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自己覺得交情不深,卻老是有人找我借錢,怎麼辦?

容小廚9446142583717


我說一下真實經歷,供你參考

有個特別好的朋友,他那會沒結婚,住集體宿舍,與我同齡,偶然一次問我借錢,我一口答應,沒過幾天,他還了,又沒過幾日,來借錢,不多,幾百塊,發工資還我。...

如此循環,每月借錢,每月發工資還我,我甚疑惑,原來他每月一開工資,留下一點,全部存入賬戶,沒有了,靠借錢度日,節省堅持到月底,他在想法存錢,我很贊成這種做法,因為我們都很缺錢,家境一般。也沒損害我的利益也就配合他了。

沒想到的是,因為在集體宿舍,大家知道了他的做法以後,如法炮製,一月之間,竟有不同年齡的,不太相熟的幾個舍友來向我借錢,我也沒有那麼多錢借別人,我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定位也讓我感到被人當了凱子,於是大家的計劃到我這兒終結。

我老家發小,因為離得遠,常年沒有來往,晚上他來電話,他在縣城買了房子,請我暖房,分享他的喜悅,我寒暄之後,給他轉個紅包,算是應對過去了。沒想到,在之後的一個月之內,有幾位鄰居給我電話,邀請我女兒嫁或兒子娶,或過滿月...多年沒有交往的人,他們都是跟我父母人情往來,沒想到大家同時邀請我跟父母,原來一份禮變兩份了,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有趨同性,你可以借錢給人,他認為你並不在乎,或手頭寬裕,是個大好人,不妨也來湊熱鬧,討便宜。

他的想法與你把他看做朋友的想法並不平等,過分的善良與低智商沒分別。

原因

一,給人的印象,有錢。

二,好面子,善良。

三,不計較,跟你借錢成本低

所以,形成目前局面的有朋友的因素,更加在於自身處事態度,做人原則,做決定之前多思考,想周全,及時止損。

做人並不是委屈自己,吃虧才能交到朋友,我們應有底線,原則,我們沒有義務為別人的目標理想付出什麼,也沒必要為了關係融洽違了本心,懂得拒絕,才能贏得尊重,才能開心快樂,不然我們努力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