山峽谷、戈壁瀚海、高原湖泊、古蹟寺廟、胡楊林、雅丹群……凡到過新疆一遊的人,無不感到處處有詩,有畫,而且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毛雪峰就是受到這種西部風情的感染,鍾情於西部山水,從而棄職學藝,先新疆藝術學院美術系,後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畫畫院、清華大學研究班、精英班,師從舒春光、王文芳、石齊、周韶華等國畫大師,從一般的山水風情、仕女人物、飛禽花卉畫起,逐漸地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獨創的藝術之路——重彩山水畫。

山水畫古今中外早已有之。筆者知識有限,略知古有以八大山人為代表的水墨山水畫,近現代有張大千、關山月、李可染、趙望雲、石魯諸大師的水彩山水畫,還有一種水粉畫,還有西洋油畫,而於重彩山水畫則有點茫然。“重彩”是色彩學研究的內容,筆者一竅不通,直觀地看,即是色彩之“重”也。觀賞毛雪峰的畫作,筆下的色彩並不龐雜,他汲取融匯水墨山水與油畫山水於一體,顯得厚重,有立體感。他以赭紅、深藍、墨黑為主色調,或濃或淡,或熾熱或冷峻,描繪出一幅幅蒼茫空曠的大漠荒原,巍峨險峻的冰雪高峰,高遠莫測的藍天白雲。正是這樣的濃墨重彩,準確地表達了新疆山水的特徵。新疆山水是廣袤的,雄渾的,險峻的,神秘的,有別於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也有別於秦晉高原的黃土山坡。他憑著敏銳的藝術觀察力和探索精神,獨創出屬於自己的也是新疆獨有的重彩山水畫。正如有美術評論家所說,“其境界之壯闊,意蘊之豪邁,丘壑之雄奇,色彩之交響,形成了獨特的畫境和藝術風格。”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畢加索說,“藝術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意思是,藝術的魅力是永恆的。欣賞毛雪峰的重彩山水畫,如同吟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類的邊塞詩,感受到一種永恆的藝術魅力,彰顯著奇幻瑰麗的詩意美。奇幻,是指他對山水畫的大膽探索和創新;瑰麗,是指他的美學理想和美學情趣的昇華。在內地,晚上十點已是入夜了,而在邊疆某一小鎮的山頭上,本人曾凝望著被夕陽染紅了的光禿禿的山巒,那蒼茫雄渾的夕陽美是一首絕妙的邊塞詩,但我搜腸刮肚只能用一句現成的詩句“殘陽如血”來形容。而這種詩意美,在毛雪峰的畫筆下比比皆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火焰般鮮豔的山峰奇石,就是一首首奇幻瑰麗的讚美詩。可以說,我們在新疆所見的飛沙走石、冰雪雷暴、炎炎赤日乃至夢幻般的海市蜃樓,毛雪峰都用他的畫筆為我們凝聚固化在畫面上,一千四百年前詩人岑參所描繪的那種景象,在毛雪峰的畫作裡都有再現。《傲駝問天》中一峰駱駝仰面長嘯問蒼天,應對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的詩意。《雄風》應對著“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的詩意。《大野疾風》應對著“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詩意。大幅畫作《生命如歌》則把碧藍的天空、燦爛的驕陽、廣袤的瀚海、遠方的山巒、近處的頑石、倔強的胡楊一應邊疆景色,用無數行進中的駱駝串連在一幅畫面上,為人們奉獻出一組西部邊陲的讚美詩。無需多舉例,其實把他的畫作冠名串連起來,就是一組長長的西部讚美詩,如《往事越千年》《春潮湧天山》《日暮蒼山遠》《殘月沉西去》《長風清掃天幕》《駝鈴搖醒千年夢》《今月曾經照古人》《最難風雨故人來》《瀚海茫茫魂一片》《西去陽關路八千》《一河雪浪送遠行》等等……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西部讚美詩的風格歷來是粗獷的,奔放的,豪邁的,一如西部人堅毅強悍、熱情豪爽的性格。毛雪峰從黃河上游的崇山峻嶺間一路走來,把西部漢子的血性和創造力發揮到極致,從而構建起自己的藝術天地,蜚聲畫壇,可圈可點,可喜可賀。時下正值創作盛年,預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胡楊不倒,雪峰永恆!

( 作者王 戈: 甘肅隴西人,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長安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兩次獲全國獎,多項省市獎。)


毛雪峰作品欣賞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王 戈:雪峰重彩畫的歷史感與詩意美

毛雪峰

毛雪峰,新疆重彩山水畫的創立者。歷任新疆自治區書畫研究院首任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北京中國西部畫院院長,民進中央畫院常務理事兼新疆民進畫院名譽院長,新疆石河子大學大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蘭州大學、揚州大學特聘教授,美國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加拿大世界藝術家聯合總會副會長,北京大美西韻書畫院院長,中國孔子書畫院名譽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