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决战中途岛》中战斗机俯冲投弹为什么不容易被对空火炮击中?

用户63834413


战争是用来作战用的,主要是和对方的战斗机进行格斗,战斗机不会去俯冲投弹,因为如果带着大重量的炸弹的话,会非常影响战斗机的机动性,从而使在与战斗机的格斗中处于下风。



那种俯冲投弹的飞机叫做俯冲式轰炸机,又叫做攻击机,在我们的国家叫做强击机。早先的轰炸机一般都比较大,只能够平飞并在高空投弹,对固定目标还有用,但是对一些高速移动的目标,例如军舰还有坦克,就没有什么用了。因为投弹的时候,对方肯定早就依靠速度躲开了。



为了对付这类目标就出现了俯冲式轰炸机,俯冲式轰炸机就是在高空飞来,然后在快要接近目标的时候俯冲下来,在低空投弹,这样对方就没有什么时间可以逃走了。这种俯冲式轰炸机,因为动作比较大,所以整个飞机的架构都做了特别的处理,能够经受大的动作。同时飞机上还有装甲,能够加强飞机抵抗炮火的能力。在二战的时候还没有导弹,所以俯冲式轰炸机是用来对付对方军舰的一个重要并且有效的方法。一般面对这种作战方式,军舰上也是准备了大量的防空火炮。



对付航空母舰这种大价值目标的时候,通常都是十几架或者几十架俯冲轰炸机一起往下冲,然后在密集火炮中可能会损失1/3~1/2,但是只要有几架冲过去了,并且成功投弹到航母的甲板上,航母就会遭到重创。而中途岛海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日军的航母当时并没有防备美军的飞机,再加上日本航母上摆满了飞机和炸弹,结果美军投弹几乎是一投一个准,再加上日本航母甲板上的炸弹一起爆炸,最后把日本的几艘航母全部给击沉了。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先纠正题主一下,干掉日本人三艘航母的是无畏式(SBD)俯冲轰炸机,翻译成中文连起来读特别带劲,但绝不是什么战斗机,两种机型的结构、性能和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俯冲轰炸对战机机体的坚固程度要求非常之高,否则应付不了急剧俯冲和拉升时的巨大应力,普通的战斗机根本干不了这活。甚至连飞行员耳朵都得特殊处理,记得二战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故事吗?



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投弹方式基本分为“高空水平轰炸”和“低空俯冲轰炸”两大类,前者很容易理解,就是飞机飞临目标上空开始“下蛋”,但是这种方式在对付移动目标(比如战舰)和地面上的精准目标(比如坦克)时就有问题了。因为飞机在“下蛋”的同时自身正向前方高速移动,这样一来炸弹会具有相当的惯性,下落过程中也会继续往前有所移动,进而无法准确地击中目标。

于是应运而生了俯冲轰炸机,此类飞机具备这样的性能:以非常之陡的向下倾斜轨迹、甚至垂直向下作直线加速飞行(45°- 90°角进入),无限接近目标时再投弹(要考虑能够拉起来),炸弹在目标上空极近处脱离战机,精确性当然大大提高。这样的轰炸方式突防性很强、炸弹落点准确,特别适用于轰炸点状目标和移动目标。



但这也是个玩命的活,首先是飞机、飞行员都得抗得住俯冲时的应力,其次飞机距离敌防空炮火将越来越近,最要命的是,飞行员稍微判断失误的话,俯冲过头了就没有时间和空间拉起来,要么载向地面要么堕海。所以你看美军俯冲轰炸机的副驾驶,在飞机冲下去时一直要不停地报高度:3000尺、2000尺、1800尺。。。因为正驾驶要把握飞机、要躲炮火、还要投弹,紧张的一批。

二战之前最先开始研发俯冲轰炸机的是德国人(英国人在一战时期只是摸索),他们在1934年就开始鼓捣,1937年斯图卡A1型首次投入实战(西班牙内战),后来改进成更先进的斯图卡JU-87,也就是让英法联军魂飞魄散的“尖叫秃鹫”。俯冲轰炸机为了实现高速俯冲的战术方式,气动结构与其它飞机大不相同,会影响其飞行速度和飞航性能,而且机体还不能过大(物理学得好容易懂),所以载弹量和续航力也远不及水平轰炸机。



防空火力不好打?也不是,俯冲轰炸机普遍配备有减速板,从而在俯冲时产生阻力,将速度保持在250节左右以保证投弹的准确性,所以俯冲轰炸机在目标上空其实比其他飞机慢得多,更容易被高炮和机枪击中。《决战中途岛》用飞行员的视角已经展现给我们了,飞机冲下去时一片弹幕,朵朵黑烟在空中绽放,轰炸机挨上一朵,那就是前功尽弃死无葬身之地。

也确实有点不好打,稍微想想就知道,水平轰炸机飞临军舰时,从下面看上去翼展是全部打开的,整个飞机暴露出来,目标较大容易瞄准。而俯冲轰炸机是迎着炮管下来的,如果用飞机的形状图来说明的话,既不是附视图也不是侧视图,仅仅是一个机头的面积和机翼的厚度而已的前视图,鬼子炮手瞄准相当不易,只能依靠快速射击形成的弹幕笼罩它,击中那就需要些运气了。

(斯图卡下蛋)

所以现代军舰的近防炮射速极快,甚至高达10000发/分以上,如此密集的弹雨才能对敌机、导弹形成有效拦截,但二战时期哪有这个水平。俯冲轰炸机不好打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鉴于机型任务的特殊性,其装甲防护能力要大大高于水平轰炸机,比如中途岛战役中美军的无畏式,相当一部分已经换装1942 年初装备的SBD-3型机。

无畏式的SBD-3弥补了SBD-2的不足,因为SBD-2没能很好解决飞行员与燃油系统的装甲保护问题,而SBD-3装备了容量 984 升的自封闭油箱,不仅为乘员提供了装甲防护,并且还安装了防弹风挡,这对于飞机和飞行员都是利好。除非高射炮弹直接命中,否则高射机枪或者炮弹碎片,都不太容易击落美军的无畏式。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原因,那就是本子航母的防空火力太弱,这与他们的作战理念有关:就琢磨如何进攻如何弄敌人,不大注意自身防护,比如零式战机的设计就是如此,飞行员几乎没有任何保护。防空火力弱到什么程度呢?整整一个上午的作战,只有上午7点“赤城号”防空炮击落了一架B26鱼雷机,“黑色五分钟”期间“加贺号”击落了一架SBD俯冲轰炸机,其他都是被零战击落的,其防空火力的薄弱可见一斑。

在上午10点20分开始的致命攻击中,美军“企业号”出动了33架无畏式(有两架半道损失了)、“约克城号”起飞了17架无畏式(有四架过早投弹了),也就是说,共有44架无畏式飞临本子航母编队上空,被击落的比例居然只有1/44!日本人的防空炮效率也是醉了。



“企业号”战损共有21架,其中13架是堕海损失的,主要是燃油耗尽、迷航或者受伤等原因,还有5架是重伤报废的,算上被防空炮击落的1架,说明被零战击落的只有2架!

这就解释了美军胜利的直接原因,护航零战的注意力全部被之前的鱼雷机等批次吸引了,完全忽略了从高空突然杀到的无畏式,因此本子航母只能依靠自身防空火力抵御攻击,防空炮又弱鸡,终于让美军俯冲轰炸成功,也得承认,这帮子无畏式的飞行员确实勇敢,对得起飞机的名字。零战击落的2架,基本是无畏式完成轰炸时被追击所致,但是这不重要,因为本子航母已经燃烧起来了。


度度狼gg


二战期间不但美军俯冲轰炸机大垂直角进行俯冲投弹,日本飞机也是这样的,其目的就是躲开航母防空高炮的打击,因为高炮都有最大射击仰角,仰角越大炮弹射高就会越低,而且俯冲轰炸机气象晴好的条件下,都会从太阳🌞方向进行俯冲,这样耀眼的阳光也会阻碍防空炮班组的视线。

太平洋大海战当中日本航母的主要防空火力就是96式三联25毫米高炮,这个炮的俯仰角为–10~+85°,仰角在45°时射程为6800米,仰角为50°时为7000米,仰角在80°时射程下降到3000米,所以美军舰载俯冲轰炸机进入到轰击航线时都要超过60°进行俯冲投弹,这样即大大的压缩96式高炮的射击距离,又能快速突破高炮火力拦截进行投弹。

俯冲轰炸机在选择投弹航线也是有讲究的,在条件允许时要横切入航母的航线,不能与它保持在平行状态,因为飞机与航母保持平行航弹投下之后航母的受弹面会变小,加上当时都是无控自由落体炸弹,受投掷惯性和风力的影响击中航母的概率会很低,除非是超低空在航母上空100米以下投弹,但这样的高度航弹的保险有可能没有被解锁,就算是砸到航母甲板上也不会爆炸。

所以俯冲轰炸机要横向切入,这样航母甲板的受弹面就会增大,命中概率也会更高。

总之,在没有精确制导航弹的70多年前,俯冲轰炸机要想击沉航母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要利用航母防空炮火的仰角限制,尽可能的避开拦截,同时还要有高超的飞行驾驶技术和灵活应变能力。


皇家橡树1972


飞机是高速运动目标,本来就不容易打。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在高射炮防空战斗过程中,看似火力猛烈,其实命中率极低。因为是在射击高速运动目标,射手做不到精确瞄准,只能大致预测飞机运动提前量,向可能空域大量投射弹药,追求一定命中几率。

飞机速度越高,高炮射击需要的提前量就越大,大致等量的投射弹药就会散布到更大空域,命中率也就更低。

俯冲投弹的不是战斗机,而是俯冲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飞行高度较高,往往可以通过云层掩护接近目标,使对手预警准备时间减少,不能及时展开防空。

在攻击时,俯冲轰炸机以接近90°角进行俯冲,从千米高空俯冲到百米左右投弹,然后才拉起脱离。因为有重力加成,速度比最大平飞速度还要快得多,当然打起来就更难。

为什么鱼雷机看起来容易打一些呢?

因为鱼雷机是要发射鱼雷的,鱼雷不是导弹不能在空中飞行,发射后必须迅速入水航行,因此飞机在攻击前必须降低高度到几十米低空平飞,低空空气阻力打,飞机又挂着一吨以上重量的沉重鱼雷,根本不可能飞快。因为当时鱼雷航速最多四五十节,不比军舰快太多,为了追求命中率,必须抵近到一两公里内发射,而且发射前要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固定航线。

鱼雷机速度慢,飞得近,航线还呆板,当然相对好打很多。


真正鳄鱼不哭


谁说的不容易被击中?

企业号上的35架俯冲轰炸机损失了18架,不算回去迫降海面的,作战中损失将近一半。

二战时期的防空火炮射击都是由人工操作的。

人的思维和计算只能是一阶线式的,不能进行二阶以上的计算。飞机在空中是三维运动的,远超过了人的能力。

虽然射击的炮弹轨迹是一条线,但是在实际空间中只是一个点。飞机穿过轨迹线未必就会被击中。

飞机在目视中的运动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三角函数角速度的运动。人是不能严格按照三角函数操纵火炮转动的。再加上射击提前量的变化。人工射击的误差不仅大,还是变化的。

而对于飞机来说,军舰的运动速度相对慢很多,越接近目标越大。

911事件发生后,有人说驾机撞大楼相当于一千米撞硬币。其实他们错了。撞大楼不是一千米外射击。由于飞机在不断接近目标,目标越来越大,到最后是飞蛾扑火。

俯冲投弹也是一样的道理。

防空火力中的大量炮弹都是擦着飞机飞过去了。欧洲战场统计过,六千发高射炮弹才能命中击落一架飞机。不过欧洲大都是大型轰炸机,命中几发炮弹效果不大。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说起这部电影,我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次是和舍友一起去看电影,在几翻折腾下,舍友同意了我的意见,就看这部战争片吧!

可以说是真实的历史场景再现眼前啊。

为什么在飞机俯冲投弹时不容易被击中呢?其实这个片段才是战争胜利最艰难的也是最后一步。

【俯冲飞机速度快】

相信在这上面很多人一定能够理解,俯冲而下,阻力减小,飞机速度变快了,在敌方炮弹的攻击下被命中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从而更容易拉近与敌战舰的距离去精准投弹。

【武器的局限】

在某种城度上来说,日军所用的武器在俯冲情况下手动瞄准射炮的准确程度酒更大跌眼镜了,手动瞄准可想而知在飞机那样的速度下,既要装弹,又要瞄准,即使分工协作,在紧张的战斗形势中是不可能发挥得淋漓精致的,分析当时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很难达到精确命中的。




【飞行员飞行技术】

看过影片的人也应该知道,可以说像迪克·贝斯特这样的飞行员很少,最后一段也就是精彩俯冲投弹那段由他亲自上研并成功脱离危险返回母舰。在当时的美国空军飞行员里巷他这样的优秀的飞行员的确不是很多,但拥有这种技术的飞行员也才能完美的上演俯冲投弹,据记载确实有一个这样的王牌飞行员出现过,片尾就能知道这是依据历史改编而来。




啊中影视剪辑


有两大方面原因!先从飞机分析:二战中俯冲轰炸机,机体是比较小,相对也比较灵活,不太容易被高射炮锁定;因为是俯冲,飞机速度快,给高射炮手锁定、攻击飞机的时间不多,也就不容易打中;因为是俯冲轰炸,飞机鸡头几乎正对高射炮,机翼看上去只有一条很细的直线,被弹面积小也就减少了被击中的概率!

再从高射炮方面分析:二战时期,高射炮发展时间短,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制造水平)局限性,也就注定了它射击精度差;高射炮操作员犹豫当时技术限制,没有太多的实战演练,训练水平也决定了他命中率低;因为高射炮是人为操作,添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更多的因素是不利于命中目标的!

二战美国能赢得胜利,一是飞行员等训练有素,英勇顽强;国家科技发达、国力强盛,领导有方!相对于美国,二战中我们有更顽强的战斗力、更团聚的人民军队,但是因为国力和科技贫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经过先辈们的努力,我们综合实力一再增强!我辈要奋勇向前,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矗立于强国民族之林!


安安和你


《决战中途岛》是2019年最火爆的战争大片,这部影片全景再现了太平洋战争中的转折一战。

在电影中俯冲攻击日本航空母舰的并不是战斗机,而是俯冲轰炸机,具体型号是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图注: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图片来自网络

在电影中,主人公贝斯特驾驶俯冲轰炸机向日本航空母舰进行俯冲轰炸,尽管面对着日军猛烈的防空炮火,但是并没有被击中,并且还给日本航空母舰致命一击。为什么日本的防空火炮就是打不到美国飞机呢?

图注:防空火力那么猛,就是打不到,图片来自网络


二战时的轰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平轰炸,比较常见;另一类就是影片中的俯冲轰炸。俯冲轰炸的优点是速度快、命中率高,还有不容易被击中,因为处于大角度补俯冲的轰炸机其被弹面是非常小,几乎相当于从正面看飞机的面积。再加上俯冲高速,并不容易被估算提前量因此很难被击中。

图注:俯冲状态下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电影中的一个细节,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的舰长山口多闻在看到最早发动轰炸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才用了水平轰炸时曾经说过:他们是外行。



除了俯冲轰炸时的大角度以及高速性保证了俯冲轰炸机不容易被击中之外,其实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防空火力也是非常弱的,并不像电影中表现的那么夸张。

图注:日军的防空火力不可能有这么猛烈的,图片来自网络


就拿贝斯特攻击的旗舰“赤城”号航空母舰来说,其主要防空武器为六座双联装的120毫米十年式高射炮,这种高射炮的最大仰角只有70°,也就是说当俯冲轰炸机进入大角度俯冲时,这些火炮就进入了射击死角,根本无法向目标进行射击。而航空母舰上装备的25毫米机关炮不但威力小、射速慢、而且有效射高仅有1000多米,根本就无法对目标进行有效的拦截,而日本人竟然一直用到了战争结束。

图注:十年式120毫米高射炮,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射击像撒尿一样的25毫米机关炮,图片来自网络


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无法有效拦截命中美军俯冲轰炸机的主要原因:一点是俯冲轰炸机本身在俯冲状态下本来就是不容易被击中;另一点是日军的防空火力真的太弱。因此,俯冲轰炸机才成为美军在这场命运之战中获胜的直接因素。



古生物探索


俯冲轰炸机其实相对好打,在发动俯冲攻击的时候,因为要较长时间对目标进行俯冲瞄准,相对于高射炮位来说,它几乎是一个在十字线位上不移动的目标,但是它的垂直运动十分剧烈,当时日军的高炮引信又是预设高度装订的,所以除非炮弹直接命中,否则都是从旁边飞过去了。再看看美国吧,后期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其实也是俯冲轰炸,只不过不拉起,直接把自己当炸弹了,美国人技术和战术都进步了,高炮用上了雷达感应近爆引信,配合大炮轰水柱战术(这是向日本学的),神风敢死队几乎少有战果,俯冲轰炸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坚简减建


这个是个很牛逼的数学题

地面大炮打中飞机的概率是0.6

要达到99%,至少要几门大炮

详细点好 打中的概率是60%,即不中的概率是:40%

要达到打中的概率是99%,即打不中的概率是1%

[40%]^n=1% n=5 即至少要准备6门炮.

就跟你去赌场或者买保险一样

不管怎样,赌场和保险公司到最后都是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