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这几天遭遇了剧荒,重温了由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等主演的清宫大剧《康熙王朝》。康熙皇帝刚刚平定了吴三桂的叛乱,又接到了福建军情危急的汇报,心中十分忧虑。危难之时,康熙皇帝出巡盛京,一方面准备再次启用被贬到盛京(今沈阳)的周培公,一方面要安抚蒙古各王公。他在接见蒙古王公的时候说:“雄鹰飞翔到盛京,骏马奔驰到雪国。爱新觉罗●玄烨,欢迎你们!”蒙古王公向康熙皇帝表示忠心:“您是天上的太阳,我们是忠诚的草叶。(我们)永远感激您的恩情与光辉。永远忠于爱新觉罗皇帝。”康熙皇帝还夸赞他们:“朕见到你们,高兴得心都快化了!”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康熙王朝》剧照

我们知道,康熙皇帝是努尔哈赤的曾孙,纯正的女真人,为什么会如此敬重蒙古族的各位王公呢,而成吉思汗后裔的诸位蒙古王公,又怎么会甘心臣服于异族统治之下呢?下面,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长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元朝灭亡

元顺帝妥懽帖睦尔(蒙古语“铁锅”之意)是大元帝国的缔造者忽必烈的五世孙,元顺帝刚登基的时候是一个“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焉”傀儡皇帝,其权臣伯颜以右丞相的身份专擅朝政。在伯颜的主导之下,当时社会上层的蒙古人、色目人可以任意殴打、残害汉人和南人,而汉人和南人还不得还手,甚至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只不过赔一头驴而已;不仅如此,伯颜还禁止汉人和南人学习蒙古文字,严格控制其做官的权利,从中央到地方各衙门,皆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所以,当时的汉人和南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斥。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元顺帝

不仅如此,伯颜还向元顺帝建议,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太多,为了避免汉人造反,不如将这五姓汉人全部杀掉,就连元顺帝都看不下去了,拒绝了伯颜这荒唐的建议。伯颜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原本就十分尖锐的元朝更加动荡不安,广西、山东、四川、江西、福建、河北、河南等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起义。

元顺帝脱脱利用伯颜出猎之机,发动政变,罢黜了伯颜,进入至正时代,元朝有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可惜不久,元朝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天灾,尤以山东和河南行省最为严重。那时候,黄河决口、饥荒频仍、瘟疫爆发,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亡,就连大都也受到影响。

元顺帝为了应对灾荒,重新启用了在家闲仕的脱脱为相,希冀挽回朝廷的颓势。脱脱第二次拜相后,试图力挽狂澜,但他采取变钞和起用贾鲁治河两大政策,在治灾的同时,却把元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国家在灾荒面前,能够积极救灾原本是值得肯定的,可是由于治河需要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务,而连年的天灾,使元政府的财政收入逐年下降。元政府不仅想把河道修好,但是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而下拨的有限的治河银子和赈灾的粮食又被各级官员层层克扣,最后到了修河工的,只有饿着肚子干最脏最重的活。

终于,忍无可忍的灾民和河工,把手里的修河工具变成了作战的武器。至正十一年(1351年),刘福通等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朱元璋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同年,朱元璋遣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同年七月,元顺帝逃离大都,退居草原,元朝结束了在中原统治,从此,蒙古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北元时代。

北元时代

明朝皇帝为了彻底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不断挥兵北伐。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袭击了北元小朝廷。

成吉思汗亲自分封的哈赤温汗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蒙古第十七任大汗,元顺帝之孙,北元第三任皇帝脱古思帖木儿虽然逃脱,其后妃及次子地保奴、公主、各类达官贵人总共有二千九百九十九人身陷囹圄 。

捕鱼儿海一战之后,脱古思帖木儿在逃跑过程中,被

也速迭儿所杀,并夺走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北元皇位由忽必烈一系转到了阿里不哥一系。也速迭儿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后裔,早在元朝建立之前,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钓鱼城的时候,被宋军的抛石击中,意外阵亡(小说演义为被神雕大侠杨过击杀)。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由于魂断合州的蒙哥生前还没有来得及对继承权做出安排,因此,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六弟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皇位之争,最终,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成为了蒙古新的大汗,而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后,在监狱中不明不白的死去。

忽必烈胜利后,几乎杀光了阿不里哥的谋臣,而阿里不哥虽然不明不白的死去了,但是忽必烈感念其后代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才得以保全。阿里不哥恐怕想不到,他终生与之无缘的汗位,会在其后裔也速迭儿那里得到了实现。

也速迭儿虽然夺得了汗位,但是许多蒙古贵族和大臣并不承认其合法性,随之蒙古进入了政治分裂期,分裂为东西两个集团,其中东部的蒙古本部被称为鞑靼,而西部的蒙古卫拉特蒙古被称为瓦剌(把明英宗掳走的就是瓦剌)。蒙古内部各封建主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场常年作战,治下农牧民苦不堪言。一直到了成吉思汗十五世孙巴图蒙克达延汗的时候,经过数年的征战,终于平定了内乱,统一了蒙古各部,权力重新回到了黄金家族手中。

大汗南下

在稳固了统治权以后,达延汗分封诸子,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部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哈喇慎、阿苏特)万户

。左翼三万户达延汗自己直接统辖,大汗驻帐于察哈尔部万户;右翼三个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部万户。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了达延汗的曾孙,达赉逊库登汗执政期间,库登汗的堂叔,右翼土默特部的俺达汗崛起。俺达汗并不把蒙古大汗库登汗看作草原共主,他不仅成为了右翼三万户的盟主,而且把他的势力扩展到左翼察哈尔万户领域之内,而以库登汗的实力,也无法抵御俺答汗。于是,

库登汗被迫东迁,将汗廷迁至辽东和女真人的边界,其中,跟随库登汗一起南下的就有清孝庄文皇后所在的嫩科尔沁部的始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

16世纪末,辽东地区的女真人努尔哈赤经过历年苦心经营,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 1616年建立了后金。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林丹汗

而此时的蒙古大汗是林丹汗。林丹汗是蒙古帝国的第三十五任大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达延汗的七世孙。在林丹汗继位的时候,蒙古汗权不振已经很久了。

林丹汗试图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同时又面临着新兴的女真族的威胁。因此,他对外采取联明抗金的方针,对内则谋求控制蒙古其他部落,而且他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原则,优先进行对蒙古的统一,避免与后金正面交锋。

林丹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损害了各蒙古封建主的利益了,而位于辽东的女真人为了能对抗林丹汗,对各蒙古封建主采取了封爵、联姻、贸易等手段进行拉拢。

对蒙政策

各蒙古封建主为了自保,纷纷背叛了自已的民族,投向了女真人的怀抱,甚至林丹汗正室大福晋娜木钟的娘家阿巴嘎部也不堪忍受林丹汗的欺凌,在投奔女真人之前,也远赴漠北依附喀尔喀部。娜木钟在林丹汗死后,带着遗腹子阿布鼐归顺了后金,被皇太极封为西宫贵妃,位居后宫第三位,仅次于正宫哲哲皇后(孝庄文皇后姑姑)和东宫贵妃海兰珠(孝庄文皇后姐姐),比孝庄文皇后地位要高很多。

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王公

,齐聚盛京(今沈阳),并敦请皇太极继承蒙古大统,共上“博格达彻辰汗”(仁圣睿智皇帝)尊号。自皇太极得到蒙古帝国传国玉玺后,至清朝灭亡,历代清朝皇帝都兼任着蒙古大汗之职。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作为蒙古部落的大汗,皇太极为了让这些蒙古部落首领,能够安分守己的替自已坚守边疆,在蒙古地区建旗设札萨克(旗长),并赐不同的爵位,其爵位绝大数可以

世袭罔替。这些王公及即使后代,只要不公开反动清廷,就能拥有一定的爵位,并可以得到朝廷每年赏赐的俸银和傣缎。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不仅如此,清朝为维护其统治,一方面避免如三藩一样的汉人北上起义,一方面为防御蒙古的南下侵略制定的总体政策。为对蒙古地区实行有效统治,清朝对蒙古各部奉行三大国策:一是“分封以制其力”;二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三是“崇释以制其生”。

其中,“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核心内容就是满蒙联姻。像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一直奉行的是和亲政府。

为了避免来自草原民族的侵袭,汉唐皇帝就把皇室的公主远嫁给草原部落首领为妻,这些中原皇帝就成了草原部落首领的岳父,如果公主生下的儿子当上了新的部落首领,就成了他们的外公,基于这种关系,他们就不会再轻易动兵。事实证明,这种和亲政策在刚开始还行,过不了两代,关系疏远以后,仍然难以避免两方交战。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孝庄文皇后艺术形象

而清廷的联姻政策则是,把蒙古各王公的女儿迎娶到后宫的同时,将皇家的女儿也嫁到蒙古各部,这样一样,这些蒙古王公之女就可能当上皇后,而清廷皇室之女就成为了蒙古王公的王妃。

据不完全统计,清朝皇室先后有二十几位后妃出自蒙古,清室有四十几位公主嫁给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比如,皇太极的崇德五宫均来自蒙古各部,哲哲皇后、宸妃海兰珠、庄妃布木布泰(孝庄)均来自科尔沁左翼中旗懿靖大贵妃娜木钟、淑妃巴特玛·璪原本都是林丹汗福晋,也是来自蒙古。而皇太极和孝庄文皇后的三个女儿,先后都远嫁到了蒙古各部,其中爱新觉罗雅图许配给了孝庄文皇后的亲侄子弼尔塔哈尔。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皇太极

清廷除了通过联姻、封爵来拉拢蒙古王公以外,还推行了刀不血刃的“减丁政策”,其高明程度更优于联姻和封爵。清廷在蒙古人聚集区大建各类喇嘛庙,并且规定蒙古人家庭,只能留下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其余要全部送到喇嘛庙里当喇嘛。留下的这一个儿子如果有生育能力,其家族就有可能延续下来,如果不幸不能生育或者生下的孩子夭折,那么这个家族就断了。而到庙里当喇嘛的孩子,当然不能结婚,也不可能有孩子,再加上在庙里可以读佛书,其斗争之心慢慢就没有了,也就没有造反之心。据统计,在清廷统计蒙古近三百年之内,其人口数量下降了三成以上。

清朝为何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喇嘛庙

这些蒙古部落的王公享受着世袭的爵位,住最好的房子,穿最好的绸缎,吃最好的牛羊肉,血液里成吉思汗的血性被慢慢消失殆尽,再加上治下的蒙古男丁越来越少,无兵可征,除了讨好清廷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跟清廷关系越来越密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